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李海
?
黨校理論期刊欄目設計與選題理念的全景式描述——基于32個省級黨校期刊的樣本分析
曹李海
摘要:黨校理論刊物是黨報黨刊的重要組成,是黨的理論刊物主體和黨的哲學社會研究宣傳的主陣地。在全景式描述32個省級黨校期刊樣本的基本特征、欄目設計與選題理念的基礎上,深化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黨的建設研究、哲學問題研究、政治學與政治建設實踐研究、經濟發(fā)展實踐研究、民主與法制研究、文化與社會建設研究等重要選題,對明晰黨校理論刊物的職責定位、發(fā)展方向、品牌建設、優(yōu)化升級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黨校;理論刊物;欄目;選題
黨校姓黨,是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重要的黨員干部教育主陣地。各級黨校主辦的理論刊物是黨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和支撐。相比黨校教學“講壇”而言,黨刊則是“論壇”。黨刊不僅是黨校的重要名片,而且在黨??蒲蓄I域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黨刊自黨成立以來在黨的思想建設、理論研究、學習型政黨建設,筑牢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引領黨員領導干部和社會大眾,豐富和活躍黨的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全景式描述各級黨校主辦的刊物,對明晰發(fā)展定位、互鑒互學、共同進步,不斷適應政治經濟新常態(tài),深入研究、系列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百年目標,貫徹落實好“十三五”規(guī)劃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本文所選擇的樣本主要是32個省級黨校主辦的理論刊物,具體是指除臺灣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校。需要指出的是,部分省級黨校主辦兩三本理論刊物,如四川省委黨校主辦的綜合性理論刊物有《理論與改革》《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四川行政學院學報》;山西省委黨校主辦的刊物有《理論探索》《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在樣本的選取中僅選擇其中知名度更高的刊物,如四川的《理論與改革》,山西的《理論探索》。從而,實現(xiàn)每個省級黨校(含兵團)抽取1本理論刊物,共計32個樣本的目標。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省級黨校均辦有理論刊物。具體來看(以創(chuàng)刊時間排序):貴州省委黨校主辦的《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1955),江西省委黨校主辦的《求實》(1959),廣東省委黨校主辦的《嶺南學刊》(1978),湖南省委黨校主辦的《湖湘論壇》(1978),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黨校主辦的《實事求是》(1978),福建省委黨校主辦的《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1978),陜西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導刊》(1979),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校主辦的《理論研究》(1979),甘肅省委黨校主辦的《甘肅理論學刊》(1981),江蘇省委黨校主辦的《唯實》(1982),青海省委黨校主辦的《攀登》(1982),中共西藏自治區(qū)委黨校主辦的《西藏發(fā)展論壇》(1982),北京市委黨校主辦的《新視野》(1984),山東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學刊》(1984),黑龍江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探討》(1984),山西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探索》(1984),重慶市委黨校主辦的《探索》(1985),河北省委黨校主辦的《領導之友》(1985),浙江省委黨校主辦的《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1985),河南省委黨校主辦的《學習論壇》(1985),吉林省委黨校主辦的《長白學刊》(1985),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黨校主辦的《桂海論叢》(1985),安徽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建設》(1986),湖北省委黨校主辦的《黨政干部論壇》(1986),四川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與改革》(1988),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校主辦的《兵團黨校學報》(1989),遼寧省委黨校主辦的《黨政干部學刊》(1990),海南省委黨校主辦的《新東方》(1992),天津市委黨校主辦的《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1999),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委黨校主辦的《寧夏黨校學報》(1999),上海市委黨校主辦的《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0),云南省委黨校主辦的《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0)(見表1)。
除了上海市委黨校選取行政學院學報以外,其他省別均選擇省委黨校命名的理論期刊。作為規(guī)范化辦刊的細化標準之一,希望引起上述省級黨校期刊的重視,加以注明。現(xiàn)階段,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規(guī)范期刊編輯出版的條例標準更高。整體處在壓縮刊物的階段,各級評價機構的標準更高,刊物的競爭力最終取決于內在的競爭,取決于作品的質量和層次。
表1 32個樣本一覽
表2 32個樣本基礎信息
這里我們主要論及的是黨的理論刊物欄目設計。所選取的32個樣本在全國400多家黨校報刊(含各級黨校主辦的270多家報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說選取的樣本都是省級黨校的“名片”。
1.樣本級別
鑒于各評刊機構每年發(fā)布動態(tài)的評定結果,樣本衡量標準以2014~2015年度最新的年度評定結果為標準參考。具體評定來源主要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簡稱CSSC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簡稱北大核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簡稱中社科核心),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簡稱C擴),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簡稱RCCSE),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簡稱人大核心)。其他的主要為省級學術刊物(簡稱普刊)。
32個樣本期刊中核心期刊分布格局(見表3)。需要指出的是,少數(shù)省級黨??锸歉黝愒u價機構認定的核心期刊,如山東省委黨校主辦的《理論學刊》是5家機構評定的核心期刊。具體來看,省級黨校期刊層次呈現(xiàn)出金字塔型。第一梯隊(CSSCI來源期刊)主要是黑、贛、晉、魯、川、渝等六省黨校期刊;第二梯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主要是閩、京、湘、浙、津、陜、豫等七省、直轄市黨校期刊。第三梯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來源期刊)有粵、蒙、蘇、遼、甘、吉、云等七省區(qū)黨校期刊。第四梯隊(省級普通學術期刊)有寧、青、貴、冀、瓊、藏、新、皖、鄂、桂等十省區(qū)和兵團。
表3 32個樣本中核心期刊分布圖
2.樣本學科布局
從黨校的定位和宗旨來看,黨校教學、科研的主中心是服務于執(zhí)政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思想戰(zhàn)線的武裝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tǒng)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黨校期刊作為各級黨委的理論刊物,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促進黨校教學和科研、提高教員理論水平以及辦好黨校方面。簡言之,黨校理論刊物在某一地區(qū)甚或全國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具體到32個樣本整體測度來看,省級黨校理論期刊23個樣本中常設欄目是中共黨史·執(zhí)政黨的建設,占七成以上;25個樣本中常設欄目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政治學研究,占七成以上。樣本學科分布特征,清晰地看到黨校理論期刊已成為黨的哲學社會科學宣傳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宣傳的重要方面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執(zhí)政黨的建設整理總結,實踐研究的重要平臺,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載體(見表4)。
表4 32個樣本學科分布
在32個樣本中,CSSCI來源期刊共有7家,占所有樣本的21.88%??陀^地講,這對黨校理論刊物而言,既有成績,又有待空間發(fā)展。選題理念主要以CSSCI來源期刊為主分析,參照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省級黨校學報為輔分析。
(一)樣本選題的全景描述
首先來全景式的描述CSSCI來源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選題狀況(見表5)。
表5 樣本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選題一覽
(二)樣本選題測度
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除《上海行政學院學報》體現(xiàn)政府、公共管理特色外,CSSCI來源期刊的大多樣本的首位選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具體來看,以《求實》“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理論學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理論探討》“社會主義理論”為代表。這一特點同樣體現(xiàn)在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理論導刊》《學習論壇》《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這種高度一致性,充分體現(xiàn)黨校理論刊物對黨忠誠、為黨立言的光榮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校理論刊物始終致力于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致力于營造建設學習型政黨的濃厚氛圍,致力于幫助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經驗,不斷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活的靈魂,在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征程中提高理論本領和執(zhí)政水平。
2.黨的建設研究。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自身建設關乎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作為執(zhí)政黨在治國理政實踐中要經受執(zhí)政能力和拒腐防變的多重嚴峻考驗,深入總結經驗教訓,著力加強各級黨組織的思想、政治、組織、制度和干部隊伍建設?!把芯奎h的建設問題,不僅要搞清楚我們的黨情,包括我們黨的主流和存在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從這樣的黨情出發(fā)從嚴治黨。這也就是為什么治國必須先治黨、嚴治黨的原因。”[1]黨的建設極端重要性,充分體現(xiàn)在黨校理論刊物的選題中,23個樣本設置黨的建設研究專題,占到七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取得系列的成績,豐富和積累黨的執(zhí)政經驗。為樣本中的黨建欄目,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素材?,F(xiàn)階段,黨的建設研究要充分結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舉措和高度關注宣傳重大進展,為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供有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3.哲學問題研究。哲學問題涉及諸方面,僅結合創(chuàng)新談下哲學問題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深入發(fā)展,經濟社會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面臨百年渡口,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改造,使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為緊迫而重大的課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fā)展理念,明確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核心要素,是引領經濟社會科學長足發(fā)展的龍頭。創(chuàng)新首位的離不開思想解放、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本質上又離不開哲學創(chuàng)新?!罢軐W創(chuàng)新乃理論創(chuàng)新的實質,只有提升和凝練到哲學層面的創(chuàng)新,才是真正的理論創(chuàng)新?!盵2]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實踐中,哲學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哲學理論素養(yǎng)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前 “三嚴三實”教育實踐中對引領黨員領導干部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CSSCI來源期刊中的《求實》《理論探索》《理論學刊》《理論與改革》《理論探討》開設哲學研究欄目,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的《理論導刊》《新視野》也有設置。
4.政治學與政治建設實踐研究。這方面的研究是大部分樣本的重點選題之一。政治學理論與政治建設實踐關乎我國的政治發(fā)展進程的經驗總結和繼承政治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現(xiàn)階段,“四個全面”上升到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高度。經濟社會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必然為政治體制改革營造積極的氛圍?!巴七M民主和法制,是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國家的制度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在所有國家制度中,政治制度是核心,而在政治制度中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又是關鍵?!盵3]樣本中以CSSCI來源期刊為例,《探索》設置“政治建設”欄目,《理論探索》與《理論探討》共同設置“政治學”欄目。以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為例,《新視野》設置“政治發(fā)展與治理”欄目,《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設置“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欄目。雖然側重不同,但當代中國政治的理論與實踐始終是大多數(shù)樣本關注的選題重心。
5.經濟發(fā)展實踐研究?!笆濉睍r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經濟新常態(tài)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同時要深刻認識到“堅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牢把握發(fā)展這個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著力促進經濟結構優(yōu)化升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與活力。”[4]我國經濟發(fā)展與建設以及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始終是樣本的選題熱點。以CSSCI來源期刊為例,《求實》《探索》《理論學刊》《理論與改革》《理論探討》開設經濟學研究欄目,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新視野》《學習論壇》《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也有設置。
6.民主與法制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上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方面,在現(xiàn)階段和今后長期一段時間均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早在1978年鄧小平就高度強調加強法制,保障人民民主的極端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國,推進中國特色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實現(xiàn)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樣本中以《求實》“民主與法治”,《理論探索》“法治建設”,《理論與改革》和《理論導刊》“民主與法制”為典型代表。部分樣本中側重法學研究,以《學習論壇》“法學研究”,《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法學”,《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法學研究”為主要代表。
7.文化與社會建設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成為基本共識,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主流意識形態(tài)受到嚴重沖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嚴峻挑戰(zhàn),部分人群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已悄然變化,互聯(lián)網已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zhàn)場。”[5]文化建設研究是樣本的重要選題。社會建設近年來也愈加受到關注,成為樣本的常設欄目。CSSCI來源期刊中的《探索》《理論學刊》《理論與改革》開設文化與社會研究欄目。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新視野》《理論導刊》《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均有設置。
針對32個樣本的梳理分析,是對省級黨校理論期刊系統(tǒng)性的調查研究。32個樣本的全景式描述,既是調查分析的結果,又是學習借鑒的過程。黨校理論刊物擔負黨校職責和使命,是黨校面向社會的窗口,肩負著范圍更廣、影響更大的重要作用。全國黨校系統(tǒng)報刊工作會議,何毅亭同志對黨校報刊提出具有高度指導意義的精神要求,黨校報刊牢固樹立“姓黨”理念,密切關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央重大工作部署、中央對當前形勢的重大分析研判,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全黨始終保持政治上堅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高度自覺。”[6]黨??铮纫⒆銓h忠誠、為黨立言主陣地的優(yōu)勢;又要重視實踐、勇于探索,引領學習型政黨建設、促進干部成長。
(一)樣本刊物不僅面向黨內,還要面向黨外;不僅面向黨校,還要面向社會
黨校理論刊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主刊物,理應是開放的、發(fā)展的、與時俱進的,在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實踐中又是勇于摸索實踐、鼓勵學術爭鳴、支持理論創(chuàng)新的。32個樣本中有7個樣本得到南京大學核心評價機構的認可,13個樣本得到北京大學核心評價機構的認可。從多維層次的第一層來看,黨校理論刊物首先面對的是高等院校學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刊物的挑戰(zhàn)。客觀地講,黨校理論刊物還有很大的提升內涵和質量的空間。辦好黨校理論刊物,不僅對黨校自身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從更深遠的意義講對執(zhí)政黨建設,堅定“三大自信”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黨校理論刊物呈現(xiàn)出金字塔型的層級布局,部分刊物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期黨的建設、黨校自身和地方發(fā)展的要求
32個樣本中有11個樣本為普通刊物,在各省區(qū)黨校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較好地服務于各地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但從學術理論刊物層面講,占比34.38%的省級黨校刊物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首要的問題是極少刊發(fā)高質量的理論論文和缺乏扎實調查研究的實證論文,刊發(fā)的論文整體上講沒有高度、缺乏層次。消極影響在于不利于很好地引導省級以下黨校教師和黨的理論工作的學習思考??镒陨淼目茖W發(fā)展,不應局限在一域;作為黨的理論刊物,不應局限在籠統(tǒng)淺顯的研究。
(三)黨校理論刊物有序發(fā)展、充分競爭,建立合作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制機制,這是黨校報刊的重要優(yōu)勢
黨校理論刊物要充分利用、善于利用黨校的平臺,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執(zhí)政黨建設和政治學研究等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學科上做優(yōu)做強,同時避免無序地競爭、同質化發(fā)展。在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的基礎上,鼓勵黨校理論刊物結合黨校發(fā)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新開拓選題設計,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特色優(yōu)勢,努力實現(xiàn)百花齊放的學術格局。如《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的“浙江現(xiàn)象與浙江經驗”欄目,《理論導刊》的“西部大開發(fā)和建設西部強省”欄目,《新東方》的“南海瞭望”欄目等充分彰顯地域比較優(yōu)勢、特色優(yōu)勢?;趥鹘y(tǒng)優(yōu)勢學科、地域特色優(yōu)勢,黨校理論刊物應積極提倡學術爭鳴,開設創(chuàng)新性欄目,刊發(fā)高質量的學術性論文。如《新視野》的“反思與重構‘中國哲學’”、“ 學術述評與反思”欄目,《理論與改革》的“探索與爭鳴”、“學術綜述與動態(tài)”欄目,《上海行政學院學報》的“學術述評” 欄目,《理論導刊》的“探討與爭鳴” 欄目,《理論探討》的“爭鳴與探討”欄目。
黨校理論刊物是黨校的重要窗口,面對媒體宣傳領域的高度競爭,尤其是當前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現(xiàn)代傳媒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體業(yè)態(tài)生態(tài)更趨多元化,輿論生態(tài)正在發(fā)生重塑。黨校理論刊物既要立足于黨的陣地優(yōu)勢,在多元的社會思潮中立得住、站得穩(wěn),又要有序發(fā)展、充分競爭?!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黨校理論刊物要多刊發(fā)深入社會調查研究,反映廣大人民群眾所需所想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只有這樣黨校理論刊物才有持續(xù)的生命力和高度的競爭力,才完全符合黨的“實事求是、不尚空談”光榮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1]李君如.牢記鄧小平的政治交代——兼論鄧小平的治黨論要義[J].鄧小平研究,2015(1):111~120.
[2]鄒詩鵬.哲學理論及哲學學科的創(chuàng)新問題[J].學術界,2003(2).
[3]俞可平.略論鄧小平與中國政治的進步[J].鄧小平研究,2015(1):121~129.
[4]魏禮群.鄧小平經濟理論的豐富內涵和現(xiàn)實意義[J].鄧小平研究,2015(1):70~79.
[5]池俊勝.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J].嶺南學刊,2015(5):28~33.
[6]何毅亭.打造核心優(yōu)勢,做優(yōu)黨校報刊[N].學習時報,2015-06-01.
(責任編輯 胡愛敏)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359(2016)01-0119-05
作者簡介:曹李海,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黨校校刊編輯,蘭州大學政府績效管理博士研究生(郵政編碼 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