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柳
(湘潭醫(yī)衛(wèi)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共(思政)課部,湖南 湘潭 411100)
?
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yè)應用寫作課程項目教學法探析
梅柳
(湘潭醫(yī)衛(wèi)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共(思政)課部,湖南 湘潭 411100)
針對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y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闡述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對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探討。
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yè);應用寫作;項目教學法運用
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y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要突破的瓶頸是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樂于拿起筆來進行寫作實踐,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的,必須輔助以相應的教學策略,筆者認為運用項目教學法對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意義重大,效果明顯。
1.1 應用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學生方面來看:一是對應用寫作課程學習興趣不大。學生對應用寫作能力是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不夠,大多偏重專業(yè)課程學習,對基礎課程學習重視不夠,課堂中疲于應付、敷衍了事的居多。二是學生細致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品質不具備,對應用文體內容的整體把握、謀篇布局和語言表達難以理解到位,學生完成的應用文體質量不高。
從教師方面來看:一是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課程對學生專業(yè)學習和未來職業(yè)的積極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二是教學模式單一。以教師“一言堂”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沒有發(fā)揮出來。三是寫作能力培養(yǎng)訓練不夠,沒有找到切合學生實際的訓練方法。四是沒有找到一條切合專業(yè)和學生實際的教學路子[1]。當前認真結合專業(yè)、學科、學生和學生面向的職業(yè)崗位需求,探索一套科學可行的應用寫作教學的模式和方法,確實成了當務之急。
從教學考核方面來看:現行的應用寫作課程考試形式和方法過于單一,重理論考核,輕實際能力;重結果考核,輕過程考核,這樣的考試方式對學生寫作技能提升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沒有起到應有的導向作用。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迫切需要應用寫作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線,以能力提升為核心,以 “教、學、做”為一體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來改進教學,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1.2 應用寫作課程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完成一個工作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形成于20世紀中后期。其主要步驟是:基于工作過程構建項目,設定典型工作任務,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針對具體的項目和任務,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形成完成任務的思路和方案,并按方案實施,完成任務,最后小組進行展示,師生評價。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在于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技能為根本目的,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2]。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其優(yōu)勢體現在: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中心、以“項目”為中心、以能力為中心、以實訓為中心、以學習過程為中心、以合作學習為中心。項目教學法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為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實現路徑。
2.1 項目的設定
在應用寫作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按類別孤立地逐個介紹應用文體來組織教學,教學內容多為文體概念、特點、寫作要領等,這是典型的知識傳授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不足是將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文體從活生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來,割斷了與工作的聯系,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3]。其實應用文體看似多樣,各不相同,但基于工作過程的邏輯聯系,不同類別的應用文體可以融合起來,為完成一個大的工作項目起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筆者的教學實踐是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學科課程模式,打破應用文體的類別壁壘,突出課程的應用性和操作性,以一個商科職業(yè)人在自身的職業(yè)生涯情境中需要運用不同的應用文體來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以學生面向的職業(yè)崗位的實際需要和與學生工作、學習、生活緊密相聯為準則確定應用寫作文種,以分階段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為目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將不同類別的文體基于工作過程的關聯自然形成若干個綜合性的寫作訓練項目,并在這個項目下設立若干個任務,這就是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基于工作過程”來選擇和組織課程教學內容的基本思路。在這樣的設計思路指導下構建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將本課程分為5個項目,分別是日常事務文書(含條據、感謝信、計劃、總結等典型工作任務)、會務籌辦文書(含會議通知、邀請函、會議籌備方案、講話稿、歡迎詞等典型工作任務)、才干展示文書(含演講稿、競聘演講詞、活動策劃書、個人簡歷等典型工作任務)、應戰(zhàn)職場文書(含請示 報告、函等典型工作任務)、經濟活動文書(含市場調研報告、營銷策劃書、經濟合同、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等典型工作任務)。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5個項目及項目下涉及到的寫作任務,解決在處理項目、完成任務中遇到的困難。
2.2 項目的實施
根據項目教學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筆者將其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設計為以四個環(huán)節(jié)。
2.2.1 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任務
項目教學的情境是指支持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可以來自于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還可以是模擬的工作環(huán)境。應用寫作課程引入項目教學法,教師需根據教學目的提出“項目任務”,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其中。由于學生社會認知程度不高,缺乏實際工作經歷,在每個項目教學開始的時候,老師應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寫作情境。如項目二“會務籌備文書”的教學情境是:王濤(課程中貫穿所有項目的職業(yè)人的名字)所在公司進行了年度評優(yōu)工作,評審出了本年度優(yōu)秀團隊,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優(yōu)秀店長、優(yōu)秀處長、優(yōu)秀課長、服務明星、最佳營銷獎、優(yōu)秀供應商等榮譽獲得者,公司將舉辦年度總結暨表彰大會。本項目的教學內容和訓練內容就是此情境要運用到的常用會務籌辦文書的寫作。又如項目三才華展示文書的情境是:王濤通過投遞簡歷、面試成功后來到了某公司,在公司工作期間,王濤不斷成長,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公司的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在銷售崗位上獲得服務明星稱號,領導要求他在公司年度總結暨表彰大會上發(fā)言,兩年后,公司迎來了兩年一度的競聘上崗工作,王濤所在團隊同事認為他表現優(yōu)異,業(yè)務能力強,讓他去競聘銷售部門副經理。本項目的教學內容和訓練內容就是此情境要運用到的展示自己才華的常用文書的寫作。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職業(yè)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某種特定的寫作情境之中,讓學生明白在具體的項目情境下自己要完成的個人任務和合作完成的任務。學生身臨其境,直觀地感受到了應用文體無所不在,作用不凡,從而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2 分工合作,完成寫作
在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任務的基礎上,通過教師講授答疑、案例分析,學生自學、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聚焦起完成項目寫作任務必備夠用的理論知識,形成完成任務的思路和方案,同時明確寫作任務是個人獨立完成的還是小組合作完成的,教師還要指明任務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項目教學要將學生6~8人一組進行分組,開展好小組學習,讓學生搜集與寫作任務相關的資料自主學習或進行小組討論,結合老師傳授的知識,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小組對完成項目任務的方案、思路,然后按照方案、思路來完成寫作任務。小組長要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如實登記,老師也要定期檢查學生小組任務或個人任務完成情況,將寫作訓練落在實處。
2.2.3 展示成果,取長補短
項目完成后的展示評價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每個項目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要以小組的方式在課堂展示學習成果,展示內容包括寫作的成品、寫作的思維方向、自己對項目寫作任務的評價。通過多組寫作成果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使每個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了解自身優(yōu)劣,師生共同總結長處,糾正不足,這樣可以再次加深學生對文體知識的理解,同時讓學生明白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向,真正提高寫作能力。
2.2.4 注重過程,綜合考核
寫作能力的提高取決于平時的訓練。根據應用寫作課程的目標和性質,可實行兩個結合和兩個為主的考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以過程性考核為主。在考試成績的計算中,要加大過程性考核比重,細化過程性考核指標。這種注重過程性考核方式的轉變,體現了個人平時學習情況、各組的整體學習情況并重的取向,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寫作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
總之,在高職院校商科類專業(y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在整個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在真實或模擬工作狀態(tài)的項目任務中豐富知識、拓展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1] 郝長虹.高職院校實施項目教學的程序及原則探究[J].科教導刊,2014(9):126-127.
[2] 段秋月.基于工作過程的文秘寫作項目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5(9):102-104.
[3] 陳亞鵬.項目教學法內涵、理論與問題探討[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5(4):84-87.
(責任校對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49
20160630
梅柳(1964- ),女,湖南漢壽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學、寫作學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11-01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