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黃錦順
高中語文參與式閱讀探究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黃錦順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新課標中就強調(diào)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能在文本閱讀中獲得理解和感悟,經(jīng)歷閱讀和鑒賞過程,陶冶學生的性情。目前,雖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模式上也在不斷革新,但學生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閱讀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提倡參與式閱讀,就是要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能真正經(jīng)歷文本的解讀過程,獲得理解和感悟。
在以往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習慣于直接讓學生解讀作品的文字語言而去理解作品,且在教學中又容易出現(xiàn)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即通過自己的講代替學生的感悟,學生參與的機會不多。雖然高中學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若單純地通過文字而要獲得對作品的理解,較為困難。如《雨巷》中,如果沒有直觀的模像作為輔助,學生很難體會那種朦朧的意境,也就難以更好地揣摩詩人孤獨、抑郁和消沉的情感。在教學中,若能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而營造出朦朧的氛圍,讓學生感官上獲得刺激,再去解讀作品,這對學生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是極為有利的。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借助圖片、音樂、視頻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對文本形成直觀感知。以《祝?!分袑ο榱稚┬蜗蟮慕庾x為例,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時,借助電影片段,引導學生觀看并說祥林嫂的變化后引入“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臉頰已經(jīng)失去了血色”等描寫的交流,由此而讓學生體會人物的境遇,內(nèi)心的痛苦和悲哀。同樣,如《林黛玉進賈府》《老人與?!返纫活惖男≌f閱讀中都可采用這樣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感知人物形象,為理解和體驗奠定基礎。
提倡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就是要變“講”為“引”,借助問題而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文本語言獲得更深刻的理解。以《囚綠記》為例,“我”為什么要囚綠,囚綠的過程是怎樣的,“我”的內(nèi)心變化是怎樣的,圍繞上述問題而引導學生閱讀,學生交流后給予點撥,這樣,在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把握“我”囚綠的原因和過程,初步感知“我”的情感變化,從而為整個作品的解答奠定基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從被動的聽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暮献?,這對學生理解作品效果較好。
提倡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設計尤為關(guān)鍵。以《荷塘月色》中4--6自然段的引導為例,可問“作者寫了荷塘的哪些景物?采用了什么手法?”由此而引導學生讀段落并找出景物,交流所采用的描寫方法,此時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進行指導。如水墨荷葉圖,寫了葉、花、風、香、波、水。如寫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比喻寫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tài)美。借助問題參與,更多的是要讓學生結(jié)合問題而去閱讀并交流,再點撥。
高中階段的時間緊,任務重,故而很多教師都不喜歡在課堂中用活動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認為活動耽誤時間,不如直接講解。其實不然,在文本閱讀中借助活動組織學生探究,不僅可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借助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更好體會作品的深層意蘊。如《老人與海》中對老人五次和鯊魚的搏斗的探究就可組織學生對其動作進行表演,在表演中體會老人的硬漢精神。提倡以活動方式組織學生閱讀理解,活動設計要緊密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展開,且活動中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
以《雷雨》中對人物語言的探究為例,教學中圍繞周魯從相見到相認部分引導學生展開對話活動。在對話中,魯侍萍欲說還休,欲言又止,此時可用“為什么”追問學生,由此而體會她對傷害過她的人存在感情,但又有悲憤的復雜感情。在小說、喜劇類的作品閱讀中,以對話表演、情境表演、動作表演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生活動,這對學生理解作品是有積極作用的,但要注重在活動中進行指導,不能把課堂變成單純的表演活動。尤其是在對人物形象分析時,引導學生嘗試以人物的語言、動作進行表演,這可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形象,為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礎。
閱讀,理解是基礎,體驗和感悟是關(guān)鍵。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不僅僅要讓學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更要讓學生在文本解讀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悟。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課后拓展是極少的,更多的是書面練習。雖然書面練習對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有一定幫助,但不利于學生體驗的生成。在閱讀教學中提倡針對性練習的同時,以多樣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拓展,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這對作品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都具有積極意義。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拓展的方式較多,如演講類的作品學習后可組織學生演講,小說、喜劇作品學習后可組織學生表演情景劇,議論類作品學習后可組織學生辯論。在教學實踐中可結(jié)合具體的作品而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拓展。在拓展中,要注重圍繞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展開活動,活動后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jié),提升學生的體驗。如《祝?!烽喿x后引導學生進行人物對話表演,活動后要引導學生在反思中總結(jié)人物形象的特點,分析其社會原因,生成自己的感悟。在閱讀實踐中,也應豐富課外閱讀形式,引導學生多讀,這樣才可讓閱讀變得更為有效。
在文本閱讀過程中,以直觀方式讓學生對文本形成感知,借助問題而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體驗,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感悟,這樣才能讓學生融入到文本中,理解作品,真正讀懂作品。在高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參與式閱讀,讓學生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e極參與活動、問題解決過程,在參與中理解、在參與中感悟,這樣才能讓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