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秋 張義文 藍善慧 唐立新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藥燙熨加中藥貼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選取5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觀察對象,在實施中藥燙熨加中藥貼敷治療后,均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觀察療效。結果:51例治愈,4例好轉,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49%。結論:對中藥燙熨加中藥貼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促使患者快速康復。
【關鍵詞】 中藥燙熨;中藥穴位貼敷;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47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4-0136-01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表現(xiàn)為一側或雙側的腰腿痛與下肢麻木,多發(fā)生在30~50歲范圍內(nèi)的人群中[1]。中藥燙熨、中藥貼敷等是常用的治療方法[2]。為了探究中藥燙熨加中藥貼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措施,現(xiàn)選取本院5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護理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3.5±3.2)歲。全部患者在治療前都接受了CT等檢查,將骨髓炎以及骨結核等疾病有效排除。
1.2 治療方法
1.2.1 中藥燙熨 藥熨是用本科自選的五種中藥籽加熱后,裝入布袋中,在人體局部或一定穴位,適時來回移動或回旋運轉,利用溫熱之力,將藥性通過體表毛竅透入經(jīng)絡、血脈,從而達到溫經(jīng)通絡、活血行氣、散寒止痛、利氣散結、補腎助陽、補腎固精等作用。所用的五種中藥籽藥性分別為辛溫、辛苦熱、辛苦溫、辛甘平、甘溫。中藥燙熨治療時15~30min/次,1~2次/d,10d一療程。治療結束后,加強保暖,避免受涼,勤飲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
1.2.2 中藥穴位貼敷 取腎俞、環(huán)跳以及部分阿是穴等,利用本院自制的中藥膏劑,制作為3cm×3cm大小的藥膏,隨后根據(jù)醫(yī)囑貼在穴位上,3~5穴/次,8h后取下。1次/d,10d一療程。
1.3 護理方法
1.3.1 體位護理 患者選用硬板床進行休息。取正確臥位能夠緩解疼痛,確保療效,使治療時間明顯縮短。相關研究[3]顯示臥位時的腰椎載荷為最小,椎間盤承受的壓力也為最小。
1.3.2 心理護理 勤對病房進行巡視,勤與患者進行交流,適當給予其有效的安撫以及充分的解釋,使患者能夠配合治療。確保患者身心放松,降低患者的痛苦;另外,將可能產(chǎn)生的反應癥狀及時告訴患者,防止患者誤認為是病情有所加重,造成一定心理負擔。
1.3.3 中藥燙熨的護理 在燙熨前首先對患者治療位置的皮膚是不是存在紅腫、破潰的情況進行查看,并對患者是否存在中草藥過敏史進行有效詢問。燙熨時確保藥袋溫度保持在50℃~60℃,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及時對患者溫度是否適當進行有效的詢問,將藥袋放到患處或相應穴位用力來回推熨,力量要均勻,開始時用力要輕,速度可稍快,隨著藥袋溫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時速度減慢。藥袋溫度過低時,及時更換藥袋。治療時常對患者的主訴進行傾聽,同時,對其局部皮膚反應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產(chǎn)生紅腫以及皮疹等癥狀時,必須停止燙熨,并通知醫(yī)師,進行有效處理。
1.3.4 中藥穴位貼敷護理 在敷藥前,首先對患者穴位治療位置的皮膚是否存在紅腫以及破潰現(xiàn)象進行查看,并詢問患者是否對中草藥以及膠布存在過敏史。中藥膏調(diào)勻后,將其制成3cm×3cm的膏藥,對局部皮膚進行清潔以及消毒后,將藥膏采用醫(yī)用透明敷貼直接敷在穴位上,能夠?qū)ρㄎ痪植康钠つw情況進行清晰、有效的觀察。如若患者在敷藥位置產(chǎn)生熱、涼、麻以及輕中度疼痛等都屬于正常現(xiàn)象,通常不需要進行處理,直至到規(guī)定時間后將藥物取下就可以。一旦局部皮膚產(chǎn)生瘙癢、丘疹以及水泡等,必須及時將敷貼與藥膏取下,并通知醫(yī)師配合進行處理工作。有水泡的患者對貼敷面進行有效的保護,避免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
1.3.5 出院指導 治療后出院前還應注意必要的牽引護理和飲食護理,鑒于腰痛與工作強度以及生活習慣等都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叮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選取正確的坐、臥以及立等姿勢,勞逸結合,緩解腰痛。加強保暖,防止潮濕以及寒涼的環(huán)境,選取硬板床進行休息。女性不宜穿高跟鞋時間過長;合理飲食;不能勉強拿過重的物品,一旦存在不適感需要及時進行復診。
2 結果
51例治愈,4例好轉,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49%。
3 體會
中藥燙熨、中藥貼敷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用的方法。藥熨能夠促使部分血管的擴張,使此處深部組織的充血有所緩解,對血液循環(huán)存在明顯的改善,使炎性水腫有所減輕,將部分神經(jīng)末梢的壓力明顯減輕,確保肌肉以及肌腱等組織的松弛,進而對疼痛程度有所緩解。而中藥穴位貼敷療法將針灸療法與藥物療法有效的結合,其本質(zhì)是集經(jīng)絡、穴位以及藥物為一體的治療方法。穴位貼敷功效具有全面性,藥物的溫熱對部位氣血的調(diào)整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溫熱刺激與藥物外敷的有效結合,促使藥物的功效明顯增加,藥物外敷在穴位上,對穴位自身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經(jīng)氣明顯激發(fā),使經(jīng)脈的功能充分調(diào)動起來,使其行氣血與營陰陽的整體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從而實現(xiàn)由膚固表,由表托毒,由經(jīng)通臟,由穴驅(qū)邪和扶正強身的目標。中藥燙熨聯(lián)合貼敷應用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疏通經(jīng)絡,引藥深透的作用,從而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時,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而護理干預是保證中藥燙熨、中藥貼敷療效的關鍵[4]。中藥燙熨、中藥貼敷兩種療法的優(yōu)勢和特點是否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有賴于護理人員是否掌握了這兩種療法的護理要點,而心理護理、體位護理等能夠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減輕痛苦,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的總有效率達到96.49%,亦證明了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中藥燙熨、中藥貼敷療效。
綜上所述,在中藥燙熨加中藥貼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促使患者快速康復。
參考文獻
[1]陳禹成.正骨推拿配合中藥濕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50例臨床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3,34(3):261-261.
[2]侯潘.中藥穴位貼敷結合中藥濕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2,(51):221-222.
[3]柯秀紅.早期中藥濕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殘余痛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17):181-183.
[4]周艷瓊,徐德梅,蔡燕瓊.中藥燙熨加貼敷療法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36):103-105.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