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月笑+楊斌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1351)
[摘要] 目的 探討實施綜合健康教育對高通量血液透析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認知、自我管理行為、抑郁及社會支持的影響。 方法 選取73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分為觀察組37例(中途1例退出)和對照組36例(中途2例退出),觀察組實施綜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疾病認知、自我效能、抑郁及社會支持狀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疾病知識、行為方式、并發(fā)癥的認知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癥狀管理、疾病共性管理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抑郁得分較干預前顯著降低,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干預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對照組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及總分較干預前顯著升高(P<0.05),客觀支持得分干預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實施綜合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認知、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的改善。
[關鍵詞] 高通量血液透析;健康教育;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 R692.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9-0119-04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high flux hemodialysis patients
YU Yuexiao1 YANG Bin2
1.Blood Purification Section,Yiwu Central Hospital,Zhejiang Province,Yiwu322000,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Clinical College of Medical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Region,Nanjing 21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health education awareness of high blood flux dialysis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All 73 cases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f 37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cases observ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cognitive disorders, self-efficacy, 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served disease knowledge, behavior, cognitive score before complication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terven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ntrol group(P<0.05). Observation group symptom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common diseases before the score and total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ntrol group(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depression scores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bjective support, subjective support, support for the use of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 intervention scores and the total score ,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subjective support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the use of the form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than the intervention (P<0.05), objective support intervention sco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isorders, self-efficacy, improve mental stat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High flux hemodialysis; Health education;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Mental state
慢性疾病病程和治療周期漫長,對患者和家屬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經(jīng)濟負擔,健康教育作為臨床醫(yī)療服務的延伸,可以通過人性化干預方式增強患者慢性疾病治療和并發(fā)癥預防意識和依從性,從而提高慢性病防治的效率和患者生活質量。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腎功能嚴重衰竭需要長期通過血液透析進行腎替代治療,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透析效率高和對骨代謝、脂質代謝、內(nèi)分泌功能等影響較小及保護殘余腎功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的優(yōu)越性[1]。本研究將綜合健康教育應用于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日常健康教育中,探討綜合健康教育對患者疾病認知、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方面的作用。
endprint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凈化科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75歲;均無殘余腎功能;血液透析≥2年,且穩(wěn)定高通量血液透析≥6個月;病情穩(wěn)定,持續(xù)配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認知功能正常,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并發(fā)癥、急性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預期接受腎移植手術;精神疾病史。退出標準:中途轉院、腎移植手術、死亡、自愿退出研究。共納入73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6例,分別有1例和2例退出本研究,則觀察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齡39~71歲,平均(52.29±12.54)歲,平均透析(3.92±1.21)年;對照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齡35~73歲,平均(51.23±11.92)歲,平均透析(3.79±1.17)年。兩組的性別、年齡、透析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德國貝朗透析機,德國費森尤斯F60聚砜膜血液透析過濾器,超透系數(shù)55mL/(h·mmHg),透析流量500mL/min,每周2~3次,每次4h。對照組患者執(zhí)行常規(guī)血液透析護理措施,穿插進行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宣教。觀察組采用綜合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干預,將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生活行為干預、心理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自我管理等內(nèi)容進行綜合,設計健康教育計劃和目標,并加入患者執(zhí)行行為的監(jiān)督,使健康教育從理論落實到患者實際生活中。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利于降低遠期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相對增加了患者經(jīng)濟負擔及透析過程中不適感,影響患者依從性,增加心理壓力,綜合健康教育從讓患者了解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優(yōu)勢、學會日常維持治療效果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式、減輕心理負擔著手,每周組織1次集中宣教,每次30~40min,采用幻燈片講解和宣傳資料的方式,直觀具體地解釋血液透析的基礎知識及用藥、飲食、休息、運動、液體攝入控制、預防并發(fā)癥等理論知識。根據(jù)患者病情及體質狀況,制定個性化食譜、運動方案、液體攝入控制方案;加強營養(yǎng)攝入,增加優(yōu)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攝入,保證足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取,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進食含鉀量高食物;適當戶外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有氧操等,以不覺疲憊為宜,應防止著涼,增加光照時間,但應防止曬傷;讓患者掌握干體重概念、維持干體重重要性及干體重測量方法,執(zhí)行液體攝入控制方案,在透析前后加強干體重觀察,避免反超現(xiàn)象等不良反應發(fā)生;規(guī)律日常作息,保證充足睡眠,讓患者掌握物理性的促進睡眠方式,如平躺放松暗示法、耳部穴位按摩、頭部穴位按摩、沐足等;在集中宣教過程中,選擇透析時間長、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談自身經(jīng)驗,樹立榜樣,鼓勵患者間交流和抒發(fā)情緒,通過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具體的心理問題進行一對一心理安撫,并積極與家屬進行溝通,宣傳高通量血液透析對患者治療的重要性,獲取家屬支持,增加家屬對患者的理解和關心。為監(jiān)督患者對改善日常行為的方案執(zhí)行,發(fā)放自行記錄卡,由患者自行記錄飲食、運動、休息、血壓、血糖等數(shù)據(jù),每次透析前護士進行檢查,并鼓勵患者繼續(xù)執(zhí)行。
1.3評價標準
依據(jù)文獻[2,3]制定高通量血液透析認知調(diào)查表,包括高通量血液透析基礎知識、飲食行為、運動行為、休息行為、液體攝入、干體重、并發(fā)癥預防等,分為疾病知識、行為方式、并發(fā)癥3個方面,共30題,每方面10分,滿分30分,分數(shù)越高認知程度越高,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6。中文版斯坦福大學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包括癥狀管理和疾病共性管理等方面,共6個條目,采用視覺模擬法將自我效能信心分為0~10分,分數(shù)越高信心水平越高,自我效能各方面及總分以平均分表示,Cronbachα系數(shù)為0.92[4]。抑郁自評量表,共20個條目,分數(shù)越高抑郁癥狀越嚴重[5]。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包括客觀、主觀支持及支持利用等方面,共10個條目,分數(shù)越高社會支持度越高[6]。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進行自身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疾病知識、行為方式、并發(fā)癥的認知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疾病認知得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癥狀管理、疾病共性管理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得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情況比較(x±s,分)
注:t1: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t2: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t3: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
2.3兩組患者抑郁狀況及社會支持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抑郁得分較干預前顯著降低,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抑郁得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干預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對照組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及總分較干預前顯著升高(P<0.05),客觀支持得分干預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醫(yī)療模式的深入轉變,重視人文關懷、關注社會心理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醫(yī)療服務重要的延伸方向。尤其對慢性疾病、重大疾病患者,多方面的關懷護理照顧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爸?、信、行”是健康教育的行動方針指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信念,促進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7]?;颊咦鳛樯鐣耍诼约膊〉木薮髩毫ο峦械焦陋殶o助,而如何感受和獲取社會支持[8]、如何為之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解和社會醫(yī)療服務也是健康教育應該給予關注的重點。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需要長期依賴腎替代治療,不僅生理狀況差,心理狀態(tài)、社會支持狀況均較為低下,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調(diào)查顯示患者對血液透析認知狀況受到病程、年齡、學歷等因素影響顯著,但總體認知程度仍較低;而抑郁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并與疾病認知程度有關;自我效能是患者日常生活中對自我護理、并發(fā)癥預防、不良生活行為改變的觀念及執(zhí)行力,尤其對長期依賴血液透析患者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依從性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研究認為自我效能與疾病認知程度、抑郁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狀況均呈正相關,其中社會支持體現(xiàn)了患者獲得外界幫助的狀態(tài)和能力,有益于促進整體生活質量改善[9-12]。
本研究采用的綜合健康教育,將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生活行為干預、心理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自我管理等內(nèi)容有機組合穿插形成綜合的教育方案。研究調(diào)查結果顯示,雖然疾病認知會隨著病程延長而增加,但不夠系統(tǒng)的宣教和非正規(guī)途徑獲取信息可能導致患者對自身疾病及血液透析知識的認知不足或誤解,從而影響其對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信任度和依從性,部分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對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理解程度仍較低[13]。由于血液透析相關健康知識復雜,包括基礎知識及用藥、飲食、休息、運動、液體攝入控制、預防并發(fā)癥等理論知識,不同學歷和年齡段的患者理解程度不同,因此,采用直觀的方式進行系統(tǒng)性的疾病知識宣教不僅有利于患者建立科學正確的疾病認知體系,對不同學歷、年齡段的患者均給予照顧,使之同等獲取相關信息。在宣教過程中應以輕松易懂的語言結合身邊實例進行講解,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并使之在生活中找到可效仿案例,增加理解的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的疾病知識、行為方式、并發(fā)癥的認知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
endprint
由于患者需要長期進行社區(qū)家庭護理,結合其自身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運動和液體攝入控制方案是規(guī)范家庭護理的基礎,患者在獲得專業(yè)醫(yī)療建議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支持和關懷,有利于激發(fā)其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宣教過程中,榜樣示范效應不容忽視,研究顯示,同種疾病治愈或康復狀況良好的榜樣病友行為和成果的鼓勵,可有效提高其他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的信心,而成功有效的生活方式示范分享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不良生活行為增加決心和執(zhí)行力[14,15]。在本研究綜合健康教育宣教過程中,推出幾位疾病控制效果良好的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經(jīng)驗交流,患者在交流過程中還可以獲得歸屬感、行動和心理支持,抒發(fā)和排解心理壓力。而針對心理壓力,除增加社會支持的方式,一對一疏導、加強家屬教育、促進家庭和社會關懷都有助于減輕患者抑郁狀態(tài),減少孤獨無助感,樹立對自我和生活的信心。家庭支持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家屬的理解、支持、監(jiān)督可以促進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本研究為加強監(jiān)督促進效果,利用日常行為記錄卡通過具體行為督促患者去執(zhí)行相應的方案,更可作為醫(yī)患間互動,促進相互信任。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效能得分及總分、抑郁得分及社會支持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實施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生活行為干預、心理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自我管理等綜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認知、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王俊霞,張鵬,肖雄木,等.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0):566-569.
[2]劉舜華. 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4):606-607.
[3]朱雪榮,康芳琴,柴亞玲. 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相關問題及倫理對策[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3,26(5):583-584.
[4]劉琳,蘭健,李艷霞. 不同類型血管通路的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12-3413.
[5]蘭薇,周結學,許鳳英. 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32(2):262-263.
[6]耿志秀,祖玉新,劉敬賀. 個體化健康教育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溶性維生素缺乏效果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11):1785-1786.
[7]許樹根,沈淑瓊,李彩鳳,等. 高通量透析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6):510-512.
[8]沈曉穎,周郁秋,韓秀梅,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7):3326-3329.
[9]沈敏玨,嵇紅芳. 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血液透析患者瘙癢療效的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27-628.
[10]沈曉穎,周郁秋,趙秋利,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98-3600.
[11]蔡紅芳,林荷芹. 終末期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查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37-638.
[12]王新歌,樊少磊,張守梅. 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44-746.
[13]喬娟,單巖,徐兆萍,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重增加曲線圖的設計與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882-884.
[14]張亞珍. 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間期體重控制的影響[J]. 浙江醫(yī)學,2013,13(9):830-831.
[15]李春紅,夏天,田潔.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晚期氧化蛋白產(chǎn)物的影響[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1308-1311.
(收稿日期:2014-03-06)
endprint
由于患者需要長期進行社區(qū)家庭護理,結合其自身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運動和液體攝入控制方案是規(guī)范家庭護理的基礎,患者在獲得專業(yè)醫(yī)療建議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支持和關懷,有利于激發(fā)其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宣教過程中,榜樣示范效應不容忽視,研究顯示,同種疾病治愈或康復狀況良好的榜樣病友行為和成果的鼓勵,可有效提高其他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的信心,而成功有效的生活方式示范分享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不良生活行為增加決心和執(zhí)行力[14,15]。在本研究綜合健康教育宣教過程中,推出幾位疾病控制效果良好的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經(jīng)驗交流,患者在交流過程中還可以獲得歸屬感、行動和心理支持,抒發(fā)和排解心理壓力。而針對心理壓力,除增加社會支持的方式,一對一疏導、加強家屬教育、促進家庭和社會關懷都有助于減輕患者抑郁狀態(tài),減少孤獨無助感,樹立對自我和生活的信心。家庭支持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家屬的理解、支持、監(jiān)督可以促進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本研究為加強監(jiān)督促進效果,利用日常行為記錄卡通過具體行為督促患者去執(zhí)行相應的方案,更可作為醫(yī)患間互動,促進相互信任。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效能得分及總分、抑郁得分及社會支持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實施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生活行為干預、心理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自我管理等綜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認知、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王俊霞,張鵬,肖雄木,等.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0):566-569.
[2]劉舜華. 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4):606-607.
[3]朱雪榮,康芳琴,柴亞玲. 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相關問題及倫理對策[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3,26(5):583-584.
[4]劉琳,蘭健,李艷霞. 不同類型血管通路的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12-3413.
[5]蘭薇,周結學,許鳳英. 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32(2):262-263.
[6]耿志秀,祖玉新,劉敬賀. 個體化健康教育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溶性維生素缺乏效果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11):1785-1786.
[7]許樹根,沈淑瓊,李彩鳳,等. 高通量透析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6):510-512.
[8]沈曉穎,周郁秋,韓秀梅,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7):3326-3329.
[9]沈敏玨,嵇紅芳. 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血液透析患者瘙癢療效的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27-628.
[10]沈曉穎,周郁秋,趙秋利,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98-3600.
[11]蔡紅芳,林荷芹. 終末期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查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37-638.
[12]王新歌,樊少磊,張守梅. 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44-746.
[13]喬娟,單巖,徐兆萍,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重增加曲線圖的設計與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882-884.
[14]張亞珍. 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間期體重控制的影響[J]. 浙江醫(yī)學,2013,13(9):830-831.
[15]李春紅,夏天,田潔.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晚期氧化蛋白產(chǎn)物的影響[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1308-1311.
(收稿日期:2014-03-06)
endprint
由于患者需要長期進行社區(qū)家庭護理,結合其自身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運動和液體攝入控制方案是規(guī)范家庭護理的基礎,患者在獲得專業(yè)醫(yī)療建議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支持和關懷,有利于激發(fā)其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宣教過程中,榜樣示范效應不容忽視,研究顯示,同種疾病治愈或康復狀況良好的榜樣病友行為和成果的鼓勵,可有效提高其他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的信心,而成功有效的生活方式示范分享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不良生活行為增加決心和執(zhí)行力[14,15]。在本研究綜合健康教育宣教過程中,推出幾位疾病控制效果良好的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經(jīng)驗交流,患者在交流過程中還可以獲得歸屬感、行動和心理支持,抒發(fā)和排解心理壓力。而針對心理壓力,除增加社會支持的方式,一對一疏導、加強家屬教育、促進家庭和社會關懷都有助于減輕患者抑郁狀態(tài),減少孤獨無助感,樹立對自我和生活的信心。家庭支持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家屬的理解、支持、監(jiān)督可以促進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本研究為加強監(jiān)督促進效果,利用日常行為記錄卡通過具體行為督促患者去執(zhí)行相應的方案,更可作為醫(yī)患間互動,促進相互信任。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效能得分及總分、抑郁得分及社會支持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實施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生活行為干預、心理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自我管理等綜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認知、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支持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王俊霞,張鵬,肖雄木,等.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0):566-569.
[2]劉舜華. 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4):606-607.
[3]朱雪榮,康芳琴,柴亞玲. 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相關問題及倫理對策[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3,26(5):583-584.
[4]劉琳,蘭健,李艷霞. 不同類型血管通路的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12-3413.
[5]蘭薇,周結學,許鳳英. 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32(2):262-263.
[6]耿志秀,祖玉新,劉敬賀. 個體化健康教育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溶性維生素缺乏效果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11):1785-1786.
[7]許樹根,沈淑瓊,李彩鳳,等. 高通量透析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6):510-512.
[8]沈曉穎,周郁秋,韓秀梅,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7):3326-3329.
[9]沈敏玨,嵇紅芳. 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血液透析患者瘙癢療效的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27-628.
[10]沈曉穎,周郁秋,趙秋利,等.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98-3600.
[11]蔡紅芳,林荷芹. 終末期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查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637-638.
[12]王新歌,樊少磊,張守梅. 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44-746.
[13]喬娟,單巖,徐兆萍,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重增加曲線圖的設計與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882-884.
[14]張亞珍. 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間期體重控制的影響[J]. 浙江醫(yī)學,2013,13(9):830-831.
[15]李春紅,夏天,田潔. 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晚期氧化蛋白產(chǎn)物的影響[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1308-1311.
(收稿日期:2014-03-0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