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東艷
(北京市平谷區(qū)動物疫病預控制中心,北京 101200)
一例肉雞維生素B1缺乏癥的治療體會
熊東艷
(北京市平谷區(qū)動物疫病預控制中心,北京 101200)
維生素B1是由一個嘧啶環(huán)和一個噻唑環(huán)結合而成的化合物,因分子中含硫和氨基,故又稱硫胺素。硫胺素是碳水化合物代謝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缺乏使糖代謝障礙,能量供給不足,且導致酮酸氧化脫羧機能障礙,產生多量丙酮酸的蓄積而對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損害,發(fā)生多發(fā)性神經炎、厭食和死亡。各種禽類均可發(fā)病,但以水禽發(fā)病較多。
2016年6月,我區(qū)南獨樂河鎮(zhèn)某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的肉雞600只,在6日齡時發(fā)現(xiàn)雛雞表現(xiàn)生長不良,食欲減少,體溫降低,羽毛松亂無光澤,體重減輕,兩腿無力,步伐不穩(wěn),起初趾的屈肌發(fā)生麻痹,進而腿、翅、頸的伸肌發(fā)生痙攣,頭向背后極度彎曲,癱瘓,倒地不起。前來我中心就診,從病雞臨床癥狀診斷為雞維生素B1缺乏癥。采取了肌內注射維生素B1針劑,病雞很快好轉。
大多數常用飼料中硫胺素均很豐富,特別是禾谷類籽實的加工副產品糠麩以及飼用酵母中每公斤含量可達7~16mg。植物性蛋白質飼料每公斤約含3~9mg。所以家禽實際應用的日糧中都能含有充足的硫胺素,無須給予高硫胺素的補充。然而,家禽仍有硫胺素缺乏癥發(fā)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飼糧中硫胺素遭受破壞所致。水禽或家禽大量吃進新鮮魚、蝦和軟體動物內臟,它們含有硫胺酶,能破壞硫胺素而造成硫胺素缺乏癥。飼糧被蒸煮加熱、堿化處理也能破壞硫胺素。另外,飼糧中含有硫胺素拮抗物質而使硫胺素缺乏,如飼糧中含有蕨類植物、球蟲抑制劑氨丙啉、某些植物、真菌、細菌產生的拮抗物質,均可能使硫胺素缺乏致病。
硫胺素為機體許多細胞酶的輔酶,其活性形式為焦磷酸硫胺素,參與糖代謝過程中α-酮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脫羧反應。家禽體內如缺乏硫胺素則丙酮酸氧化分解不易進行,丙酮酸不能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中氧化,積累于血液及組織中,能量供給不足,以致影響神經組織、心臟和肌肉的功能。神經組織所需能量主要靠糖氧化供給,因此神經組織受害最為嚴重。病禽表現(xiàn)心臟功能不足、運動失調、搐搦、肌力下降、強直痙攣、角弓反張、外周神經的麻痹等明顯的神經癥狀。因而又把這種硫胺素缺乏癥稱為多發(fā)性神經炎。
硫胺素尚能抑制膽堿酯酶,減少乙酰膽堿的水解,加速和增強乙酰膽堿的合成過程。當硫胺素缺乏時,則膽堿酯酶的活性異常增高,乙酰膽堿被水解而不能發(fā)揮增強胃腸蠕動、腺體分泌,以及消化系統(tǒng)和骨骼肌的正常調節(jié)作用。所以,病禽患多發(fā)性神經炎時,常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瘦、骨骼肌收縮無力等癥狀。
硫胺素屬于水溶性維生素B族,水溶性維生素很少或幾乎不在體內貯備。因此,短時期的缺乏或不足就足以降低體內一些酶的活性,阻抑相應的代謝過程,影響家禽的生產力和抗病力。但臨診癥狀僅在較長時期的維生素B供給不足時才表現(xiàn)出來。
雛雞對硫胺素缺乏十分敏感,飼喂缺乏硫胺素的飼糧后約經10d即可出現(xiàn)多發(fā)性神經炎癥狀。病雞突然發(fā)病,呈現(xiàn)“觀星”姿勢,頭向背后極度彎曲呈角弓反張狀,由于腿麻痹不能站立和行走,病雞以跗關節(jié)和尾部著地,坐在地面或倒地側臥,嚴重的衰竭死亡。
成年雞硫胺素缺乏約3周后才出現(xiàn)臨診癥狀。病初食欲減退,生長緩慢,羽毛松亂無光澤,腿軟無力和步態(tài)不穩(wěn)。雞冠常呈藍紫色。以后神經癥狀逐漸明顯,開始是腳趾的屈肌麻痹,接著向上發(fā)展,腿、翅膀和頸部的伸肌明顯地出現(xiàn)麻痹。有些病雞出現(xiàn)貧血和拉稀。體溫下降至35.5℃。呼吸率呈進行性減少。衰竭死亡。
尸體極度消瘦,皮下有廣泛性水腫,尤以雛雞為甚。胃腸有炎癥,十二指腸潰瘍并有萎縮現(xiàn)象,心臟右側擴張(心房比心室明顯),生殖器官萎縮(睪丸比卵巢明顯),腎上腺肥大 (母禽比公禽明顯),肝臟呈淡黃色,膽囊腫大。
主要根據家禽發(fā)病日齡、流行病學特點、飼料維生素B1缺乏、臨診上多發(fā)性外周神經炎的特征癥狀和病理變化即可作出診斷。
在生產實際中,應用診斷性的治療,即給予足夠量的維生素B1后,可見到明顯的療效。
根據維生素B1(硫胺素)的氧化產物是一種具有藍色熒光的物質稱硫色素。熒光強度與B1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熒光法定量測定原理,測定病禽的血、尿、組織,以及飼料中硫胺素的含量。以達到確切診斷和本病的監(jiān)測預報的目的。
7.1 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成年雞和放牧飼養(yǎng)的雞一般不會發(fā)生維生素B1缺乏,雛雞則較易發(fā)生。飼養(yǎng)標準規(guī)定每千克飼料中硫胺素含量為:肉用仔雞和0~6周齡的雞1.8mg;7~20周齡雞1.3mg;產蛋雞和母雞0.8mg,注意飼料搭配和合理調制,就可以防止硫胺素缺乏癥。疾病嚴重的可以用藥物治療,在給雞口服這種維生素后,僅數小時后即可出現(xiàn)好轉。由于維生素B1缺乏癥可引起極度的厭食,因此在急性缺乏尚未痊愈之前,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1的治療方法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先口服維生素B1,然后在飼料中添加,雛雞的口服量為每只每天1mg,成年雞每只內服量為2.5mg/kg體重,同時在飼料中補充維生素B1。
7.2 注意日糧配合,添加富含維生素B1的糠麩、青綠飼料或添加維生素B1,日糧中水生動物性飼料不宜過多(水禽尤要注意)發(fā)病后雙倍量添加維生素B1片劑或粉劑,并向日糧中添加復合維生素B1。對神經癥狀明顯的可肌內注射維生素B1針劑,雛禽每次1mg,成禽每次5mg,每日1~2次,連用3~5日。
7.3 對種禽要檢測血液中丙酮酸的含量,以免影響種蛋的孵化率。
7.4 某些藥物(抗生素、磺胺藥、球蟲藥等)是維生素B1的拮抗劑,不宜長用,可停藥,加大維生素B1的用量。
7.5 天氣炎熱,因需求量高,注意補充維生素B1。
S858.31
C
1673-1085(2016)10-0034-02
2016-09-06
熊東艷,高級獸醫(yī)師,從事動物疫病診斷、監(jiān)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