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紅
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是培養(yǎng)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的價值趨向、是非觀念、人格完善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怎樣開展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的革新,教師們通過吸收其他科目的改革經驗并與初中政治教科書的特點相結合,對初中政治的教學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教學方法
加強初中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在加強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轉變思維,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理論,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發(fā)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發(fā)散思維,力爭培育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一、實施因材施教,提高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里,老師衡量一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是按分數的高低為標準來實行的。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輔導,而對于成績中下的學生,教師則是任他們愛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面對學生存在的差異,教師決不能僅僅是按分數來衡量。應該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系統(tǒng)的分類,通過分類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也即是說,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針和學習目的,以確保學生能在原來掌握的政治基礎下,獲得知識的吸收和提高。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巧設生活場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開學生的理解的閘門,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培養(yǎng)對政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的一種帶趨向性的心理特征,當人們對某一事物有濃厚興趣的時候,他就能想著它、念著它、探求它,天長日久,必然會積累起與這方面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而且熟能生巧,掌握它的規(guī)律,因而也就能在這方面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誠然,在思想政治課中,抽象概念較多,的確需要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記憶在心,但是如何記憶,如何將這些精煉的理論知識“放下架子”深入淺出地讓學生認同、理解繼而深入其內心呢?生活中的素材往往是很能引起學生的關注的,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引用這類素材進行分析,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問題,把握時代脈搏,把政治課的知識和關心國家大事有機結合形象地闡述簡明的道理,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此外,還可以在談到與政治有關的重大事件時,放一段與此事件的視頻給同學們看,看完后又可以放一段評論此政治事件的視頻給同學們看,這種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是學生對政治慢慢感興趣,還能使他們慢慢培養(yǎng)看待問題的一些視角。通過以上提到的政治教學方式可使學生興趣盎然,使其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才會產生更強的求知欲望,才會表現(xiàn)出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本身實踐性很強,時代氣息濃。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回到它賴以升華的事實中去,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恰當的聯(lián)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是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徑有: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觀察社會,分析時事;在課堂教學外,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如鼓勵學生堅持收看“新聞聯(lián)播”,瀏覽報刊雜志,從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及發(fā)生在身邊的大小事情入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觀察分析到的社會現(xiàn)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學以致用”;組織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事報告會,專題討論會;平時組織學生參加時事興趣小組,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分析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地取材,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企業(yè)、機關參觀,進行社會調查,請企業(yè)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講課等,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可以感覺到政治學科的實用價值,既深化了課堂知識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學科的知識、教育功能得到有機地結合。當然,聯(lián)系實際要恰當,不能生拉硬扯,機械對號,而且聯(lián)系實際時,要做好理論方面的分析、論述和歸納。
四、利用網絡多媒體輔助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要“獨攬?zhí)煜隆?,沒有給學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時間,沒有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機會,更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現(xiàn)在我們把它叫做“說教式”、“灌輸式”,看來是無可厚非的。那又是不是說只要在教育中應用現(xiàn)代技術就可以改變這種局面了呢?我認為也不然,光有現(xiàn)代的技術,沒有先進的思想同樣是不行的。如今,在我們教師隊伍中,還存在著這種現(xiàn)象:有教師認為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占用了教學時間,影響升學率;大部分教師對現(xiàn)代技術的駕駛水平還偏低;有的教師雖然會使用現(xiàn)代技術,但不會處理它與教學之間的關系。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只有在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同時,努力的改革教育思想理念。
政治課運用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知識串成線、連成網、使之系統(tǒng)化、網絡化。圍繞著“網絡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網絡背景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網絡資源,進行電子備課。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能夠起到變抽象為形象,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電腦多媒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網絡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啟迪思維―引導讀書、討論交流―質疑釋疑、理論升華,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在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下,我們不僅可以幻燈給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還可以通過錄像播放一些現(xiàn)實案例,或者直接從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網站中下載一些案例讓學生現(xiàn)場說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到網上尋找一些和課堂教學有關的案例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學生始終處于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思維狀態(tài)之中,學習興趣濃,精神面貌好,對所學內容理解深刻,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五、加強師生溝通
新課改后的政治課堂積極的參與進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探討回答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對課堂問題的理解。并且教師可以根據某一社會現(xiàn)象對知識進行拓展,激發(fā)學生積極討論的熱潮,使他們學到的政治知識更加豐富,并懂得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參與進來,或表達不同的見解,或對學生的觀點做完整的總結,這樣可以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交流,培養(yǎng)師生情感,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了,學習主動性也增強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政治教學的改革真正得以實現(xiàn),促進了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總之,新課改后的初中政治教學主要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改革教學模式,不斷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自主探究性學習及團結合作行的學習,并逐步完善初中政治教學體系,使初中政治教學策略不斷現(xiàn)代化、科學化??傮w來說,教育改革作為教育界的重點工程,要想改革可以科學地進行,我們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是國家推動教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