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中有大量顏色隱喻,尤其是“紅”的隱喻。鑒于目前顏色隱喻及其翻譯研究的缺乏,本文在概念隱喻理論框架下,通過對《紅樓夢》中“紅”隱喻及其英譯策略的分析,探尋其隱喻意義、目標域及兩英譯本中譯者對其所采用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 《紅樓夢》 概念隱喻 紅色 翻譯
引言
《紅樓夢》一直被譽為一座藝術豐碑,這和作者擅用“隱語瘦詞”不無關系?!都t樓夢》中大量的隱喻為修辭學、語言學、文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資源,也構成了“紅樓譯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書名即可辨識出“紅”是《紅樓夢》中最重要的顏色,同時是小說的主題,小說中大多數(shù)的“紅”通過與獨特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相關聯(lián)獲得了多種隱喻意義。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對顏色“紅”持有不同的認知觀,“紅”在不同文化里承載著截然不同的內(nèi)涵意義,這就不可避免地對《紅樓夢》里“紅”隱喻的英譯構成挑戰(zhàn)。
一、概念隱喻及其翻譯
萊可夫和約翰遜在1980年出版了認知語言學名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開啟了隱喻研究的新時代,實現(xiàn)了隱喻研究的認知轉(zhuǎn)向。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認知方式,深深地根植于我們的思維之中,“生動地描寫著社會生活、語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學經(jīng)濟等各領域的景象”(劉法公,2008:16)。隱喻在不同語言文化中呈現(xiàn)出的異質(zhì)性使得隱喻翻譯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邵斌,張建理,2009:64)。隱喻翻譯涉及本體和喻體重構、寓意的再現(xiàn),要盡可能地保留喻體特征和隱喻內(nèi)涵,就需要將譯者視域、源隱喻作者視域、源隱喻文本視域、目的語文本視域和目的語讀者視域不斷融合,完成對源隱喻的準確理解和目標隱喻的正確表達過程。
近年來,隱喻翻譯研究雖然依舊遠遠落后于隱喻研究,卻取得了很大進展。概念隱喻理論不僅為隱喻而且為隱喻翻譯提供了認知基礎?;谌祟惛兄叭藗兯幼〉目陀^世界的眾多相似之處,一些概念隱喻會在不同文化、語言中存在一致性。然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由于迥異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宗教和歷史背景等,不同文化對相同事物的認知存在顯著差異?;诖耍诟拍铍[喻理論及隱喻翻譯研究的基礎之上,產(chǎn)生了四個主要的隱喻翻譯策略:隱喻—相同隱喻、隱喻—不同隱喻、隱喻—非隱喻及隱喻—零隱喻。
二、《紅樓夢》中的紅色隱喻
“紅”色隱喻是飽含漢語文化特色又有深刻文學寓意的色彩隱喻,構成了《紅樓夢》的靈魂。中華民族對“紅”色情有獨鐘,“紅”色在漢語文化中大多是褒義。在《漢語大詞典》中,紅樓是指富貴人家女子所住的樓房,也泛指華美的樓房。經(jīng)研究,漢語逐漸產(chǎn)生了紅色是美麗,紅色是愛情、喜悅、憤怒等情感,紅色是地位,紅色是富貴,紅色是幸福幸運,紅色是青春等概念隱喻。
1.紅色是社會。
例如紅塵,舊時喻指繁華的社會,佛家語言中泛指人世間,例如“先是說些云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說到壑塵中榮華富貴”,這個隱喻中包含另一個常規(guī)隱喻“紅色是身份、地位”,元妃省親時,太監(jiān)穿紅袍官員身穿紅袍,等等。
2.“紅”色是情欲。
賈寶玉的居所名為“怡紅院”,書房稱“悼紅軒”,院中的海棠花被稱作“女兒紅”,他所摯愛的黛玉是來自“情海情天”的“絳珠仙子”,“絳”亦為“紅”,而他二人的前身曾在“赤霞宮”,“赤”亦為“紅”,警幻仙姑為警醒寶玉的冥頑之心讓眾仙子演奏的是“紅樓夢曲”。
3.“紅”色是美麗。
黛玉、寶釵、湘云等常穿紅妝,紅即為美的化身。在字典里,紅顏可指美麗的容顏。小說中“再幾年,袖煙未免烏發(fā)如銀,紅顏似槁了”?!凹t顏”也可借指美貌的女子,例如“試看春蠶花漸落,便是絲鯉老死時。一朝春盡絲魚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4.“紅”色是羞怯、憤怒等情感。
例如紅了臉,紅過臉,飛紅了臉,小說中秦可卿對王熙鳳說“嬸娘的侄兒雖說年青,卻也是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
5.“紅”色是閨閣女兒。
“紅樓”夢即閨閣傳,類似有紅妝,紅樓,紅閨,前八十回題目中“紅”出現(xiàn)了12次,暗隱金陵“十二釵”。
三、《紅樓夢》中的紅色隱喻及翻譯
英語對紅色“red”的理解建立在血液“blood”的基礎之上,有危險、恐懼等含義。如Jane Eyre里的red house,而red alert意為紅色警報?!凹t”色在英語中還象征著惱怒、放蕩、淫穢、低級等含義,例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即是放蕩虛擲的青春,red-headed則為狂怒的,red cap是搬運工的意思,red skin是對北美印第安人的貶稱。由此可見,英語中的紅色隱喻是:red is danger;red is death;red is inferiority;red is sex;red is revolution。
“紅”色在漢英兩種文化中的寓意如此迥異,從根本上制約了《紅樓夢》“紅”色隱喻的英譯策略與效果?;糇g本的歸化策略在許多方面是為人所稱道的,然而,他考慮到英語文化中“紅”色的貶義聯(lián)想及英語讀者的接受性,對“紅”色的歸化處理倍遭非議。在譯文第一冊的序言中,Hawks談到了他的無奈:“紅學家在我的譯文中無法看到小說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紅,小說題名之一是‘紅樓夢,將‘紅色作為一種象征——有時是春天,有時是青春,有時是富貴吉祥,反復出現(xiàn),貫穿全篇,不幸的是英語中“紅”除了年輕人緋紅的面頰和嘴唇外,別無其他衰義。漢語的‘紅色傾向于英語的金色和綠色。本人也意識到有所喪失,但卻無能為力?!?/p>
Hawks并沒有對五個紅色隱喻都采取歸化策略,意譯時顯露了歸化傾向,直譯時反映了異化傾向。
1.“紅塵”。它反映了漢語獨特的佛教文化。譯文采取了意譯法。如:
城曰閣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Hawks譯文:around the Chang-men Gate is reckoned one of the two or three wealthiest and most fashionable quarters in the world of men.
2.紅色是情欲。
例句: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Hawks譯文:Who yesterday her lords bones laid in clay,On silken bridal-bed shall lie today.
譯文不僅舍棄了原作的隱喻意象“紅燈”,而且丟棄了“鴛鴦”這一意象,造成了“紅”色是情欲隱喻信息的嚴重流失。
結語
《紅樓夢》以漢語文化為背景,賦予“紅”色富貴與吉祥、青春與美麗、男女情愛與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情感等,構成了具有典型漢語文化內(nèi)涵的“紅”色隱喻?!凹t”色隱喻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體,各隱喻構成一個系統(tǒng)。要將這樣一部巨著翻譯到其他語言文化中,適當處理“紅”色這一核心隱喻是其成敗關鍵之所在。孤立地處理某個語言表達或者片面地追求讀者接受性,都會造成隱喻含義的誤解、曲解,最終導致差額翻譯。
參考文獻:
[1]錢冠連.翻譯的語用觀——以紅樓夢英譯本為案例.現(xiàn)代外語,1997(1).
[2]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孫愛玲.紅樓夢對話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4]王寅.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中國翻譯,2005(9).
[5]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該文章為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5校級科研項目“紅樓夢概念隱喻英譯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號ACKY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