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謝元
?
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調查研究——基于濟南市在校學生的實證調查
任謝元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在現(xiàn)階段提出、建設的重要價值論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他們對價值觀的認同對于其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問卷表明,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數(shù)據(jù)顯示出,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呈現(xiàn)出差異性和共識性,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成長經歷和知識結構不同,情感認知和理性認同需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等。要采取有效措施著力強化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關鍵詞: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調查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也應以“一個指導思想、一個共同理想、兩個核心和一個基本規(guī)范”為指導,從而使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有“動脈”可抓,利于其接受、認同,歸化于精神支柱和“人生信仰”。本課題嘗試選取不同層次、專業(yè)院校與綜合性院校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研究主體上進行了拓展,以搜集到不同的數(shù)據(jù),從而進行縱橫向的比較,掌握不同層次青少年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認知的程度,較全面、真實地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青少年主體意識中的分量,希望能為政府、社會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更加有效的傳播路徑提供參考。
本課題以不同專業(yè)群體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為視角,立足于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設計調查問卷,問卷有21個題目,從被調訪學生的身份、專業(yè)、政治面貌到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方面面,其中讓學生做出客觀判斷的題目有10個,對了解價值觀途徑的題目有3個,直接涉及到核心價值觀的題目有2個,影響核心價值觀的因素有2個,被調訪者自身的題目有4個。問卷以學科類別為模塊來選擇調研對象,打破常規(guī)以學校為單位的調研模式,調研目的不僅僅是了解青少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現(xiàn)狀、程度,更重要的是要獲知不同學科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差別及青少年不同階段對價值觀體系的認識。問卷選擇了濟南藝術院校學生、綜合性大學文科生和理科生及部分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在認同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掌握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情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的不同,實行網絡和現(xiàn)場調查的形式進行,其中向藝術類學生發(fā)放問卷43份,收回32份;向文科生發(fā)放問卷40份,收回21份;向理科生發(fā)放問卷40份,收回35份;向中學生發(fā)放問卷30份,收回20份。在問卷統(tǒng)計過程中,為使四者之間的比較更合理、科學,筆者設置了定量標準(20份)作為統(tǒng)計的基數(shù)。在選擇的80個調查問卷中,著重對調查對象的性質進行了統(tǒng)計,特別是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干部在群體中的比重,因這些主體數(shù)據(jù)是問卷調查的基礎,主體的身份性質直接影響著問卷內容的選擇(見下表)。
調研群體身份、性質及其所占比重表
(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問卷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回答的正確率,都低于60%,有的甚至到了35%,大學生群體差別不大;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回答正確率則恰恰相反,僅中學生占到了50%,其他三類大學生都遠遠超過一半,有的甚至還達到了95%,文科類學生居首位,藝術類學生次之。出現(xiàn)這種情況除同被調查對象的身份、性質有關外,也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的途徑緊密相聯(lián)。從回答來看,書本、新媒體如報紙、網絡這兩種方式成為首選,而書本成為中學生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知識的最為重要的來源,占到了60%,令人意外的是,聽報告和交談在藝術類大學生中所占60%,超出其他三個群體,可能是源于被調查的藝術類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干部比例較高的緣故。也正是由于獲取核心價值觀知識途徑的差異,才導致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的不同。
(二)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和途徑的認知。問卷中對“學?,F(xiàn)在開設的各類思政課程、政府各種形式的宣傳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用”程度的調查中顯示,幾乎是全部學生都認為起作用,但對影響青少年自身核心價值觀確立的內外因素表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從社會因素來看,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加強社會環(huán)境建設、動員全社會參與”三種方式成為青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作為有效的途徑之一,特別是在藝術類大學生中,三項的浮動值在60%-65%之間;在各項外部輔助手段中,開展“思政課程”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其比例在55%-80%之間,而“主題報告會、主題競賽活動、講座論壇”緊隨之后,接近50%,但中學生群體和大學生群體傾向性差別明顯;從影響價值觀確立的人來說,“社會環(huán)境”占55%-90%居于首位,文理科類學生高于藝術類學生10個百分點;“父母親人、榜樣楷?!币捕冀咏虺^了50%,而在中學生群體中,“老師”因素占60%遠遠超過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三)對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因素的認知。
被調研對象對“自己是否已經樹立了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上持認同態(tài)度,但中學生(占55%)和大學生(占95%)認同差別較大。由此,分析阻礙價值觀認同的因素,進而探求在實踐中影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素,“社會氛圍的影響、網絡信息時代各種媒體傳播的負面信息的作用和影響及當代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弱點”三個因素成為需克服的三大障礙,這四類群體青少年都認識到了這些問題,認同率超過50%,55%以上的受訪對象認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不斷地學習、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識、積極宣傳倡導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65%以上的青少年都認為應當“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需建立長效認同機制”,大學生群體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但理科類學生低于其他兩類大學生15個百分點。
從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的,但不同層次、專業(yè)的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認同呈現(xiàn)出差異性和共識性。
(一)成長經歷和知識結構不同。一方面身心成長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青少年人格塑造的成敗,不同的人生階段面臨著不同的內外部形勢,對社會現(xiàn)象和事物理解、判斷程度相異。正如埃里克森所說:青少年(12-18歲)即中學生處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期”和成年早期(18-25歲)即大學生處于“自我意識初步形成期”。[1]這從青少年對國家層面進行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教育所作出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學生和大學生因社會角色、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的轉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有關判斷的差異,如對“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應有自身的核心價值觀,沒有價值引領的社會發(fā)展必然是盲目和不科學的?!边@句話所持的態(tài)度的回答,中學生回答“不贊同”和“說不清楚”的有5人,占到了20%,而大學生僅有1人回答“說不清”;對“中央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持態(tài)度,中學生和大學生差別更是明顯,中學生與大學生回答“無所謂”和“說不清楚”的比例是8:1。
另一方面主體是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指向的對象。主體反映和改造客體的過程中,客體移入人腦,經過改造成為人的思想或作出判斷的基礎就是人對此類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反映也同主體的知識結構緊密相聯(lián),中學生和大學生因學習方式、學習范圍、社會實踐活動等的不同對客體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情況”了解程度的回答,中學生有4人回答“不知道”,而大學生則未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從上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取途徑的回答,看出中學生以教科書和教師教授為主,學習形式單一,而大學生更為主動,范圍更加廣泛和豐富。由此導致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回答的正確率產生巨大反差。
(二)情感認知和理性認同尚需進一步培育和踐行。
當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社會上廣泛傳播開來。青少年群體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塑性較強,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認知程度與接受程度如何?
對“你認為學校現(xiàn)在開設的各類思政課程、政府各種形式的宣傳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用怎么樣”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窺見,回答“作用不大”和“沒起作用”的中學生有6人占30%,大學生有29人占48.3%,有的專業(yè)類大學生甚至超過了60%。這與放眼四周的各種宣傳形成了明顯的反差。這與當前物質極大豐富“拜金”的時髦和具有的吸納磁場加快了“信仰”在青少年心中的缺失有關,有的甚至持有“信仰無用論”。對“你認為影響青少年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主要的原因”的回答中,認為“腐敗現(xiàn)象、不正之風的影響”居于首位,中學生占到了55%,三類專業(yè)大學生都占到了85%,“網絡信息時代各種媒體傳播的負面信息的作用和影響”和“當代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弱點”都接近了50%,且文科類學生對“當代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弱點”影響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達到了80%。這正彰顯出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的精神的重要性,強調“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要的就必須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2]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發(fā)揮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需要,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具有強大的整合力和引領力,是聯(lián)結各民族、各階層的精神紐帶。青少年正是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對自身健康成長和人格塑造的巨大作用,對于問卷中涉及到自身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相關問題都作出了一致回答。對“你認為自己是否已經樹立了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回答都超過了85%,由此對認為“青少年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要應做的”是不斷學習領會、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識、積極宣傳倡導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并且65%以上的青少年認為應“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需要加強長效認同機制建設”。然而,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tài)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抓好青少年價值觀教育養(yǎng)成的任務也十分艱巨而緊迫。
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命運。正如梁啟超所言,少年強則國強。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要求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guī)劃,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并組織編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讀本》,要以此為總指導,采取得力措施,強化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一)區(qū)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施教。要根據(jù)青少年不同的成長階段和類別,分類引導青少年學生深刻學習、領會、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功有所效。各級學校也根據(jù)自身類型以主體演講、論文征集、作品展覽等形式組織了不同種類的教育、宣傳活動,有的學校還成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會”等團體,以期達到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進而奠定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
(二)增強青少年對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情感認知和理性認同。要擴大核心價值觀體系宣傳的受眾面,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要將宣傳教育工作的視野拓展到觸及青少年的各個群體,尤其要關注流動人群如農民工家庭等。同時,要尊重認知規(guī)律,注重青少年德行的養(yǎng)成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轉化,把核心價值觀體系滲透到文學藝術、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中,通過多樣化的藝術實踐和民間文化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真正滲透到青少年的靈魂中去,而不是當做一種“干澀”的口號。要把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傳遞給青少年,感染他們,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三)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長效機制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具有凝聚價值共識、促進健康發(fā)展和弘揚優(yōu)良家風的作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要求。要做好對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通過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青少年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從這種意義上說,開展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不能“風過即?!?,而應如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的那樣,要深入持久、扎實細致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工作長效化常態(tài)化科學化,以五個“融入”為方針來推動建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重點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社會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綜合運用課堂教學、實踐養(yǎng)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傳等方式,使廣大青少年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3]
參考文獻:
[1]尹麗莉.中學生早戀研究回顧[J].北方文學,2013(1).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505/c1053-24973276.html.
[3]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3/c64387-23924110. html.
(責任編輯 劉曉明)
基金項目: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調查研究”(JNSK15C24)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359(2016)01-0096-03
作者簡介:任謝元,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師(郵政編碼 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