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祖明
摘 要:課堂作為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提問則是其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活動。設計良好的提問,能開拓學生的思路,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更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課程改革以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備受重視。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88-01
課堂提問既是教學技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標準。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時,應如實的遵循其提問的原則,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運用提問策略,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膚淺見解,同為拋磚引玉。
一、設置新穎的問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白這一點,學生并不是一開始就對課文感興趣的,要想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是需要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去準備的。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時,我們應充分的在課前做好準備,應充分的根據學生的愛好、性格等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設置新穎的問題,在課堂上有效的提出,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孔乙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緊扣課文的題目,在課前精心設計一下問題: 1.短衣主顧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樣的人?2.長衫主顧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樣的人?3.酒店伙計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樣的人?4.鄰舍孩子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樣的人?這樣一組并列式的問題串,讓學生從孔乙己周圍不同人物的角度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悲可憐的人物。接下來,再分別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提出這樣兩個問題:1.魯迅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樣的人?2.你我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什么樣的人?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文本細細品讀后又跳出文本挖掘出文本更深廣的意義:孔乙己是一個被社會涼薄的苦人,作者呼喚人性中善良的回歸。教師引入課文后給學生出示問題,教師的問題一出,學生想探究死海真相的欲望一下子就被激發(fā)起來了,很想從文章中找尋答案,于是很順利地進入對課文的學習中。這樣,通過設置新穎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突出了問題指向性,激活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充分運用提問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提問教學,不是簡單的問題堆砌,也不是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如若這樣,則談不上真正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教學,它不僅要求教師要在問題的本身屬性上做文章,更是要求教師在問題的提出技巧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凸顯提問教學的重要育人功能。因此,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有效設計問題的同時,我們還應充分的把握問題的提出時機,問題的提出方式等等,合理有效的運用提問策略,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率。就問題的提出技巧來說,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問題的提出應學會抓住關鍵詞語:課堂提高要抓住關鍵詞,把學生的思維觸覺引到問題的焦點,有效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言語作深入細致的品味、分析。其次,教師問題的提出還應學會抓住關鍵角度:就是要抓住關鍵角度迂回設問,不直接從正面設問,鼓勵學生在更高層面、更深角度、更寬的視角上去想問題、求解答。例如,在教學《故鄉(xiāng)》一文中時,抓住“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展開教學。啟發(fā)學生思考:作者說這句話的含義究竟何在?這句話表達了文中主人公怎樣的一種信念呢?結合學生的體悟、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夠輕松明白這句話強調的是實踐的重要意義。最后,就是要學會抓住關鍵因素: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因素就是互相之間的比較。這樣,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強化了學生思維的訓練,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開放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所謂的開放課堂提問,這里主要指教師在給學生提示問題的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他們自己的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睂τ谖覀兊某踔姓Z文課堂教學來說,提出一個問題,就意味著你又加深了認知或是即將加深認知。自課程改革以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一躍成了課堂的小主人。因此,處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認真的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積極的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課堂提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睂τ谖覀兘虒W來說也是如此,只有建立在一定的行為準則上,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教學效益。就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來說,需要我們教師遵循好以下幾個原則:首先,科學性原則:科學性的前提是了解學生,吃透教材。其次,啟發(fā)性原則:精心設計的問題要重視思考型、鼓勵啟發(fā)型和開放型的問題,輕視記憶型、檢查型、封閉型的問題。再次,創(chuàng)造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應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標,是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品質靈魂。最后,適度性原則:包括適度、適時、適量。只有我們教師如實的遵循提問原則,科學合理地開展提問,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不斷的提高。
總結: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其方式多種,方法多樣。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的總結和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素芳.初中語文課提問的藝術[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0,(1)
[2] 朱恒元.語文課提問怎樣引"生"入勝.新課程(教師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