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愭骆?/p>
摘 要: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出現(xiàn)了許多空白和漏洞,沖擊了我國現(xiàn)行的稅收體系。因此,我們現(xiàn)在亟需在法律、技術與制度上做出反應來解決這個國際稅務部門都在面臨的問題。對此,我們要積極完善相關法律,加大技術投入,確立電子商務稅收制度,從各個方面完善稅收征管方式,既要做到能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又要維持公平的經濟競爭環(huán)境,既要實現(xiàn)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又要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研究
一、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務自1997年起在我國發(fā)展己有十三個年頭,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應用的普及、基礎設施的完善、互聯(lián)網用戶爆炸性的增長,中國互聯(lián)網市場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這為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迅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電子商務區(qū)別于傳統(tǒng)商務,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電子商務表現(xiàn)出與因特網相關的技術特點,即信息化、虛擬性、集成性、可擴展性、安全性和系統(tǒng)性。其次,電子商務還有其應用特性,可以歸納為商務性、服務性、協(xié)調性、社會性和全球性。
二、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影響
(一)財政收入效應
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的商務模式己經打破了稅收征管的平衡狀態(tài),無法保證稅收來源的廣泛性,也使得稅收收入產生了不穩(wěn)定因素,帶來了大量的稅收流失。稅收流失最直接的影響是帶來財政收入的減少,導致公共需要失去財力保障。
(二)資源配置效應
電子商務目前尚屬隱性經濟,對其的免稅政策以及沒有店鋪租金的優(yōu)勢可以使同類型產品在電子商務模式下設定比傳統(tǒng)商務模式更低的價格,這不僅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長此以往,部分的傳統(tǒng)商務企業(yè)會被擠垮,或者轉向網上發(fā)展業(yè)務,這樣不僅會導致稅收流失的進一步發(fā)展,而且意味著政府可以控制的領域范圍的縮小,從而使得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失去正確的參考指標,影響資源的合理配置。
(三)收入分配效應
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政府進行收入分配的必要性,累進制稅制在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的出現(xiàn),不僅削弱了政府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效果,而且這種沒有經過稅收調節(jié)的隱性收入使我國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三、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原因
(一)電子商務納稅觀念存在誤區(qū)
在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觀念方面,存在以下誤區(qū):電子商務免稅有利于保持電子商務價格優(yōu)勢;電子商務輸出國可以進一步加大對全球貿易的擴張,提高市場占有率;電子商務利于網絡科技的進步;電子商務在繁榮經濟的同時還解決了大量的就業(yè)問題,應對其實施免稅政策以促進發(fā)展;對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大量小額交易進行征稅會導致征稅成本過高,不符合稅收的效率性原則①。
(二)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立法滯后
我國沒有針對電子商務稅收的相關法規(guī),也就是說,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還是法律空白,最多只能是參考相似范圍能適用的法律條文。
(三)電子商務稅收制度不明確
電子商務活動的特殊性導致納稅主體和課稅對象模糊不清難以確定,導致了征稅要素難以確定;電子商務活動打破了地域界限,導致判斷收入來源地十分困難,征稅活動的稅收管轄權難以確定。
(四)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難度大
現(xiàn)有稅務登記方法對電子商務不適用,無法確定納稅人的經營情況,容易造成漏管漏征;電子商務具有無形化、虛擬化、隨意化、隱匿化等特征,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極大地影響了稅制要素及稅務機關獲取交易信息②;電子商務相關技術不斷發(fā)展,而稅務部門由于缺乏相關的機構及專業(yè)人才,導致存在信息化建設在管理與技術的脫節(jié)的客觀問題。
四、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治理對策
(一)加強電子商務稅收宣傳工作
社會大眾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存在很大的觀念誤區(qū),這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實施造成了觀念上的困難。因此,稅務部門要深入進行電子商務稅收宣傳工作,扭轉部分人對電子商務征稅的錯誤觀念,強化納稅義務人的納稅意識。
(二)完善電子商務法律體系
電子商務的出現(xiàn)及飛速發(fā)展對傳統(tǒng)稅制帶來了挑戰(zhàn),也造成了我國稅收法律在這方面的空白。由于缺乏依據(jù)而導致無法有效征稅,導致稅收流失嚴重。我們要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使得電子商務征稅有法可依。
(三)明確電子商務稅收制度
1.實行電子商務稅收登記制度
主管稅務機關要對電子商務納稅人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要接受納稅人的納稅登記申請,賦予其唯一的納稅識別碼。電子商務納稅人經營網站上的納稅識別碼可以連接到稅務機關的稅務登記庫,這樣稅務機關就可以方便地掌握電子商務納稅人的網上交易活動情況。
2.使用電子商務交易專用電子發(fā)票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fā)展,票據(jù)的無紙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為了對電子商務交易的稅收加強征管,可以使用電子商務交易專用電子發(fā)票,研發(fā)電子商務專用電子發(fā)票的自動開具認證系統(tǒng)以及稽核系統(tǒng)。
3.實行電子商務稅收申報制度
納稅義務人在登錄稅務部門相關網站確認他本月的納稅申報內容沒有錯誤后,即可成功進行納稅申報。納稅義務人可以選擇使用虛擬貨幣進行稅款的繳納,例如通過支付寶或者網上銀行的轉賬來最終完成稅款的繳納③。
(四)構建電子商務征稅技術平臺
1.設計開發(fā)電子發(fā)票開具軟件以及稅收網絡服務平臺
對類似支付寶、財付通這類提供電子商務交易支付服務的第三方系統(tǒng),在其系統(tǒng)上加裝智能軟件系統(tǒng),這種智能軟件應可以在交易金額支付完成時自動開具電子發(fā)票并將生成的電子發(fā)票發(fā)送至稅務機關④。
2.建立電子商務稅收管理信息共享系統(tǒng)
建立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信息共享系統(tǒng)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需要進行,一方面,要完善我國各級稅務機關本身的網絡建設工作;同時,還要早日完成與銀行、海關、信息產業(yè)部門等第三方的連接。另一方面,聚焦支付系統(tǒng),解決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
3.培訓和構建電子商務稅收專業(yè)化隊伍
目前我國基層稅務人員電子信息設備操作能力不強,電子商務理論知識欠缺。稅務部門只有不斷深入研究學習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快速換代的技能理論,熟練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才能解決解決目前電子商務稅收面臨的電子商務稅源管理、電子商務避稅、電子商務稅務稽查等一系列問題。(作者單位: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參考文獻:
[1] 曹淑艷,林政. 電子商務教程[M].第1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梁朋. 稅收流失經濟分析[M].第1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 葉青,黃運武. 國稅流失與94新稅制[M].第1版.武漢:武漢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9.1-I.
[4] 劉達. 我國電了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5] 程菲菲. 電了商務領域稅收法律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3.
[6] 劉吉成. 電了商務環(huán)境下稅收應對策略探討[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3, (03)
[7] 朱軍.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J].財經論叢,2013, (03)
[8] 楊悅. 電了商務征稅難的立法對策[D].長春:吉林大學,2013.
[9] 梅維佳. 論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的完善[J].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培訓學校學報,2013, (04)
[10] 陳強. 關于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探討[J]l.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 31(02)
注解:
① 劉達.我國電了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② 朱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J].財經論叢,2013, (03)
③ 梅維佳.論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的完善[J].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培訓學校學報,2013, (04)
④ 陳強.關于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探討[J]l.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 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