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呵護孩子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關愛幼兒是師德中尤其重要的內容,“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是陶先生“愛滿天下”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如何踐行幼兒愛心教學法暢談了行之有效的體會,值得廣大同仁予以關注和商榷。
【關鍵詞】師幼互動;動之以情;尊重人格;曉之以理;愛心教學
陶行知先生既是歷史的,又是當代的,更是將來的,每當翻閱陶行知文集時,常常誘發(fā)我們對新一輪幼教改革理論源頭的深思,聯想起陶先生的獨特的教育思想和無私奉獻精神。呵護孩子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關愛幼兒是師德中尤其重要的內容,“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是陶先生“愛滿天下”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如何踐行幼兒愛心教學法淺談膚淺體會,期盼同仁予以斧正。
一、師幼互動,心里相約
“教書育人”是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作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務必為幼兒所想,給孩子所需,教小寶所求,耐心仔細的了解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把愛的雨露灑向幼兒的心田,把握孩子的內心情感,逐步與幼兒成為“知己”。如果不重視師幼心靈上的溝通,那踐行陶行知愛的教學理念就成為一句空話。例如,我組織“舊報紙的新玩法”(大班)這一科學項目活動中,先開門見山的提問:“小朋友們好,你曉得采用什么方法能把舊報紙變?yōu)樽约合矚g的小玩具呀?”“好!好!好!”小朋友們異口同聲的喊著,笑著,不少幼兒只能說出用手撕、剪刀剪、用小繩扎和用膠帶貼等辦法,我在充分肯定他們成功收獲的基礎上,繼續(xù)與小朋友們共同研討更多的玩紙辦法,在材料投放時,要求幼兒把材料分為需要輔助和不需要輔助兩大類型,并為不同操作水準的幼兒準備相應的材料。針對需要輔助材料的制作項目,就讓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操作完成;假如不需要輔助材料的制作流程,就安排操場能力一般的孩子直接用小手撕出小兔、小狗、小貓、小花等造型,從而在輕松愉悅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動之以情,真誠關愛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倍尯⒆印坝H其師,信其道”,真誠愛護孩子,用滿腔熱情對待每一個幼兒,以最大的耐心去感化他們,達到動之以情的美妙境界,讓更多的孩子更愿意親近老師,把老師當作自己的好伙伴,真正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師幼互動狀態(tài)之中。諸如在平時的園內生活中,師幼交往時難免產生各種小矛盾,作為教師,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的加以引導、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化解孩子們的心中郁悶,使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古人說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每一個親切手勢和每一句親切的話語往往能使孩子感受到無限溫暖,心中刻上永久的記憶烙印,從而點燃孩子們銳意進取的火花,進一步師幼之間間的情感距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之時,教師一定要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呵護他們,只有動之以情、師幼互愛,愛的教學理念才能應用自如、入木三分。
三、以幼為本,尊重人格
精雕細刻地塑造孩子的靈魂也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假如教師尊重幼兒的個性,那教學改革也將失去了意義。其實,尊重、愛護和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碑斎?,尊重個性不是遷就孩子的缺點,而是按照他個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予以正確的引導,即使是教師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要嚴格要求,千萬不能袒護他們?!绊懝囊惨劐N敲”,積極引導,嚴格要求,正是對小朋友們的尊重和呵護。在平時,我們一定要欣賞孩子、尊重孩子,善于發(fā)現捕捉孩子的閃光點予以表揚,以利不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在肯定中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走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的道路。陶行知先生指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梢?,我們只有充分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習慣、潛能和特長,才能做到真正尊重他們,才能讓孩子感悟教師的愛是最崇高的。另外,不管是班級事務的決策上,還是在師幼互動過程中,都應該留給孩子參與討論的空間,千方百計地激勵他們獨立思考,積極發(fā)言,大膽提出獨特的見解,讓他們在教師的尊重中奮起努力,在無比溫暖中敞開心扉,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將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終身。
四、曉之以理,陶冶情操
所謂曉之以理,就是教師面對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要武斷決定,而要善于把握他們的真實意圖,耐心細致的用道理去說服他們。諸如教師對不來園的幼兒,事后一定要同他促膝談心,慎密分析其中的真實原因,假如是身體不佳等客觀原因,那就得繼續(xù)詢問是否康復,并提出一些保健的注意點;假如是孩子自身思想問題,教師就要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做到誨人不倦,逐漸使其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實踐證明:友好平等地對待幼兒不僅是時代的需要,而且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此,我們在考查孩子的學習水平時應從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在園內的師幼互動中,一定都要凸顯孩子的主人翁地位,教師無論教中班和大班,還是教托班、小班,無論所教的孩子的智力高低,都要做到一視同仁,絕對不能厚此薄彼,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呵護孩子成為唱響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題曲。
幼教老師的工作是單調的,也是辛苦的,甚至是默默無聞的。但愿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無限的愛心為孩子鋪灑陽光、點燃希望。教無定法,貴在有效,我們只有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才能在平凡的幼教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