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擁成 劉小妹
【摘 要】“瞬時平動”是理論力學中的重點概念之一,正確判斷“瞬時平動”,是求解理論力學某些問題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應把“理論知識”與“具體解題”有機結合?;谌粘=虒W中的體會,通過典型例題,討論了正確判斷剛體“瞬時平動”的重要性。
【關鍵詞】理論力學;剛體;瞬時平動
理論力學課程理論性強、邏輯嚴謹而且解題非常靈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比較難。要想學好這門課程,不僅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牢固掌握基本知識點,最重要的是必須親自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配套習題。它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點,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真正理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若把“理論知識”與“具體解題”有機結合,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瞬時平動”是理論力學中的重點概念之一,結合教學中的體會,論述正確判斷“瞬時平動”對解題的重要性。
一、“瞬時平動”的概念
“瞬時平動”指的是作平面運動的剛體,在某一個瞬時,作平行移動,即剛體上個點的速度相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如圖1所示,曲柄滑塊機構中,剛體連桿BC在這一瞬時作瞬時平動。剛體上B、C兩點的速度相等vB=vC,過B、C兩點分別作vB,vC的垂線是兩條相互平行的直線。此時兩直線無交點,可認為瞬心在無窮遠處,且該瞬時剛體 轉動的角速度為。
二、正確判斷“瞬時平動”
真正理解和掌握“瞬時平動”的含義,是求解理論力學某些問題的前提,但錯誤及判斷剛體的瞬時平動也會導致解題錯誤,甚至有時很難發(fā)現(xiàn)。實際上具體解題時,要把握住瞬時平動的剛體,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剛體上有兩點的速度方向相同;(2)這兩點的速度方向不垂直于該兩點的連線。
對于第一個條件,學生很容易從“瞬時平動”的定義得出,但它只是剛體作瞬時平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對于第二個條件,學生在課堂上也能理解,因為如果兩點的速度方向垂于于該兩點的連線,如圖2所示。顯然此時剛體是繞瞬心P轉動,而不是瞬時平動。但是有些學生,甚至一些理論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往往不能把這兩個條件與實際解題結合起來,忽略了第二個條件,造成解題的錯誤。尤其經過一段時間后會有知識的遺忘,在遇到動力學問題時,很難很好地運用前面運動學部分的知識點。然而,通過做一些典型的題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把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他們對某些概念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從而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具體解題”有機結合。
如圖3[1]所示,平面機構由兩均質桿AB,BO組成。兩桿質量均為m,長度為l,在鉛垂面內運動。在桿 上作用一不變的力偶矩M,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開始運動,不計摩擦。求當桿端A即將碰到鉸支座O時桿 端的速度。
本題可以運用動能定理求解。取AB,BO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首先考慮系統(tǒng)初始和終了位置的動能。系統(tǒng)初始動能T1=0,考慮系統(tǒng)終了動能時,必須明確剛體AB,BO分別作什么運動。顯然BO繞 O作定軸轉動,剛體AB是作平面運動。由圖3可知在終了時A B 兩點的速度方向相同,都沿水平方向。此時很容易誤認為AB是作瞬時平動,而導致錯誤。
然而此時一定要注意,剛體vA,vB⊥AB,即剛體AB不滿足瞬時平動的第二個條件,因此AB是作任意的平面運動。
首先考慮剛體一般位置,由圖可知瞬心為 ,而當AB運動時,瞬心始終的在OB的延長線上,并且與B點的距離始終為l,從而可求得終了位置時AB的瞬心為P,P在OB的延長線上,且PB=l,因此,。
其中且 。從初始到終了位置時,所有的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由動能定理,可求得:
對于此題,若忽略了第二個條件而判斷 是作瞬時平動,則用動能定理求出的結果會大相徑庭。經過此題的講解,更深一步加強了學生對“瞬時平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結語
“瞬時平動”是理論力學運動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可以幫助我們來解決問題,但若沒有正確理解其內涵,也會導致致命錯誤,所有這些要通過解題來領悟其中的道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把“理論知識”與“具體解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理論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