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57-01
郭沫若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養(yǎng)成自己學習,自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币虼伺囵B(yǎng)學生自主學習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學生終生學習,而且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發(fā)展智力潛能的契機。只有那些對數(shù)學學習有濃厚興趣,把學習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個認識活躍起來。
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有了良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某老師在教學“年、月、日”時,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小明的爺爺今年2月29日過第26個生日,你們猜猜小明的爺爺今年多少歲?”有的從一年一個生日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順口答,“26歲?!苯陶邌枺靶∶鞯臓敔斀衲?6歲,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該幾歲?有26歲抱孫子的爺爺嗎?”學生哈哈大笑,一想也是,那有26歲抱孫子的老爺爺,豈不早了點。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充滿疑問時,教師說:“要想弄清這個問題,學完“年、月、日”這節(jié)課就明白了”。在興趣盎然中學生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其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并且最終為生活。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為了用數(shù)學去解決實際問題。再次,學習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 “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興趣可運用教具,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還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通過組織相互交流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學法的指導
學習方法是完成任務的途徑和手段,它的實質可以概括為“會學習”,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fā)現(xiàn),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一旦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好比掌握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就可以不斷地獲取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給學生方法的指導,交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比給金子要好得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最優(yōu)途徑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獲得具有選擇和運用適當?shù)膶W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一般可按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是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明了各種學法的運用范圍,使學生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能夠選擇有效地方法進行學習。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贊可夫認為:“學生不只是掌握學習內容,而且要自我觀察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這里的學習過程正是學習方法指導的重要途徑。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一個關鍵的方法是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如在課堂提問時部分教師往往滿足學生正確的答案,一個或幾個學生答對,別的學生為什么答錯,則一概不予追究,由于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次答對,下次不一定答對。因此教師不能滿足于結論。而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當幾個學生的結論不一致時,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啟發(fā)學生,你是怎樣知道的?你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這不僅使學生有效地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而且還可以在全班起到交流的作用。再次,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學生學習過程中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學習方法上或思維方法上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引導學生研究產生錯誤的根源,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并加以消除,學生能找到錯誤的真正原因,并加以糾正,那么就意味著學生已經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法交流,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不盡相同,各有其獨到的方法,在同一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引導學生交流總結學習過程,不僅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而且能優(yōu)化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實踐運用能力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數(shù)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用于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數(shù)學課程學習的真正目的。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學必須讓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又能在實際的生活問題中運用所學知識,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數(shù)學知識才能成為活生生的知識,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才能夠達到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境界,把學生真正教活。學生在生活中,在操作中學,其自主學習能力定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