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竹西小學 馮國湘
作文教學,向著學生樂于動筆出發(fā)
江蘇省揚州竹西小學 馮國湘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袕男W生的實際出發(fā),把題目出在學生心坎上,才能使他們產(chǎn)生傾吐的愿望。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親近自然,豐富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體驗,才能有話可寫,寫出真情實感。作文評價方法多樣化,多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并且創(chuàng)造平臺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悅,他們才能樂于動筆,寫好作文。
作文題目 貼近生活 評價多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作文教學要貼近學生年齡和生活實際,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只有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題目出在學生心坎上,才能激發(fā)寫作興趣、開拓思路,讓他們產(chǎn)生傾吐的愿望。
年級遞升,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逐步加深,命題要因班因人而異。比如學生觀看馴獸表演,三年級可寫其中的一個場面,如《老虎鉆火圈》;四年級可寫《記一次馴獸表演》;六年級可寫《一次有趣的馴獸表演》。即使同一班級的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命題也要有針對性。就以三年級一次秋游活動為例,一般水平的學生可寫《一次愉快的秋游》,善于聯(lián)想,愛發(fā)議論的學生可寫《秋游有意思》《秋游趣事》等。
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教育活動進行命題,也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如結(jié)合學校的母親節(jié)活動,回家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寫出過程和感受,以活動帶寫作,練文育人。
作文教學命題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堅持多元化,力求生動活潑,充分發(fā)揮內(nèi)在情感的作用,他們就一定會樂于動筆。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p>
(一)享受校園生活,以玩促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而孩子之間進行的游戲活動可贏得最佳的寫作情緒。游戲中學生不僅注意自身的動作、表情、心態(tài),還要注意自已與集體、同伴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更要注意對方的計謀、行動,預見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及時作出機敏果斷的決策。游戲活動能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在愉悅中和諧統(tǒng)一起來。所以作文教學可以努力引導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挖掘素材:運動會上精彩鏡頭頻頻出現(xiàn),活動結(jié)束后學生寫出來滔滔不絕;舉行拔河比賽后學生寫起來激情四射;一場辯論賽后學生寫得生動詼諧……我指導學生寫的游戲作文《比比誰的忍勁大》就妙趣橫生,摘錄蔣志浩寫的其中一片段:
現(xiàn)在該丁炳欽和史年綺上場了,我們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只見丁炳欽把兩腮收起,鼻尖朝外,身子不停地哆嗦著,“尾巴”也在不停地搖晃著,活像一只快死的狐貍。但史年綺如姜太公穩(wěn)坐釣魚臺似的一動不動。接著丁炳欽又表演起新疆的小姑娘,跳起了舞蹈。原本是有陽剛之氣的男孩,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他用手輕輕地撫摸著臉龐,眨了眨眼睛,一副嫵媚的樣子,他扭動著腰肢,手不停地翻動,渾身還一抖一抖的。我們生怕史年綺會笑出聲,但他還是不動聲色。最后丁炳欽使出了絕招,他又扮成了仙女,一會兒做出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姿態(tài),一會兒做出懷抱琵琶,輕撥銀弦的姿態(tài)。他那“婀娜多姿”的仙女的模樣真是滑稽,我們都笑得前俯后仰,史年綺也“撲哧”一聲笑了。
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最迅速的金色年華,就像噴薄而出的太陽。學生們在游戲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激活思維,這時寫出的文章也一定最有真情實感,最富有感染力。
(二)感受家庭生活,記錄精彩片段,讓作文離自己更近
家是幸福的港灣,小學生在家庭獲得的情感體驗也是最為豐富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作文作為日常生活的“剪影”,如寫寫家庭住宅的外觀、小房間的擺設(shè)、家中的一樣小飾品,可以完成一篇狀物類作文;寫寫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外貌、個性、興趣等,可以完成一篇寫人類習作;寫寫家庭成員之間的生活瑣事或者趣事,如:家人之間的互相關(guān)心體貼,外婆學跳廣場舞,自己幫著干家務(wù)等,可以完成一篇敘事體驗類習作……因為這些事情都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以寫起來就能得心應(yīng)手,字里行間也能表達自然真實的情感體驗。
(三)體驗社會生活,擴大視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說:“整個社會的活動都是我們的教育范疇?!闭嬲岣邔W生的作文水平,落實課程標準對作文的要求,僅限于課內(nèi)訓練是不夠的,閉門造車效果當然不好,可以將作文訓練的內(nèi)容向廣闊的社會天地延伸。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社會,進行實地調(diào)查,了解情況,掌握數(shù)據(jù),經(jīng)過認真研究、分析、處理信息后,學寫調(diào)查報告。這樣的實用性習作訓練,不僅讓學生了解社會,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獨立處理信息的能力,也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舞臺和空間。揚州是“全國衛(wèi)生城”,然而環(huán)境美化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我引導學生們通過觀察、調(diào)查、采訪等活動,讓他們寫出自已的所見所聞所感。有的寫成了《我愛美麗的家鄉(xiāng)——揚州》《家鄉(xiāng)的變化》等文章,有的學生在日記中抒發(fā)了要保護水資源的想法,有的學生寫了采訪錄,有的學生編寫了許多發(fā)人深省的童話故事……學生們走向社會,用心去體驗生活,寫出來的文字中展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和情感,迸發(fā)出生命的靈動和活力。這不正是作文內(nèi)容向社會生活延伸的教學效果嗎?
對于學生習作采取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有利于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其寫作興趣。作文評講要及時,可行間巡回,隨機點評,也可先批改再集體評講。批改、評講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特別是對于后進生的點滴成功之處要加以放大,并給予肯定和表揚。作文評價方法也要多樣,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評講時也要多談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點,表揚寫得好的地方,在表揚中適時巧妙地指出習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不僅讓學生樂于接受,印象深刻,而且還能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作文水平提高較快。
總之,作文教學應(yīng)努力打破時空限制,給學生營造適于表達的習作氛圍,激發(fā)學生傾吐表達的欲望,讓更多的學生愛上作文,樂于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