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焱
摘要:學英語基礎階段是關鍵,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是每個致力于小學英語教育及有能力培養(yǎng)子女的家長所關心的問題。研究小學英語教學法需要從從小學英語教師現(xiàn)狀及多教學實踐出發(fā),深入探討英語教學的關鍵在于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注意自我提升以及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與學生互動,做到在實踐中總結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150-01
目前,我國多數(shù)地方都將英語正式列入小學課程。英語作為繼語文、數(shù)學之后的又一門主要學科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學生所重視。但事實上卻有很多學生為學不好英語而大傷腦筋。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和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期,如何真正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教學顯得至關重要。
1.小學英語教師現(xiàn)狀
我校連續(xù)多年承擔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工作,作為培訓組組長,從歷年培訓方案的制定到具體的實施再到后來的跟蹤反饋,筆者進行了全程參與。從逐年的情況看,城市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在不斷提升,尤其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本科生加入小學英語教師隊伍,小學英語教師從知識到能力都有了明顯改觀。但是就目前農(nóng)村小學英語老師的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來看還是極其令人擔憂。多數(shù)英語教師不是正規(guī)院校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轉(zhuǎn)崗教師還普遍存在英語發(fā)音差,知識底蘊淺,教學基本功薄弱等現(xiàn)象。在我國有個不成文的法則,那就是學歷高、能力強、知識淵博的老師都會從高到低來選擇自己的教學定位。實際上,筆者認為不僅中師生,就連不是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的大學生都沒有資格教小學英語。因為教小學英語實際上比教大學英語更具挑戰(zhàn)性和現(xiàn)實意義。教大學英語教師只需要具備足夠的知識就可勝任。然而,教小學英語,不僅要求教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要具備啟蒙他們興趣的能力。所以說教小學英語更難。
2.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源泉,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適當?shù)姆椒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以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教師可以將要學習的詞匯用圖片、動作等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各個感官都動起來,這樣學到的知識記憶深刻。比如,在進行"五官"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設置圖片和動作,吸引小學生的注意,提高其關注度。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更長。
3.改變觀念,視生如子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個性很強,到了學校,就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要一進教室,學生就圍著老師轉(zhuǎn),有時能把你叫得震耳欲聾,甚至心煩意亂。這時往往是一幅喧鬧嘈雜的局面。以前我總是采取喝斥的方法,孩子們有的被嚇得目瞪口呆,有的撅著小嘴,悄悄地走開了,安靜也不過幾分鐘,之后一切還是雜亂如舊,甚而過之。
從本學期開學伊始,我用博愛之心,笑對每一個孩子,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和他們同哭同笑,時常用英語和學生交流。無論上課下課,學生們和我總是有說有笑;"老師,你什么時候去我家吃飯呢?""老師我太想你了,咱們好像好長時間沒上英語課了"。一句句天真的邀請和問候,讓我一次次開心地和他們一起笑了又笑。課堂上,他們乖巧認真,學習效果明顯提高。自己觀念的改變,帶來了快樂的事實:學生并不煩人,工作不再頭疼。
4.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知識的關鍵。尤其是對于學習外語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練就扎實的基本功。
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這里的"聽",主要是指聽錄音和教師的示范發(fā)音,聽準以后再"說",積極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在課堂中,教師可利用簡短的小故事錄音引導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使"聽"和"說"融于一體。另外,"聽"和"說"不應局限于課堂內(nèi),也不應拘泥于某種形式。教師可以把教材中同一個話題的內(nèi)容串連起來,改編成簡單的對話,然后學生之間組合成會話小組,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聽說比賽,同時,彼此觀摩,看哪個小組表演得好。
"讀"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用到最多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要求學生正確拼讀單詞,這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匯。教師還應進一步要求學生響亮、流利地朗讀課文,語音、語調(diào)都要正確。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語感等,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范讀和領讀,為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在范讀、領讀時可配以肢體語言和語調(diào)的變化。
英語書寫是從字母開始的,教師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首先,教師要常抓學生的坐姿和運筆姿勢。其次,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進行范寫,使學生避免出現(xiàn)大小寫混淆、單詞間無間隔等問題,在此基礎上要求小學生盡量寫得美觀、漂亮。
5.重建課堂教學結構,著力指導學生活動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課堂學生活動的時段、形式、內(nèi)容等精心加以設計安排,上課時再加以積極引導、指導和組織實施。無準備、不安排課堂學生活動不行,自流放任地讓其活動也不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本身就有不少學生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如快樂英語版的"Learntosay"、"Readandthink"等,教師一方面應當充分加以利用,適時進行安排處理,同時又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及時安排其他形式的學生學習活動。教師的指導作用在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英語教師就要特別注意研究學習英語的規(guī)律特點和方法,讓學生會學與學會。
6.教師的教法應符合學生的學法
教師必須使學生的學習方法符合小學英語學科的認識規(guī)律,在研究學法的基礎上探索教法,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法符合小學英語學科的認知規(guī)律。小學生的天性是好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那么,這件事就會調(diào)動孩子的主動性,使其得到充分發(fā)揮,即使做起來非常辛苦,孩子依然會興致勃勃,樂此不疲。即使是遇到困難,孩子依舊會勇往直前。作為教師,我們應探索有趣的、多樣的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法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方法。例如:我們可以用錄音、錄像、投影、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錄像、聲音、圖片、動畫等,將各種文字、聲音、動畫、圖片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無形中把視覺和聽覺等調(diào)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但歸根結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教程中起主導作用。英語課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學生參與程度如何,對提高教學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