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趙墩鎮(zhèn)閆家小學 閆長珍
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收獲
江蘇省邳州市趙墩鎮(zhèn)閆家小學 閆長珍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定位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后,寫作的地位更加突出。習作要堅持“用童心寫童心”不能盲目地拔高。小學生是否能輕松、自然、愉快地完成寫作任務,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再現(xiàn)和語言表達的外部表現(xiàn)。
作文教學 用童心寫童心 方法點評
小學生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為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功底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如何才能不怕作文,怎么才能心中有物筆下有可寫,是當前語文老師要解決的客觀存在的問題。故而,我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關于怎樣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有興趣寫作文并能把文章寫好、寫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收到很大的成效。
1.孩子們要有效的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積累寫作材料。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出什么樣的文字?!睂ι钤卩l(xiāng)下的孩子來說,由于時常干農活,就激勵他們從勞動實際中獲得寫作文素材,讓孩子們從事家中力所能及的洗衣、掃地、摘菜,星期日、節(jié)假日和父母一起干活,然后把干活時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都記錄下來,平時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從自己家里的小動物、小植物到身邊每一個人、一起游戲的好朋友的一言一行,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到電視新聞里的大事、趣事,都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去評論去參與,從開始簡單的幾句話,逐步到有自己的見解的一段話、幾段話,日積月累學會觀察學會交流保存寫作素材以后寫文章就可以不自覺的用上這些就不會像擠牙膏一樣,生拼硬擠,寫文章時就會如行云流水,胸中有物可寫。
2.要求學生多閱讀健康的課外書,以達到知識的存儲。學生年齡小,直接經(jīng)驗獲得的少,必須補充孩子的間接經(jīng)驗,這對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給他們介紹不同的課外讀物,特別是寒暑假一定要給學生預設讀書任務和計劃,像與所學課文有關的任務傳記、歷史故事、科普知識等。教師要勤表揚表現(xiàn)好的學生;勤檢查學生讀書的情況;勤在班級讀優(yōu)秀的例文。
1.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落實習作指導。如《我的班主任》,一學生用大量篇幅敘述他和同桌之間矛盾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而只有一句話寫到班主任,當班主任到班后,我們立刻停止了打架,我的班主任厲害吧!文章嘎然而止,讓人哭笑不得。班主任并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班主任的動作,表情甚至是一個眼神,傾聽他的語言,把班主任有血有肉的表現(xiàn)出來,其他適當略寫。經(jīng)指導后,孩子再次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要求學生寫好作文,一定要讓學生經(jīng)過認真的說話練習后才能動筆。我首先教給學生寫作的基本方法:練習寫作時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由表及里,由整體到局部,可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說話練習順序。觀察越認真,說的頭頭是道,才能寫得逼真具體。其次教會學生尋找觀察對象,作文內容不可能都是記敘某項活動,身邊的事也可入文,要學會小事中見精神,小中見大。
3.抓好教學例文教學,舉一反三。例文與小學生的習作比較貼近,便于學生模仿與借鑒,憑借“例文”概括出幾條必須讓學生把握的,例文表面所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什么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什么,如學“例文”寫作方法,起到提示和輔導的作用。讓學生先讀例文,理解例文的寫法,然后讀寫結合,進行仿寫。幫助學生具體感受例文主要寫什么內容,是怎樣寫的,為學生仿寫搭橋、鋪路。
1.多用鼓勵的話語寫評語。教師的評語要有鼓勵性,想盡一切辦法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要寫有趣的符合學生口味的評語,決不能出現(xiàn)嚴厲地指出“不通順”“文不對題”……這樣的評語,如果這樣將嚴重的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本來學生上交給老師的作文一定是經(jīng)過反復修改認為很好的習作,所以教師絕對不能給進行否定,一定要多鼓勵。即使實在不行要寫一些建議性的話,如“這里可不可以這樣寫?”“如果用這個詞就更好了”……要“熱詞”沸騰,決不吝嗇褒揚之辭,哪怕學生作文中的一個好詞,一個亮點,筆者常用“棒極了”“太美了”“真了不起”“讀了你的佳作,如同身臨其境”等大加贊賞,從小學生心理結構來看,每個學生都希望老師能夠表揚他,應該在作文評語中對學生提出恰如其分表揚和鞭策,才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在鼓勵中進步,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寫作。
2.多次修改,多點評。好多學生的習作喜歡一次完成,不能做到“好事多磨”,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好的文章都是進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得出來的,任何習作都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多次的進行修改品味,將不完美的地方進行不斷地完善。如一個詞語的更換是不是表達更具體更全面了呢?一個句型的轉換是不是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所以說要鼓勵學生敢于對自己的習作做大手術。為連續(xù)的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之中的“大作文”,從開始強制修改到學生愿意修改,隨時鼓勵,學生修改一次教師寫一次評語提高一次要求,然后對其認真的寫作文態(tài)度和不斷地進步當眾鼓勵,從而使其感覺到我是能寫好的,因此是孩子們愛上寫作,有我要寫作的熱情。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多經(jīng)歷拾遺身邊的習作素材,做到有物可寫;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在不斷地練習中進步,一定會將自己語文知識的積累運用到寫作中去,做到有話會表達;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推敲”習慣,任何事情的表達都是有根據(jù)符合思維的再現(xiàn)。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給學生習作一個合理、有效的引導,給他們無拘無束的表達空間,使每一個孩子得到寬容、表現(xiàn)、進步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文的負擔沒有了,而是當做自己展現(xiàn)知識的積累、語文素養(yǎng)的機會,師生心情的交流的一種途徑,學生愛上了寫作,這是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學生為本”授之以“漁”的點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