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職會計教育逐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的。會計基本技能是會計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好這門課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職學院的學生不僅要讓他們具備專業(yè)的會計理論基礎,更要注重對他們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為他們今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會計基本技能;教學過程;策略思路
與其他高校不同,中職學院更加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專業(yè)的一技之長,他們的教育目標就是要更好地勝任工作,對于中職會計專業(yè)來說,學好理論知識是基礎,但更要注重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會計基本技能是會計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對這項技能的熟練掌握對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一、情境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情境式的教學方式,按照真正的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仿真的工作中來,在這種環(huán)境下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鞏固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哪方面掌握得不夠牢固,為他們今后面對復雜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院都不具備這種情境式教學法的硬件設施,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去一些大型企業(yè)中學習和參觀,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去了解自己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哪些實踐操作能力,學??梢月?lián)合一些企業(yè)在校內建造一個模擬實際工作平臺的實訓室,根據要掌握的實踐內容在實訓室中配備相應的教學工具以及專業(yè)的會計軟件,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所學內容自行完成對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寫、登記會計賬本并進行結賬、對會計報表進行編制等,在實訓室里還應該配備一些將來工作中常用的儀器,比如驗鈔機、收銀機等,讓學生在掌握這些基本的儀器操作后,能更好地勝任會計行業(yè)最基礎的點鈔驗鈔以及單據的填寫,這種教學模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更好地掌握作為會計專業(yè)人員應該具備的操作技能。
二、競爭促進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會計基本技能是一門操作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老師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時間長了,學生對這門課就會失去興趣。因此,老師要根據這個階段學生好勝心比較強的心理特點,采用競爭式的教育方法來提高他們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珠算時,老師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練習,在學生都掌握了珠算的基本要領后,老師可以在班級開展珠算比賽,在比賽中看哪位學生算得又快又準,對其加以表揚和鼓勵。在學習點鈔時,也可以進行點鈔以及驗鈔的比賽,看哪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又快又準確。這種競爭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能力。
三、小組合作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會計基本技能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中職學院的學生更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校不具備實訓室的情況下,在課堂上老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實訓,比如,在進行珠算學習時,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后,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老師可以模擬工作環(huán)境給出學生會計單據,讓學生運用珠算進行計算,最后看哪個組算得又快又準確;在進行點鈔的學習時,老師可以讓他們三人為一組,一個人點鈔,一個人進行計時,一個人觀察他們的動作要領,隨后輪換進行,這樣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相互交流彼此的不足,能夠更好地掌握點鈔的基本要領。
四、指點啟發(fā)性教學方法的運用
在教學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在講解完本節(jié)課的基本內容后,老師可以根據內容相應地下載一些有關的視頻和資料,讓學生觀看。比如,在學習點鈔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銀行是如何用點鈔機進行點鈔,如何去辨別真假幣等;在學習珠算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看一些珠算應用產生的神奇效果。這樣通過多媒體能更加生動地向學生展示所要掌握內容的要領,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對學生今后的實際操作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同時,學校也可以聘請一些在知名企業(yè)會計部門從事會計的專業(yè)人士到校內對學生親自指導,讓他們根據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來告訴學生在目前的階段他們更應該扎實掌握哪些知識今后才能更好地勝任會計工作,讓他們同時進行專業(yè)的現(xiàn)場實踐操作,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總之,對于中職學院的學生來說,奠定好扎實的理論知識后,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會計基本技能就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它是會計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只有掌握好了這門基礎學科,才有利于今后的學習和工作。
參考文獻:
陳智娟.如何提高中職財會專業(yè)學生的動手能力[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0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