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嬌嬌
【摘要】由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zhí)導的電影《狼圖騰》大獲成功,其正式海報及多款概念海報也廣受觀眾好評。電影海報作為電影宣傳的一大重要因素,其設計既要抓準作品精髓,又要兼顧設計、美觀,涉及的多模態(tài)話語包括視覺話語下的文字和圖像。本文試用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方法,通過系統(tǒng)功能語法和視覺語法分析文字和圖像話語,解讀2015年發(fā)行的電影《狼圖騰》的宣傳海報,探討電影海報在電影宣傳中的作用。
【關鍵詞】狼圖騰 多模態(tài)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視覺語法
【Abstract】The film “Wolf Totem”, directed by famous French director Jean-Jacques Annau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nationwide. And its concept posters and official poster also appeal to the audience.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film promotion, film poster is required to balance content of film and artistic design. Film posters contain words and pictures in multimodality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official poster of Wolf Totem through multimodality discourse analysis, attempting to find out the function of film posters in film promotion.
【Key words】Wolf Totem; Multimodality; Systemat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Visual Grammar
2015年,根據(jù)姜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狼圖騰》票房厚積薄發(fā),達到6.41億人民幣。精湛的影片制作為人稱道,其多款概念海報和預告海報也廣受觀眾好評。電影海報作為電影宣傳的一大重要因素,其設計既要抓準作品精髓,又要兼顧設計、美觀,其涉及的符號包括視覺話語下的文字和圖像,具有多模態(tài)性。
多模態(tài)話語就其性質而言是人類感知通道在交際過程中綜合使用的結果。多模態(tài)分析已經(jīng)超越了語言學的藩籬,擴展到符號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新聞學、美學和心理學等領域,研究對象也從語言文字擴展到音樂、圖片、影像等多種社會符號系統(tǒng)(朱永生,2007)。
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主要理論基礎是Halliday 創(chuàng)立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具體地說,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那里接受了語言是社會符號和意義潛勢的觀點,認為語言以外的其他符號系統(tǒng)也是意義的源泉;接受了純理功能假說, 認為多模態(tài)話語同時具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朱永生,2007)。
Kress, G. & Van Leeuwen, T.認為圖像也是社會符號。他們將Halliday 的社會符號學理論及系統(tǒng)功能學延伸到視覺層面,認為視覺語法決定了所描繪的人物、地點和事物如何組成具有不同復雜程度的“陳述”(李戰(zhàn)子,2003)。Kress, G. & Van Leeuwen, T. (1996)研究了模態(tài)與媒體的關系,專門探討了包括視覺圖像、顏色語法以及報紙的版面設計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他們在《圖形閱讀》一書中,以Halliday 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為基礎,提出了第一個系統(tǒng)而全面的視覺語法分析框架,提出了從“再現(xiàn)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三個方面來分析圖像。
本文試用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方法,通過系統(tǒng)功能語法和視覺語法中文字的概念、人際、語篇意義及圖像的再現(xiàn)、互動和構圖意義分析《狼圖騰》電影海報中的文字和圖像話語,探討電影海報是如何達到電影宣傳效果的。
一、圖像分析
1.再現(xiàn)意義。Kress, G. & Van Leeuwen, T.(1996)強調(diào),圖像中參與者和環(huán)境等元素對圖像再現(xiàn)意義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認為圖像有兩種再現(xiàn)模式,即敘事再現(xiàn)和概念再現(xiàn)?!独菆D騰》的電影海報是典型的敘事再現(xiàn),參與者之間的關系是通過相互作用來體現(xiàn)的。海報中主要展現(xiàn)了兩組參與者,一個伏地觀察的男人和一群姿態(tài)各異的狼。男子身著蒙古族服,手持望遠鏡,伏地觀察對面高坡上的狼群,位于海報的左下角。由他的視角望去,是十一只姿態(tài)各異的狼,或眺望,或嚎叫,位于海報的中間位置。
海報中男子由左下角望向狼群的視角構成了矢量,將海報畫面分割。一面是觀察狼群的男子,對狼充滿了恐懼和敬畏,卻又對其好奇,入迷,代表著生活早草原上的人類;另一面是隔著草地,在高坡上伺機而動的狼群,不若下方男子那般謹慎,恣意地在草原上行動,目光似乎落在左下角的男子身上,又似乎在眺望遠方。人類敬畏又崇拜狼,狼威懾人類,整個海報體現(xiàn)了人類與狼群之間焦灼又和諧的關系。在此海報中,反應者是男性,目光落在遠處的狼群上,使得觀眾自己去想象海報中的男子在看什么,想什么,令觀眾獲得與圖中男子之間的一種認同感。通過矢量,準確地反映出了電影的主題和創(chuàng)作意圖。
2.互動意義?;右饬x體現(xiàn)在觀看者和圖像中的世界之間的特定關系,它們以此和觀看者互動,并提示觀看者對所再現(xiàn)的景物應持的態(tài)度。在圖像中,距離的遠近能幫助觀看者更好地理解電影海報。借用影視中的術語,特寫(頭和肩部或更少)可以提示密切的/個人的關系,長鏡頭(展示整個人,正好占滿框架,或更遠)提示非個人的關系(李戰(zhàn)子,2003)。海報中男主人公在離觀看者較近的距離出現(xiàn)了模糊的側臉鏡頭,處在個人的遠距離上,使得觀眾更易將自己融入電影角色,更有帶入感。狼群處在較遠的社會距離,提示狼與觀眾之間非個人的關系。狼群與男主人公之間的距離,也昭示著人與狼之間的界限,溫順的人性和兇殘的狼性之間的間隔。海報中,狼群占據(jù)高地,俯視著匍匐的男主人公,隱喻著狼群在人類心目中的權威和高貴,男主人公匍匐在地,顯示了草原人民對狼的敬畏。
接觸是指圖像中的參與者和圖像觀看者,通過目光指向建立起來的一種想象中的人際關系。當參與者的目光指向觀看者時,圖像中的參與者( 通常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或動物) 似乎在向觀看者索取什么東西,Kress, G. & Van Leeuwen, T.( 1996)把這類圖像稱為“索取”類圖像。當圖中參與者的目光不指向觀看者時,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的這種想象人際關系就不存在,這類圖像被稱為“提供”類圖像,即向觀看者提供信息。海報中的男主人公與觀看者之間沒有直接目光接觸,不存在想象中的人際關系,僅僅為提供影片故事信息、宣傳影片所用。而海報中在遠處高坡上站立的狼群,有幾只似乎與觀看者有目光接觸,似在有所思考,是在向觀看者索求食物?索求關懷?這吸引著海報觀看者去思考,引發(fā)觀看者的好奇心,從而達到吸引觀看者進影院的效果。這幅海報既以“提供”類圖像為觀看者提供信息,揭示了影片故事的對象及發(fā)展線索,又運用似“索取”類圖像“索取”票房,吸引觀看者走進影院。
3.構圖意義。在構圖意義中,主要通過信息值和顯著性體現(xiàn)。在Kress, G. & Van Leeuwen, T. ( 1996) 看來,信息放置在上方和下方具有不同的信息值。如果某些因素被放置在上方,而其它因素被放置在下方,那么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是信息的最顯著部分;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實的”,指更特定的信息,如細節(jié)等,或者說更實際的信息(李戰(zhàn)子,2003)。
《狼圖騰》海報圖片中的信息分布主要為信息的上下分布。狼群在圖片正中央部分,暗示著該影片是一部關于“狼”的影片,是海報中“理想的”、最顯著的信息。男主人公在圖片下方,使得觀看者更進一步了解影片是講述人與狼之間的關系,為觀看者提供除文字信息以外更實際的故事發(fā)展線索。
海報中,皚皚白雪下,強烈的日光將焦點完全集中于狼群和男主人公身上。而兩者之間隔著廣袤的草原,一邊是蓄勢待發(fā)的狼群,一邊是默默觀察的男子,象征著人類與狼群之間的敵對關系,狼性和人性的對立。但兩者間的草原被白雪覆蓋,隔閡似乎又被這日光和白雪隱去,展現(xiàn)了人和狼群之間莫名的和諧關系。
二、文字分析
1.概念意義。從概念意義來看,電影海報作為電影宣傳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主要目的便是宣傳影片及提供檔期、制片信息等相關信息,吸引觀眾進影院欣賞影片?!独菆D騰》電影海報包含片名、上映日期、演出陣容、導演及制片等信息,為觀眾充分展示了該電影的相關信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2.人際意義。從人際意義看,電影海報中的片名字體最粗,鎏金大字讓人一眼就看到片名及上方的上映日期。除此之外,海報上其他文字均是影片的 其他相關制片信息,均無陳述句或情感表達的句子,符合提供信息的主要特點。影片右下角標明“3D”放映模式,也旨在為觀看者提供影片放映信息,運用這種新的觀影形式吸引觀眾。
3.語篇意義。從語篇意義看,在文字說明中,信息價值最強和顯著性最強的成分往往字體最大。本海報中,字體最粗的是影片的片名,“狼圖騰”三個鎏金大字位于海報中間偏下的位置。因為該海報在中國發(fā)行,因此中文片名“狼圖騰”的字體很大,是所有文字說明中最大的字體,英文片名“Wolf Totem”的字體較小。其次,是影片的上映時間,電影海報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宣傳影片上映時間,拉動觀眾進影院,因此字體很大,其位置在畫面上方,且在年月下方增補了“大年初一”、“情人節(jié)”字樣,用觀眾熟悉的節(jié)日日期來進一步宣傳上映日期。信息價值及顯著性最弱的則是影片制片商、主演等信息,位于海報最下方,字體最小,白色的字體與背景幾乎相融,不突出。
三、結語
通過對電影《狼圖騰》的海報的多模態(tài)分析,可以看出該海報利用高價值文字突出、圖像再現(xiàn)、互動、構圖等因素,圖像符號和文字符號共同作用為電影海報的宣傳功能起到一定作用。文字符號主要從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為電影宣傳起到提供必要信息的作用。而圖像符號則通過再現(xiàn)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在為觀看者提供影片故事發(fā)展線索的同時,吸引觀看者對影片產(chǎn)生好奇,進入影院觀看,達到宣傳電影的作用。
如今,多模態(tài)在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也為影視業(yè)、藝術、新聞、文學等諸多領域提供了理論指導,使其通過各類符號,更好地達到表意作用。我們已處于各種新式符號的多媒體時代,要想更好地理解和跟進時代發(fā)展,對于除了文字之外的符號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可以將語言與 其他諸如圖像、顏色、聲音等符號聯(lián)系在一起,分析多種符號系統(tǒng)在意義產(chǎn)生過程中的作用,讓人們對各種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準確。
參考文獻:
[1]Kress G,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2]Renkema Jan.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3]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tài)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10.
[4]李戰(zhàn)子.多模態(tài)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5): 1-8.
[5]李戰(zhàn)子,陸丹云.多模態(tài)符號學:理論基礎,研究途徑與發(fā)展前景[J].外語研究,2012(2):1-8.
[6]張徳祿.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1):24-30.
[7]朱永生.多模式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