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越 徐文煒 程灶火 吳 斌 湯 莉 周曉琴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精神衛(wèi)生中心 無錫同仁國際康復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151)
?
簡易老年人認知篩查問卷的編制和信效度
吳越徐文煒程灶火吳斌湯莉周曉琴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精神衛(wèi)生中心無錫同仁國際康復醫(yī)院,江蘇無錫214151)
〔摘要〕目的編制一個用于篩查老年人認知功能的簡易問卷,檢驗問卷的難度、區(qū)分度以及信效度。 方法在老年人癡呆問卷基礎(chǔ)上編制一個以記憶障礙為核心,同時包含時空定向、做事效能、精神病理等4個功能領(lǐng)域的簡易老年人認知篩查問卷(BECSI),共13個條目。在500名社區(qū)樣本中檢驗該問卷的難度、區(qū)分度,150名重測樣本和75名效度樣本中檢驗問卷的重測信度、實證效度。結(jié)果問卷各條目的難度0.043~0.390,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區(qū)分度)0.320~0.831;條目鑒別指數(shù)0.083~0.530,不同等級平均應答率依次為43.8%、41.4%、13.3%、1.5%。問卷總分的重測相關(guān)和α系數(shù)分別為0.998和0.908,分半信度為0.918。BECSI總分與年齡和教育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449和-0.371,與MMSE、CCAS和DSI-E的相關(guān)分別為0.885、0.920和0.941。組間比較問卷總分和領(lǐng)域分存在顯著差異(NC 〔關(guān)鍵詞〕認知篩查問卷;難度;區(qū)分度;信度;效度 國內(nèi)流行病學資料表明〔1〕:55~64歲老人癡呆癥(AD)患病率為2.9%,65~74歲患病率為5.22%,75~84歲患病率為10.58%,85歲患病率為23.94%,這是中國未來幾十年將面臨的嚴峻問題。AD的有效防治關(guān)鍵在于早期識別和早期診斷。AD分為三個期:臨床前期、臨床早期和癡呆期〔2,3〕,早期的主要癥狀是認知缺陷,尤其是記憶功能受損,但部分病人早期可能以人格改變和情感障礙為主,有的早期基本生活保持正常,但執(zhí)行效率和質(zhì)量下降,一個理想的篩查問卷應該包含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目前臨床常用的簡易智能狀況檢查(MMSE)〔4〕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5〕主要用評定認知損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評定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癡呆篩查問卷(DSI-E)〔7〕內(nèi)容較全面,能綜合評定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病理癥狀,但這些量表耗時較多。簡易智能測驗(AMT)〔8〕比較簡短,但需要專業(yè)人員實施。本研究旨在在老年人癡呆篩查問卷基礎(chǔ)上編制一個簡短的、自我報告式的認知篩查問卷,并對其難度、區(qū)分度以及信效度做初步驗證。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社區(qū)老人,年齡50~85歲,計劃取樣600人。入組標準:①無影響認知功能的嚴重軀體疾??;②無重性精神疾病;③視力和聽力能完成該項研究;④教育年限、婚姻、職業(yè)不限。獲得有效樣本500人,男244人,女256人,其中正常老人383人(NC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75人、AD 42人,年齡分組:50~59歲138人、60~69歲180人、70~79歲131人、80歲以上51人;教育年限:0~6年139人、7~9年170人、10~12年141人、13年以上50人;婚姻狀況:在婚346人、離異40人、喪偶97人、未婚17人;職業(yè):管理干部46人、知識分子55人、技術(shù)人員84人、商業(yè)人員34人、普通工人238人、其他43人。重測樣本150人(男78人,女72人),平均年齡(66.6±8.1)歲,平均教育年限(9.7±3.2)年。婚姻狀況:已婚110人,未婚7人,離異8人,喪偶25人。職業(yè):工人70人、技術(shù)員22人、知識分子19人、管理干部12人、商業(yè)人員11人、其他16人。在150名重測樣本中有75人同時接受了校標測試,即效度樣本。 1.2簡易老年認知篩查問卷的編制在老年人癡呆篩查問卷基礎(chǔ)上,借鑒國內(nèi)外現(xiàn)有認知評估或癡呆篩查量表,從中選擇一些敏感性高、客觀簡便的條目,經(jīng)專家審查和臨床預試驗,最終保留13個條目組成《簡易老年認知篩查問卷》(BECSI),分別測量4個功能領(lǐng)域:記憶功能(7條)、時空定向(2條)、做事效能(2條)、精神病理(2條)。每個條目按等級記分,問卷最高總分39分,得分越高,認知功能損害越嚴重。該問卷為自評問卷,主要評估被試的主觀認知功能。 1.3評定方法在無錫市北塘區(qū)隨機選擇2個社區(qū),從戶籍名單中篩選出所有50~85歲的中老年人,由10名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醫(yī)務人員入戶調(diào)查(共5組,每組主治醫(yī)師和住院醫(yī)師各1名)。凡符合入組標準者,由醫(yī)務人員通過會談、檢查,按Petersen診斷標準〔9〕和NINCDS-ADRDA診斷標準〔3〕診斷MCI 和AD,并完成有關(guān)資料:①知情同意書;②一般資料表格;③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10〕;④BECSI。調(diào)查時間為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間隔2 w后,從500人中抽取150名正常人(NC)、25名MCI和25名輕度AD患者,再次用BECSI評定其認知功能,檢驗問卷的重測信度。其中75人還接受了MMSE、華文認知能力測驗(CCAS)〔11〕、DSI-E以檢驗問卷的校標效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及相關(guān)分析。 2結(jié)果 2.1基本統(tǒng)計分析383名正常老人BECSI平均得分為6.53±2.11,不同性別組BECSI得分(男:6.54±2.02,女:6.52±2.19)無顯著差異(t=0.097,P=0.923);不同年齡組BECSI得分(50~59歲組:5.31±1.47,60~69歲組:6.15±1.76,70~79歲組:7.66±1.16,80歲以上組:10.26±2.08)存在顯著差異(F=97.269,P=0.000);不同文化程度組BECSI得分(0~6年組:7.94±2.03,7~9年組:6.66±2.00,10~12年組:5.93±1.85,13年以上組5.30±1.79)存在顯著性差異(F=24.846,P=0.000)。 2.2條目難度、區(qū)分度和應答率新編問卷條目難度0.083~0.390,即社區(qū)老年人各條目得分概率在0.4以下。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區(qū)分度)0.320~0.831,條目鑒別指數(shù)0.083~0.530,不同等級(0~3分)平均應答率依次為43.8%、41.4%、13.3%、1.5%(表1)。 表1 問卷各條目難度、區(qū)分度和應答率 2.3信度和效度分析計算問卷的重測相關(guān)和α系數(shù)為信度指標、與教育、文化以及MMSE、CCAS和DSI-E的相關(guān)為校標效度,結(jié)果顯示:同一批被試者間隔2 w問卷總分的重測相關(guān)為0.998、各領(lǐng)域分重測相關(guān)為0.959~0.997;問卷總分α系數(shù)為0.908、分半信度為0.918; BECSI總分與年齡和教育的相關(guān)分別為0.449和-0.371,與MMSE、CCAS和DSI-E的相關(guān)分別為-0.885、-0.920和-0.941。 BECSI各領(lǐng)域分與年齡、教育、MMSE、CCAS(除精神病理外)和DSI-E的相關(guān)都達到統(tǒng)計學顯著水平(P<0.05)。見表2。 表2 問卷信度和效度分析(r值) 1)P<0.05 2.4篩查敏感性和特異性組間比較結(jié)果顯示:NC組、MCI組和輕度AD組間問卷總分和領(lǐng)域分存在顯著差異(P<0.001),NC組得分低于MCI組、MCI組低于輕度AD組(P<0.01)。ROC分析顯示:NC組與MCI組的最優(yōu)劃界分為12.5分(>12分為MCI),其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98.7%,MCI組與AD組的最優(yōu)劃界分為19.5分(>19分為AD),其敏感性為95.2%、特異性為90.7%。見表3。 表3 各組問卷各領(lǐng)域分和總分的差異比較±s,分) 3討論 目前中國處于快速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3.28%,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增加到4億,老年癡呆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12〕。無論AD癡呆或血管性癡呆,一旦發(fā)生將無法逆轉(zhuǎn),早期識別和防MCI或血管性認知損害(VCI)顯得尤為重要。 各種原因所致MCI或老年癡呆,早期都以記憶損害為主要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人格和情緒改變,工作效能或生活能力下降,新編問卷涵蓋了這些常見癥狀。從社區(qū)老年人測試結(jié)果看,條目難度0.083~0.390,即社區(qū)老年人癥狀出現(xiàn)概率在0.4以下,不同等級(0~3分)平均應答率依次為43.8%、41.4%、13.3%、1.5%,與國內(nèi)外有關(guān)MCI或老年癡呆患病率調(diào)查結(jié)果非常接近,說明問卷內(nèi)容能較準確地反映社區(qū)老年人的認知損害癥狀。問卷條目的區(qū)分度為0.320~0.831、鑒別指數(shù)為0.083~0.530,提示新編問卷有良好的鑒別效度,能有效地將MCI或老年癡呆從一般人群中區(qū)分出來。 BECSI內(nèi)容雖然簡短,但卻有較好的信效度,問卷總分的重測信度為0.998、α系數(shù)為0.908、分半信度為0.918,各領(lǐng)域分的重測信度也在0.959以上,這些結(jié)果都達到或超過國內(nèi)常用癡呆篩查量表的信度水平,如癡呆簡易篩查量表(BSSD,ICC=0.97)〔13〕,中文版MMSE(ICC=0.91)〔14〕,表明新編問卷具有較好的跨時間穩(wěn)定性和內(nèi)部一致性。其次,BECSI總分與MMSE總分、CCAS總智商和老年人癡呆篩查問卷高度相關(guān),各領(lǐng)域分也與MMSE總分、CCAS總智商和DSI-E總分顯著相關(guān)(除精神病理與CCAS外),而ADL和MMSE相關(guān)系數(shù)僅為(r=0.45)〔15〕,表明BECSI具有較好的校標效度。同時BECSI總分與年齡呈正相關(guān)、與教育年限呈負相關(guān),即BECSI得分隨增齡而增高、隨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客觀地反映了年齡和教育因素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檢驗認知篩查問卷的最終標準是能否將MCI或老年癡呆患者從一般人群中區(qū)分出來。本文表明BECSI具有較好的實證效度,對不同程度認知損害具有較好區(qū)分能力,與簡易智能測驗(AMT)類似,提示BECSI是一個可靠有效的簡易認知損害篩查工具。 4參考文獻 1張明園,陳佩俊,何燕玲,等.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率〔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31(4):195-8. 2Dubois B,Feldman HH,Jacova C,etal.Revising the defini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a new lexicon〔J〕.Lancet Neurol,2010;9(11):1118-27. 3McKhann GM,Knopman DS,Chertkow H,etal.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J〕.Alzheimer Dement,2011;7(3):263-9. 4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CD〕.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177-8. 5姚燕,楊芳,王麗娟,等.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診斷中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8(4):730-4. 6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3:166-8. 7程灶火,蔡德亮,李達,等.老年人癡呆篩查問卷的編制和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2):113-40. 8Chu LW,Pei CKW,Ho MH,etal.Validation of the Abbreviated Mental Test(Hong Kong version)in the elderly medical patient〔J〕.Hong Kong Med J,1995;1:207-11. 9Petersen RC,Doody R,Kurz A,etal.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2001;58(12):1985-92. 10Hughes CP,Berg L,Danziger WL,etal.A new clinical scale for the stating of dementia〔J〕.Br J Psychiatry,1982;140:566-72. 11程灶火,孫金榮.華文認知能力量表的理論構(gòu)思〔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4):340-2. 12王晶.我國阿爾茨海默病的流行現(xiàn)狀及預防措施〔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1;7(2):157-8. 13張明園,瞿光亞,嚴和骎,等.癡呆簡易篩查量表(BSSD)的研制和應用〔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2;4(1):3-9. 14Katzman R,Zhang MY,Qu YQ,etal.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Impact of illiteracy in a Shanghai dementia survey〔J〕.J Clin Epidemiol,1988;10:971-8. 15何燕玲.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的評定〔J〕.老年學雜志,1990;10(2):266-8. 〔2014-11-09修回〕 (編輯安冉冉/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7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5-1211-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86 通訊作者:程灶火(1958-),男,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臨床心理學研究。 第一作者:吳越(1973-),女,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精神病與精神衛(wèi)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