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遼寧省營口市蓋州育智學校,遼寧營口 115000)
?
高效課堂離不開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石峰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育智學校,遼寧營口 115000)
摘要: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yǎng)語文學習情趣,拓展語文思維訓練等均離不開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而且,恰當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應積極探究有效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培養(yǎng)能力
小學生的興趣是在形象事物上,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使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將問題直接呈現(xiàn)等這些特點是非常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興趣要求,能極大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萌生盡快了解學習內(nèi)容、研讀課文的探究心理。而且,恰當使用教育技術等輔助手段,采用電教媒體,能創(chuàng)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良性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北京》是一篇描寫景物的課文,但農(nóng)村學生對大城市的畫面不太熟悉。這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彩色圖片,讓學生了解北京的位置和各個著名景點,知道它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樣,一組組彩色幻燈片和Flash動畫,可使學生感受到北京的美麗。多媒體的情景設置,開拓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好的想象思維空間。音樂意境的熏陶,形象動漫的啟悟,多姿圖片的激趣,使得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深刻體會課文內(nèi)容,使語文學習的注意力得以較為持久的保持和集中,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維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語文閱讀教學往往耗時最多,收效甚微,常常是教師講得舌燥口干,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使得語文課堂枯燥沉悶。合理恰當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可以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把握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容。例如,進行《葡萄溝》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先出示圖片,展示山坡梯田上茂密的枝葉,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以及吃葡萄的樣子等美輪美奐的動人畫面,讓學生自主觀賞,自主聯(lián)系上下文的“涼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準會、最甜和吃個夠”等詞語進行體會和朗讀,感受字詞的優(yōu)美和葡萄溝的美麗以及維吾爾族老鄉(xiāng)勤勞、熱情好客的品格。如此動人的課件有利于閱讀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雖然,學生往往缺乏某些實際生活的體驗,但多媒體課件卻能彌補這個缺失,并能培養(yǎng)學生善思樂讀的良好語文學習品質。
口頭語言表達是書面語言表達的基礎,口頭表達有了訓練素養(yǎng),書面語言才會有堅實的基礎。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因此,教師應著力訓練他們的口語能力,從說一句完整的話,到說幾句連貫的話,再到說一段具體、通順的話。練說的內(nèi)容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趣新穎,形式多樣?,F(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就是整合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使課堂內(nèi)外更加融通。如教學有關《看圖編故事》《尋找春天》《秋游》等類型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時,教師可在課前應用一些相關圖片,引導學生思考觀察,鼓勵學生大膽說話。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巧妙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他們的體驗和理解,有能強化他們對課文中相關詞語的理解和感悟,享受審美情趣,獲得思想的啟迪。教師要注意的是,要把自主權交給學生,不能用自己的分析強加給學生,替代他們的閱讀實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信息的調控反饋,以利于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強化學生語言交際體驗。如人教版第二冊《父親和鳥》一課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父親用鼻子聞了聞說,林子里有不少鳥。”“我們剛坐下,鳥就唱了起來?!边@里包括父親怎樣觀察到有鳥的以及樹枝的樣子。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呢?對此,教師可讓學生看一段清晨由靜寂到有小鳥優(yōu)美的叫聲的錄像,邊看邊讓學生讀課文,經(jīng)過啟發(fā)、點撥、誘導,使學生逐漸進入語言交際情境。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好文章來源于寫作興趣,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強烈寫作動機是作文教學的首要工作。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學寫小動物的作文,教師可提前拍攝狗、兔子等動物的生活錄像,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它們吃食、嬉戲、睡覺的情景會讓學生歡呼雀躍。而多媒體聲圖光色相融的特點,不僅使學生快速進入情境,還會激發(fā)起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欲望。例如,在學完《白鵝》一課后,師生可在一起總結描寫動物的外形特點的寫法。教師可以列舉并演示課件中的其他小動物,讓學生選擇不同的動物進行描寫,重點勾畫小動物的特征。多媒體展示的色彩繽紛、直觀生動的畫面、輕松悅耳的音樂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欲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開發(fā)他們的寫作潛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放下害怕寫作的心理負擔。數(shù)分鐘后,學生開始紛紛展示寫作成果,用形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知。這樣,作文教學在學生心目中煥發(fā)著魅力,并期待著下一次寫作課。又如,《秋天》是個寫景作文,教師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相關秋天的圖片,并引導學生“一起尋找美麗的秋天、金色的秋天、收獲的秋天”等。上課時,教師播放秋天的畫面,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這時,教師可適時啟發(fā):秋天如此美麗多彩,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都說給我們聽,好嗎?這樣,學生群情激昂,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就在表達中學習了如何有效組織語言,如何用恰當?shù)谋磉_進行描述??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多媒體的合理開發(fā),具體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鍛煉了他們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的能力與興趣,為作文教學的質量提供了保證和條件。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在運用了多媒體手段之后,不再是那薄薄的一本教材,不再是單調重復的各種訓練和偏離本質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學生的思想,也不再是被禁錮在教室里。多媒體課件中那些豐富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動人的真情實感,耐人尋味的人生情感與價值觀念,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開辟語文教學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顧曉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巧用多媒體[J].讀寫算:教師版,2013 (36).
[2]張建敏.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多媒體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7).
[責任編輯張翼翔]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