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共同體理論是依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和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理論而產(chǎn)生的,對于課堂有效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針對現(xiàn)有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應用學習共同體理論,能夠促使教師和學生轉變教學觀念和角色,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多采用小組團隊合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理論;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
學習共同體理論的產(chǎn)生是源于“共同體”被用于教育領域?!肮餐w”最早是德國的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a Tonnies )在其著作《共同體與社會》中提出的。學習共同體這個概念首次提出是博耶爾(E.Boyer)在1995年發(fā)表的《基礎學校:學習的共同體》(The basic school:Acommunity for learning )報告中。從此,學習共同通體理論被證實引入學校教育。學習共同體的理論依據(jù)是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以及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理論。其實質是提供給學習者圍繞共同的知識建構目標而進行社會交互機會,以活動為載體多層次地參與社會交互活動。
一、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和原因
隨著近幾年高考生源的逐步減少,本科院校招生的人數(sh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逐年增長。因此,高職院校的招生形勢越來越緊張,所招學生的高考分數(shù)原來越低,許多學校招收從中專對口單招或者注冊的學生,所招收學生的英語成績越來越差。同一個班級中,英語成績高低懸殊,有的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會話,有的學生不能完整地表達一句句子,所掌握的單詞或者語法也是寥寥無幾。在高職公共英語的課堂上,英語教師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講得內(nèi)容簡單,部分同學剛好能接受,但是部分學生覺得太簡單,學著沒有積極性;如果講解稍微難點的內(nèi)容,有的學生覺得太難了,沒有了聽課的興趣,但是部分學生覺得難度適中。教師很難協(xié)調(diào)好水平差異很大的學生??倳霈F(xiàn)一部分學生學生積極性不高,上課睡覺和玩手機的情況隨之出現(xiàn)。教師做了很多的課前準備,制作了精美的PPT,放了很多的視頻,課后布置了作業(yè)。但是,由于沒能夠真正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學生甚至不在乎期末考試是否能合格,覺得有補考和重修可以彌補,更不用說是否關心課堂上學到多少,掌握多少了。教師的辛勤付出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沒有絲毫意義。筆者認為,英語老師之所以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在于英語教師沒能夠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沒能夠因材施教,沒能夠很好地應用學習共同體的理論。
二、學習共同體理論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習共同體中,每個成員都是因共同愿景并朝著這個愿景而運作的,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就體現(xiàn)為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的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實踐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也就是實現(xiàn)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這個共同的發(fā)展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轉變觀念和角色,需要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學習者環(huán)境、知識中心環(huán)境和評價中心的環(huán)境。
教師要從給學生填鴨式教學的知識灌輸者轉變?yōu)榉e極參與學生各種學習活動并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成果的參與者和分享者,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己的層次上獲得最大的發(fā)展。學生要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主動接受者,在課堂上要從聽老師講課的觀眾轉變?yōu)榕c老師和同學一起完成各種活動或者任務的演員。
要使得學生轉變理念和角色,首先要讓學生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教師可以在學期初,讓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對現(xiàn)有的英語學習成績、對希望一學期后達到什么目標、對是否能夠融合在小組和班級集體并為這個小組和班級集體有所貢獻、對是否能夠實現(xiàn)自我價值并被同學和教師認可、對是否能幫助同學實現(xiàn)價值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并開展討論。通過討論,整個班級形成一股為了實現(xiàn)自己和班級的共同目標,愿意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的向心力。例如:筆者在接手高職生第二學期期初公共英語教學時,就讓學生思考并討論了以上的問題,學生們表示,班級的愿景是減少期末考試的不合格率,最好做到零不及格率。能夠掌握和運用簡單的應用文寫作,能夠聽懂或者看懂簡單的視頻或者音頻資料,能夠閱讀書本上的課文或者補充的簡單的新聞報道。能夠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成績較好的同學愿意在課后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一起學習。這也相當于構建了學習共同體的學習者中心的環(huán)境。
其次,要讓學生有事做、有興趣做事,并有興趣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能夠發(fā)揮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組合作的各種學習任務。使學生樂于在合作中做事,樂于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被他人肯定的喜悅,感受到信息交流的快樂。例如;在講授如何寫“memo”前,我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網(wǎng)上查閱“memo”這個詞匯的含義,在公司里何種情況下需要撰寫“memo”,寫作的格式和要點是什么,每個小組撰寫一到兩個“memo”,制作相關的PPT,在PPT上注明小組成員在PPT資料的收集和制作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要求學生根據(jù)這個“memo”進行情景表演并制作成視頻。在課堂上,就要求各小組派代表演示PPT,播放情境表演視頻。由其他小組和教師對PPT匯報和視頻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最后要求各小組根據(jù)同學們和教師的修改意見完善PPT和視頻,放在班級的qq群中共享。筆者安排類似的教學任務主要從幾個方面考慮:一是避免老師滿堂灌輸。教師在講臺上講解詞匯的用法以及應用文寫作格式、特點和范文,學生在臺下不一定專心致志地聽講,對所授內(nèi)容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不一定好。但是,由于布置了小組的預習作業(yè),小組的各個成員必須在找資料、分析和組合資料、制作PPT、匯報PPT、撰寫情境對話腳本、情景對話表演等環(huán)節(jié)參與到活動中。二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于每次活動的成果都由每個小組呈現(xiàn),小組成員必須接受教師和同學的評價。每個小組的團隊成績直接影響到本團隊成員的個人成績,當看到團隊其他成員都在為了團隊獲得好成績而努力高質量完成任務時,原本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拖團隊的后腿,而積極融入到團隊中,完成團隊交給的力所能及的任務。每當自己的團隊獲得了好成績,尤其是自己完成的任務部分獲得了大家認可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會更高了。三是評價方式更加合理和公平公正。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但與個人的考試成績有關,也與參加團隊活動的成績有關。每次團隊成績的評價都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公開進行的。學生不但能看見每次團隊活動的成績,更能在點評中獲得比成績更重要的經(jīng)驗和教訓。這也相當于構建了學習共同體的知識中心和評價中心的環(huán)境。
三、學習共同體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應用中的難點和解決方法
學習共同體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構建和實施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難點問題。共同體成員之間在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同體成員之間在完成任務時會產(chǎn)生一些矛盾和沖突,有可能個別成員偷懶,被其他成員鄙視或者孤立,使得該成員更加自暴自棄。這就需要教師經(jīng)常與團隊的組長和組員交流溝通,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做好該成員和其他成員的工作。也可以在過了一段時間后讓學生重新組建小組團隊,如果出現(xiàn)成績很差的幾個學生被小組排擠在組外時,教師就要把這幾個成績差的學生組織到自己的小組中,由教師親自帶領小組團隊,不讓這部分學生因被同學拋棄而感到尷尬,教師也要讓這幾個學生分析在小組中不受歡迎的原因,提出下一步的奮斗目標。
在小組團隊分組活動或者匯報時,有時由于各小組的水平或準備得是否充分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時間,在課堂上不能完成預定的各組分享學習成果的任務。那就需要教師一方面在各組交流回報前掌握各組所準備的內(nèi)容,根據(jù)時間安排確定最有特色或者做得最好的小組進行匯報。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給學生匯報規(guī)定時間長度。對于不能匯報的小組,可以通過在QQ群或者微信群發(fā)布供大家分享。
在對小組團隊評價時,團隊的成績就是每個團隊成員的成績。但是,還可以出現(xiàn)加分和減分的情況,對于團隊成員一致認為某個成員在團隊活動中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可以給與其加分,反之,只要團隊成員覺得其在團隊中不起作用或者起反作用就可以給與減分。這樣就能保護好為團隊付出成員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應用學習共同體能夠促使教師和學生轉變教學觀念和角色,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多采用小組團隊合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杭花平.基于合作 超越合作——學習共同體理論應用于體育類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
[2]王小麗.高職外語類課程學習共同體構建模式研究[J].指教通訊,2014(6)
[3]郭永志.基于學習共同體理論的網(wǎng)絡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