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牒,王素芳,韋飛祥,姚浩偉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a.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b.外國語學院;c.建筑環(huán)境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
文學藝術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中的應用研究
孟牒a,王素芳b,韋飛祥a,姚浩偉c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a.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b.外國語學院;c.建筑環(huán)境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文學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青春敏感期的大學生缺少文學的滲透與塑造,面對各種壓力和快餐閱讀,其心理素質在不斷變化中。通過分析大學生心理素質現(xiàn)狀,指出文學藝術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文學藝術對培養(yǎng)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要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約束力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更高層次的大學生,幫助大學生找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建設和諧社會培育新一代接班人。
文學藝術;大學生;心理素質
心理學近年備受社會的關注。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說過:“一個能夠實現(xiàn)自我的人首要的素質就是完全的誠實和客觀地對待自己。”他認為心理學的核心是人們通過自我實現(xiàn)得到滿足感,重新找回人生的價值,塑造完美人格[1]。對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向往為人們提供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成為后天的特點,形成相應的心理素質[2]。心理專家肖漢仕認為心理素質是在遺傳基礎上,在教育與環(huán)境影響下,經過主體實踐訓練形成的性格品質與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將心理素質具體劃分,可分為個性、智力、行為表現(xiàn)、心態(tài)和心理適應能力5個部分[3-4]。所以心理素質的缺失對人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在2014年底,全國16所院校的528名大學生所作的SCL-90(心理衛(wèi)生自評量表)測查統(tǒng)計顯示,528名大學生中有118人至少有1項指標超過正常標準,即22.35%的大學生在9個項目指標上至少有1項呈現(xiàn)出心理障礙的狀況。近年教育部對全國12.6萬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心理反應異常檢測率為20.33%。 作為被寄予重望的大學生群體,一方面接受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又暴露出眾多心理問題,所以解決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是重中之重。以往有關大學生心理問題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點[5]:
1.1自卑情緒
很多學生都是來自各個地區(qū)的佼佼者,有著優(yōu)秀的素質與能力,然而性格敏感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社會文化、成長經歷等因素易產生自卑心理,自身的優(yōu)越感降低甚至沒有,漸漸地對自身產生懷疑心理從而產生極大的失落感。這種自卑心理會讓學生失去面對新事物的勇氣和信心,拒絕展示自我,無法正常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導致自閉和厭世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
1.2孤獨感
人際關系逐漸冷漠。許多大學生因離開家庭,好友分離,新的同學交往不深和不信任從而產生孤獨感,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憂郁、焦慮和失眠等不健康狀態(tài),相關學者的研究表明個體的社會體系和孤獨感成負相關,這種孤獨心理會降低個體心理健康的水平,易患各種身心疾病。
1.3嫉妒意識
嫉妒即為一種復雜的情緒狀態(tài),在同一領域的競爭、被破壞的優(yōu)越感和強烈的唯我獨尊意識都有可能產生嫉妒心理。在大學生中,因為適應性導致的學習狀況不佳和情感因素也是產生嫉妒的原因,當嫉妒的心理嚴重時有可能做出危害他人生命和利益的行為。不但危害他人,對自身的影響也較大,為和諧的人際關系帶來極大的障礙。
1.4交往困惑
進入大學后,人際交往是重要的生活,一旦脫離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和父母的保護進入自主掌控后,一些大學生暴露出高傲自大、內斂羞澀、不善言辭等缺點,易誘發(fā)心理問題。特別是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由于交往尺度把握不好易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造成精神上的打擊,使他們易迷失自我,產生迷茫和悲觀的情緒,無法順利步入社會,適應生活。
2.1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文學藝術是一門獨特的人文社會科學,讀者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產生精神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并幫助大學生形成對真善美的理解與認同。隨著研究推廣,閱讀療法不僅僅拘泥于醫(yī)院,也逐漸進入社會,依據人們在文學作品中的閱讀,來幫助讀者釋放負面情緒,使讀者自我治療,解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心理和情緒上的平復,穩(wěn)定人們的健康心理。文學作品的閱讀也是讀者與作者的思想深度交流,通過閱讀,為讀者增加自信、凈化心靈、領悟真理。
2.2提高自身修養(yǎng)
文學藝術的熏陶對大學生自身素質與修養(yǎng)的提高是很大的。文學作品可豐富對事物的認知,極易形成心理的見解,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涉世未深,對自然和事物的了解不足,文學藝術可以彌補這一點。通過對未知事物的描繪,可激發(fā)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增進生活經驗的交流,可給大學生提供遇到問題的參考。悲劇和喜劇更是能刺激大學生的情感,如愛心、同情心等,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文學藝術也推動著大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培養(yǎng)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追求高雅的生活,通過多感官的接觸,深入了解人的社會關系,在間接性的培養(yǎng)下,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定位,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文學藝術主要形式分為作品內容的內部組織構造和外在物質顯現(xiàn),內部組織構造中運用語言塑造形象,反應社會生活,而外在物質顯現(xiàn)則是精神思想的傳遞。大學生在接觸文學藝術的過程中首先看到文學作品的本身,感受到的是文字敘述的情感,進而發(fā)散到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中,讓大學生本身增加理性的對待和判斷。文學藝術的呈現(xiàn)是一個不斷推進讀者思考的過程,通過作者的描述明辨“正義”與“邪惡”、“黑暗”與“光明”,在文學發(fā)展的過程中,現(xiàn)代主義文學藝術更是運用了荒誕、象征和意識流等手法加強對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和人的心理活動的形象表現(xiàn),認知和思維不斷擴散,平衡物質文明膨脹下導致的精神世界的空虛。由此看來,文學藝術對大學生心理影響的方式是先從思想、性格上使人發(fā)生改變,然后再規(guī)范人的行為和言語。
3.1文學藝術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性格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自我定位不足、缺乏自信和自我表現(xiàn)方式錯誤幾個方面。文學藝術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通過閱讀可以改善大學生焦躁、憂郁等心理壓力。閱讀具有靜心的能動性,沉浸在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感情中需要讀者平復自己的情緒,忘掉現(xiàn)實中的復雜感觸,文學作品能帶讀者進入另一個世界。充分體驗其中的喜怒哀樂,給讀者理性的思維來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概述,通過反映社會生活引發(fā)讀者思考,思考的深度決定讀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解讀。拋開繁重的壓力正是閱讀所帶來的輕松愉悅感,從而帶來精神上的放松。同時在性格思想上,文學作品中包含的正能量讓讀者在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卑劣觀念產生質疑,矯正自身所擁有的負面想法,以優(yōu)良的品質感化內心。通過文學作品對讀者精神的影響使其對人的性格發(fā)生變化,而大學生作為人格不完全的群體,需要這種方向和引導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心理問題產生的人格障礙。
3.2文學藝術影響大學生的行為
大量的閱讀豐富大學生的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而文學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是決定行為的根本,文學作品中包含傳統(tǒng)道德觀念和現(xiàn)代人文理念,作為文學藝術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大學生閱讀過程中深化思想,使自己背負道德責任感,而道德的約束規(guī)范大學生的行為。
文學作品帶來的影響也會表現(xiàn)在行為中??纯苹梦恼屡囵B(yǎng)出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行為規(guī)范上加以應用,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事物。看哲學文章領悟人生的啟示,面對選擇時可以更直觀準確的表現(xiàn)自己的心意。大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中的文學養(yǎng)料的吸收,給思想和素質以積淀,影響個人的行為最終在社會生活中體現(xiàn)。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作品的體裁不同獲得的行為改變亦有不同。
文學藝術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體現(xiàn)并不明顯,近幾年的“快餐閱讀”也是在不斷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綜上所述,文學藝術對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
4.1提倡閱讀療法與音樂療法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閱讀療法、音樂療法作為心理輔助治療能達到特定的療效,可有效避免大學生因消極情緒帶來的負面問題。閱讀療法需在圖書館員或專業(yè)人士依據讀者的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素材幫助讀者擺脫困擾,協(xié)助讀者舒緩情緒和心理壓力。音樂療法指通過聲波的傳遞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影響,改善人的情緒。在心理教育基礎上加入這兩個輔助治療方法能幫助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障礙,其特點是適合大眾學生,治療手段也簡單方便。
4.2增加文學藝術教育
現(xiàn)在高校普遍輕視文學藝術的教育,尤其對于工科學生,對歷史的了解不夠全面,文學作品的閱讀更是少之又少。中國傳統(tǒng)文學是民族的傳承和社會的根基,“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guī)范?!蔽膶W藝術的熏陶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5]。文學作品不僅能豐富大學生的知識,還能作為精神的推動器,縱觀歷史,先秦的諸子百家到五四文化運動的創(chuàng)新風潮,還有國外的文藝復興,都是以文學為主推動社會進步。但面對如今社會風氣日趨人情冷淡化,文學更是能給大學生帶來更多的素養(yǎng)提升?!皶闶沁@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彼仞B(yǎng)的提高能給予社會更多的溫暖能量。
大學生文學藝術的教育旨在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大學生精神生活,以傳統(tǒng)文化約束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更高層次的大學生,為建設和諧社會培育新一代的人才,避免因教育漏洞引發(fā)的大學生慘案,通過分析現(xiàn)狀和對文學藝術重要性的闡述提出建議,希望相關部門對大學生的文學藝術教育引起重視,培養(yǎng)出具有優(yōu)良品德的大學生,為共筑和諧社會作一份貢獻。
[1] 楊守森.文學藝術與人類生活[J].山東社會科學,2012(10):15-21.
[2] 劉運全,滿春濤,劉永賢.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21-29.
[3] 鐘恩富.音樂藝術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價值及其滲透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2013(6):151-155.
[4] 郭果毅,譚進,蔡景紅,等.團體咨詢在學生心理素質培育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yī),2007(3):346-349.
[5] 任玉梅.流行文化語境下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J].中北大學學報,2009(25):93-97.
(責任校對龍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49
20160405
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2015FY410100);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博士科研基金項目(2013BSJJ029);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15GGJS-184);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510462045);2016年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大學生科技活動項目
孟牒(1985-),女,遼寧撫順人,助教, 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I0-05
A
1674-5884(2016)08-01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