【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我國現(xiàn)代化教學體系不斷發(fā)展及完善,對各階段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標準。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高中化學的教學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一種重要的解題思維模式,掌握并靈活運用建模思想對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具有極大的提升作用。本文針對高中化學題目中建模思想,結合實例探討了其具體運用策略。
【關鍵詞】建模思想 高中化學 解題策略
建模,就是通過建立模型的方法,在做題時,去除某些次要的內(nèi)容,對題目中重要內(nèi)容繼續(xù)選擇,利用條件建立新模型,使得題目更加簡單,更加清晰。建模思想正逐步被深入、廣泛地運用于高中化學解題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建模思想,能夠使解題變得更加形象、簡單、具體,使學生在進行解題時,思維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清晰。深入分析探討建模思想在解答高中化學題中的運用策略,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運用建模思想快速準確選擇答案
高中化學選擇題中,最為基本的方法就是通過逐項分析法,將建模思想應用在高中化學選擇題中。高中化學選擇題中,對于定性分析的題目占據(jù)選擇題中很大的比重,這部分題目主要對高中化學的理論、概念和物質性質進行考察。題型一般分為正誤選擇題,常見的題目內(nèi)容包括:分析化學原理、離子共存問題、微粒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可以利用建模思想進行解題,快速的選擇答案。
例2:在足量AgNO3溶液中將12.8g銅片放入,等待一段時間,取出并洗凈銅片,然后將其烘干,質量稱得為13.56g,請計算出被氧化的銅的質量。
解析:銅與AgNO3發(fā)生反應:Cu+2AgNO3=Cu(NO3)2+2Ag,從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出,被氧化的銅為64g,金屬銀生成為216g,152g為固體增加的質量,可運用建模思想中的差量法進行快速解答。
二、運用建模思想規(guī)范解題思路
高中化學解題時,大多數(shù)學生方向模糊,思路紊亂,造成解題時無從下手,毫無頭緒。若學生在解題時,經(jīng)常使用建模思想,使得自身的解題思路得到科學的規(guī)范,掌握解題模式,形成一定的解題技巧和規(guī)范化模型,就能夠使得解題的失誤率得到降低。例如,在解答化學平衡的相關題目時,在計算過程中利用“三步走”的模式進行解題。
例1:一般情況下,用電火花引燃CO和O2混合氣體mL,體積會變?yōu)?nL(前后條件相同)。
(1)求混合氣體中CO和O2的體積[用V(CO),V(O2)表示]。
ω(Fe3O4) = = 74.2%
答:該磁鐵礦石中Fe3O4的質量分數(shù)為74.2%。
三、運用建模思想降低解題難度
在高中化學解題時,通過應用建模思想,能夠使得解題難度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使得化學題目更加清晰。對于圖解化學題目時,就要利用建模思想,注重解題思想,抓住解題重點。
例1:實驗室常用的CS2是某種有機溶劑,在氧氣中將一定量的CS2進行充分燃燒反應后,有SO2和CO2生成,在標準狀況下若0.1 mol CS2在1 mol O2中完全燃燒反應,從以下選項中選出生成氣體混合物的體積( )
A.6.72L B.13.44L C.15.68L D.22.4L
解析:由于CS2+3O2=CO2+2SO2,從量上來分析CS2全部反應,O2有剩余,故O2,CO2和SO2的混合氣體為最后氣體,根據(jù)狀態(tài)進行分析,液體只有CS2,剩余的則統(tǒng)統(tǒng)為氣體。再分析各物質的系數(shù)(反應方程式),氣體的物質的量反應前后保持一致,△n=O,故1 mol仍為最后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在標況下其體積為22.4L,故正確答案為D。
結語
在高中化學解題時,通過利用建模思想,能夠使得學生解題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更加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文章通過建模思想快速準確選擇答案、規(guī)范解題思路、降低解題難度方面的探討,對建模思想運用在高中化學中的策略進行闡述,希望對教學活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美芳.建模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5.
[2]宋樂,陳虹利.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建模教學探究[J].廣西教育,2015,34:25-26.
[3]唐宇宏.高中化學“建模法”在平衡移動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