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智琪
【摘要】本文從薩比娜與托馬斯、弗蘭茨、特蕾莎的關(guān)系中透析薩賓娜這一人物形象,剖視出薩比娜這一人物矛盾的內(nèi)心:擅于隱藏女性柔弱卻渴望被男性力量征服、桀驁卻也難免陷入愛情媚俗,不斷背叛拋棄卻渴望歸宿!本文主要采用文獻(xiàn)分析法得出結(jié)論。
【關(guān)鍵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女性 薩比娜 背叛
郝亞茸在《薩比娜帽子與卡列寧微笑——解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文中分三條線索進(jìn)行解析,提到薩比娜的圓頂帽像眼睛一樣見證靈與肉的發(fā)展。圓頂帽是薩比娜重要的道具,深刻剖析圓頂帽是理解薩比娜的基石,本文也將分析圓頂禮帽作為分析薩比娜的一個契點。
桂天寅在《追求虛妄的真我——米蘭昆德拉小說人物薩比娜的悲劇分析》中指出薩比娜的悲劇原因:“為實現(xiàn)本真自我她極力反抗文化的遮蔽和束縛,但卻遭遇了存在的悖論?!弊髡邚摹靶浴焙汀吧矸荨眱煞矫鎭矸治鏊_比娜追求虛妄的自我。該論文結(jié)合當(dāng)時社會文化分析薩比娜,從社會角度剖析薩比娜。借此分析角度,本文將分析薩比娜對性和自由的看法。
一、薩比娜的嫉妒,是不媚俗背后的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rèn)同?!?/p>
薩比娜發(fā)現(xiàn)托馬斯做愛敷衍了事。為了懲罰托馬斯,薩比娜藏起他的一只襪子。她說:“我感覺你同我油畫中的永久主題漸漸融為了一體。兩種世界的相遇,雙重的展示?!庇彤嬛刑乩锼沟ず鸵了鳡柕碌墓适?,是希臘神話里浪漫的愛情故事,是畫家熱衷的題材,是薩賓娜痛恨的、最媚俗的題材。我們都能聽出薩比娜話中的諷刺,相信托馬斯亦是如此!托馬斯和薩比娜一樣,都是不媚俗之人。薩比娜曾對托馬斯說:“我喜歡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國里,你是個魔鬼?!蓖旭R斯享受與薩比娜在一起的感覺,他很清楚她不會聲張,不用擔(dān)心被人發(fā)現(xiàn)。薩比娜是托馬斯的最佳情人,托馬斯是薩比娜的最佳伴侶。
薩賓娜痛恨媚俗,而愛情中的種種占有表現(xiàn)無疑說明這是一件最媚俗的事情。薩比娜不相信愛情,但是不意味不愛,薩賓娜是愛著托馬斯的,她給他寫過一捆信,他們之間有著無盡的默契。于是,此刻我們可以窺見薩比娜固有的女性嫉妒在生根發(fā)芽。與尋常女性不同,薩比娜不把醋意表現(xiàn)在臉上,她把自己的白色長筒網(wǎng)襪遞給托馬斯讓他穿回去。這是薩比娜對情人全部的報復(fù),她諷刺托馬斯,她陷入醋意漩渦!
所有的媚俗里,對于愛情的幻想是最媚俗的。薩賓娜反抗種種形式的媚俗,卻仍然察覺了內(nèi)心深處對于愛情這種最媚俗的事件的渴望。終歸是女人,薩賓娜也不能免俗。
二、忠貞和背叛是兩條永遠(yuǎn)的平行線,沒有交集
弗蘭茨永遠(yuǎn)不能像托馬斯那樣理解薩賓娜。于弗蘭茨,愛情是甘心屈從于對方的意愿和控制,“忠誠是第一美德”。而吸引薩比娜的是背叛而不是忠誠。她背叛了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想到叛逆冒險她滿心歡喜,在背叛之路忘我沉醉,正因這種背叛,薩比娜把自己女性的柔弱磨滅殆盡。昆德拉說:“薩比娜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p>
就算內(nèi)心十分渴望弗蘭茨,薩賓娜也說了一句“你不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是多么高興呀?!彼_比娜一直是這樣,不會輕易表現(xiàn)出自己的柔弱。她渴望倒下,弗蘭茨卻不能承受相應(yīng)的重量。昆德拉說:“如果讓我再歷數(shù)一遍薩比娜與弗蘭茨之間交流的狹徑,列出他們互不理解的事,那可編成一部厚厚的字典?!?/p>
自由于薩比娜,好似水于魚兒那般。薩比娜不會停留在巴黎,對一個永不知停息的女人來說,想到要被禁錮便會崩潰。薩比娜一直沒有遇到能讓她卸下偽裝收起鋒芒、心甘情愿地變得柔弱的那個人。所以,當(dāng)弗蘭茨像個勇士一樣背叛家庭追尋她時,薩比娜選擇了失蹤。
三、圓頂帽下,柔弱的女人渴望男性的力量
圓頂帽,象征著暴力,對薩比娜的強暴,對女性尊嚴(yán)的強暴?!八匆娮约?,雙腿裸露,一條薄薄的三角褲下邊透現(xiàn)出私部。”內(nèi)衣突顯出她女性的誘人曲線,而圓禮帽否定了她,使她變得滑稽可笑。她非但沒有反抗這種侮辱,反而以撩撥挑逗的姿態(tài)對它加以炫耀,仿佛她心甘情愿讓人當(dāng)眾施暴。薩比娜渴望被一個真正的男性力量征服。并非不愿意示弱,像托馬斯命令她“脫”時,她總是那樣心甘情愿地服從。她畢竟是個女人,渴望在男性力量里變?nèi)?。在那頂代表著絕對的男性意志的帽子的強奸和否決之下,薩賓娜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一個脆弱的女人!
薩賓娜化身托馬斯命令特蕾莎脫衣服,在絕對力量之前,“薩比娜也體驗到了一種異樣迷醉的感覺。她按著快門掩飾緊張?!彼_比娜展現(xiàn)出征服者對被征服者的憐愛與疼惜,薩比娜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女性身份道路上背道而馳了太久,為了驅(qū)走這種迷醉感她用大笑來掩飾惶恐。薩比娜習(xí)慣了背叛,這樣的感覺來的倉忙,讓她如此局促。
薩比娜是孤獨的!“媚俗是一生的敵人,但她內(nèi)心深處難道不媚俗?她的媚俗,就是看到寧靜、溫馨、和諧的家,家中母親慈祥溫柔,父親充滿智慧?!碧乩偕屯旭R斯死于重之征兆,而薩比娜卻想死于輕之征兆。她會比空氣還輕。據(jù)巴門尼德言,這正是由負(fù)變?yōu)檎?/p>
“人類之時間不是循環(huán)轉(zhuǎn)動的,而是直線前進(jìn)。這就是為什么人類不可能幸福的緣故,因為幸福是對重復(fù)的渴望。”人永遠(yuǎn)都不知道自己該要什么,人只能活一次,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亦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參考文獻(xiàn):
[1]米蘭·昆德拉著,許鈞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2]郝亞茸.薩比娜帽子與卡列寧微笑——解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J].文學(xué)評論,2001.
[3]桂天寅.追求虛妄的真我——米蘭·昆德拉小說人物薩比娜悲劇分析[J].女性文學(xué)研究專題,2005.
[4]馮國軍.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人物性格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2.
[5]張巧歡.存在的輕與重——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女性代碼的再解讀[J].長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