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魯河中心小學 (222236)
徐 云●
?
兒童本位:數(shù)學課堂從應然到實然的探究
江蘇省灌云縣魯河中心小學 (222236)
徐 云●
數(shù)學課堂應該是一個智慧思維火花碰撞的課堂,而不能成為一灘死水,因此,我們要由教師主體向兒童本位轉變.兒童本位的應然追求我們一直在繼續(xù),但是在向實然的轉化過程中我們仍需努力.
兒童本位;學習興趣;評價體系;應然;實然
周作人1914年寫就的《成績展覽會意見書》中,首次提出了“兒童本位”:“兒童教育,本依其自動之性,加以激勵,引之入勝,而其造詣所及,要仍以興趣之淺深為導制……今對于征集成績品之希望,在于保存本真,以兒童為本位.”在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中認為,兒童本位論即教育目的應當由兒童的本性的需要決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兒童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發(fā)展;認為兒童生來就有健全的本性,教育的職能就是使得兒童能“遵循自然”的發(fā)展,使其本性自然舒展而不受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我對兒童本位教學由應然到實然的轉變策略作了幾點探究: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我們期望孩子們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渴望激發(fā)他們的思維,看到一個不斷閃爍智慧火花的思維碰撞.首先,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活動的個體,與學生的交流中,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要能夠讓學生相信我們是真的在等他們的發(fā)言.如:“還有誰可以再給我們一些建議嗎?”“還有誰來試一試?”等等.其次,我們要理解、寬容、善待學生.人無完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給學習困難和行為失常的學生隨意貼上“壞學生”的標簽.而在課堂上,面對這種問題,我們要給予學生關愛,要盡量從他們的思維中挖掘出“閃光點”,激發(fā)他們的思維.
古人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在課堂中,我們需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與合作探究能力.
1.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兒童都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孩子們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的教學中,選用孩子們喜愛的農場游戲為背景,這樣就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后面的問題孩子們也就更加期待.
2.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引發(fā)學生興趣
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實踐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更活躍.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的教學中,為農場搭建柵欄,給學生火柴棒作為道具,讓學生自主搭建,在搭建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唯一,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獲得知識,帶著極大的興趣進入新知識學習.
3.給予成功的滿足,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成功是信心的動力.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激發(fā)他們的自信,這種情緒反復發(fā)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學生對學習就有了一定的興趣.在教學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再小,也要加以肯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適當組織學生開展競賽,如“看誰算得快”“看誰算得準” “看誰的方法多”等.這樣的激勵作用會很好,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會大大提高.
在傳統(tǒng)課堂中,我們就像在做一個已經定型的模具,一切都是那么的循規(guī)守距,缺乏創(chuàng)新,讓學習過程陷入呆板.在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中,我們強調兒童本位,讓孩子釋放他們的思想,釋放他們的智慧.我們要變課堂由教師的“一言堂”變成大家的“百家論壇”,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與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課堂的導入.由于數(shù)學課型的不同,導入方法也呈現(xiàn)多樣性,其關鍵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的課堂氣氛和環(huán)境,充分調動內在積極因素,激發(fā)求知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注意力集中,為學生能順利接受知識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其次,在課堂中,我們既然要走兒童本位路線,所以我們必然要個孩子們一個開闊的思維空間,我們教師就要敢于放空孩子們的思維,不能總想著把孩子框在我們構建的框架中.我們要更加深刻的研究教材以及相關的拓展知識,只有我們看的夠遠,才能從更高的角度去引導學生.
兒童本位的教學中,我們一直提倡孩子們思維的碰撞,更多的關注孩子們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智慧,所以我們的評價體系就必須多元化,能夠關注到學生的每個思維的過程.
數(shù)學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數(shù)學過程的評價,其目的在于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只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從這個意義上講,評價是一種教育手段,是一種教育藝術,靈活運用能有效地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能力.1.結合問題評價.在教學中,往往會伴隨著各種問題的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展示出各種智慧與不足,此時,我們就要給予適當?shù)脑u價.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下,更多地關注學生是否發(fā)現(xiàn)了問題,發(fā)現(xiàn)了多少問題;問題是否有思維深度;問題與情境的指向是否一致;學生是否提出了驅動性問題等等.這樣我們的評價更具針對性,更具實效性.2.多使用互動評價.在兒童本位中,孩子本就應該是主體,本就因該對自己以及同學的表現(xiàn)最有發(fā)言權,他們有他們的思維、見解,有著富有情趣的專屬于兒童的評價語言.學生之間的評價,是相互的尊重,能促使他們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從而使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3.引導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進行開放式的評價.每個孩子在興趣、愛好、性格上都存在差異,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個孩子,就必須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與選擇權利.指導學生明確各項評價內容,教會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等等.
魯迅在1919年底發(fā)表的《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所謂“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作,便有礙于孩子的發(fā)達.所以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孩子為本位”.在兒童本位教學的探究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前行.
G622
B
1008-0333(2016)23-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