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繼云 張平江
?
語文要這樣學才有“趣”
——小組合作構建語文學習的全新模式
文/胡繼云張平江
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要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校實施的教學改革重點就是以構建高效課堂為目標,重構課堂生態(tài),全面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在小組合作學習背景下的語文合作學習之路。
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師生、生生之間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有效交流得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愉悅感、成就感增強,逐步愛學、會學,激發(fā)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所以,學習小組的設置應便于展開小組學習競爭,有利于成員相互幫扶,提高小組管理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反之,合作學習無從談起。要求及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小組之前,應與本班各任課老師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使得小組設置趨于合理。具體要求:第一,小隊、小組之間整體學習水平應盡可能保持同一水平,利于隊組之間形成競爭機制??蓞⒖计綍r學生學習情況,每個小組應各有優(yōu)秀生、中等生、潛能生各1名,以利于發(fā)揮優(yōu)秀生的幫扶作用。另外,便于合作學習的開展,將組內成員進行編號。第二,課桌的設置應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開展、交流;為不影響視力,3—5周定期輪換一次;小組長要處于每個小組中間位置。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匯報的做法規(guī)范、有序。具體做法:組長為①號,負責合作學習、交流的主持。一般②③號同學先說,①號認真傾聽,其他同學說完后,認為不正確的①號同學要查漏補缺。
最后,小組合作匯報應通力合作,分工合理,以達到省時高效之目的。如:一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意見后,組長要誠懇地問:“同學們,對于我們的匯報,大家有問題要問嗎?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此時,其他小組可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或評價。
選擇活動內容,確定討論題目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重難點,了解學情。如:教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貓》一課時,引領學生初識“古怪”,先提問題讓學生思考:第一節(jié)抓住貓的哪些特點來描寫貓的古怪呢?學生分小組從文中畫出重點詞語,并結合日常生活,歸納出貓老實、貪玩、盡職的特點。之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小組匯報,特別是模擬表演的方式把貓的貪玩特點表現(xiàn)的恰如其分,引來學生的陣陣掌聲,這是學生自主獲得的理解與感悟,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活動期間,巡視、指導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指導。如:成員參與度不夠;發(fā)言不積極;意見相左、合作不暢,教師可根據(jù)情況予以具體指導。此外,為培養(yǎng)學生友好合作的意識,教師可有意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
教師適時、合理的評價激勵評價機制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持續(xù)、有效開展作用明顯。本校采用的是“小紅花”的激勵機制。每個班級設置兩個評比專欄,課堂表現(xiàn)好的個人或小組均有小紅花獎勵。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星級評價手冊(人手一份)是學生對本周的學習活動計劃,溝通了學生、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起到積極作用。
多年的努力終于換來了喜人的變化:一是學生發(fā)言積極踴躍,樂于交流、合作,課堂行為變化顯著;二是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得以培養(yǎng);三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逐步提升;四是學校教學成績和辦學水平穩(wěn)步提高。
總之,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師生、生生之間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有效交流得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愉悅感、成就感增強,逐步愛學、會學,激發(fā)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章丘市高官寨鎮(zhèn)羅家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