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學院 李海娜 陳 源
?
Multisim仿真及分析在電路教學中的應用
邵陽學院李海娜陳源
【摘要】Multisim作為一種強大的電子電路仿真軟件,同樣可以應用于《電路》的教學過程中。當它進入理論教學的課堂以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加,教學效果明顯提升。本文通過兩個仿真案例展現(xiàn)Multisim仿真在電路教學中的應用,希望此仿真軟件能得到更大的推廣應用,《電路》教學能得到進一步改革。
【關鍵詞】Multisim仿真;教學改革;電路教學
《電路》或《電路分析》作為電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一直以來在大學本科的電類專業(yè)教學中處于最重要的地位。近二十年來,邵陽學院電氣工程系在《電路》教學中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邱關源先生主編的《電路》這本書,這本教材作為大部分院校電類考研招生的指定參考教材,可見它的內容和質量當然是有目共睹的。從近二十年的教學效果來看,雖幾經(jīng)改版,但采用這本教材作為主講教材一直都取得了不錯了教學效果。但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各種高級智能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90后的大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擁有70、80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電路》的教學效果明顯存在了下滑趨勢,為此,系里和教研室多次舉行各種教研活動,申請教改項目,其目的就是把現(xiàn)代化的教育和教學方法及手段應用到《電路》的教學過程中,吸引更廣泛的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
在近一年多的電路教學中,本系的《電路》授課教師,包括筆者在內,一改以前的板書授課的教學模式,積極采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電路的教學改革,最突出的一點是自制了很多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相對應的Multisim仿真實例。在此,筆者列舉一二Multisim仿真及分析在電路教學中的應用實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引起廣大教師同仁對《電路》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思考。
在《電路》的學習和分析中,最重要的約束之一是基爾霍夫定律,它包括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分別簡稱KCL和KVL,這兩個定律可以使用在一切集總參數(shù)電路的分析中。[2]在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中采用相量法進行分析時,往往每個題目都需要用到KCL、KVL的相量形式,作為電路的初學者,這是一個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它們的正確數(shù)學表達式分別應該為:,但很多的同學在記憶和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把這兩個表達式應用為:,結果當然是導致計算錯誤。另外,如果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好,還會嚴重地影響到后續(xù)很多重要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想再學好《電機學》、《電力系統(tǒng)分析》等課程的更無從談起。為了讓學生生動形象地牢記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從以下Multisim仿真入手,以KCL的學習為例。
圖1 KCL的相量形式仿真電路圖
首先在Multisim軟件中繪制出一個簡單的仿真電路如圖1所示,電源采用的正弦交流電,在5條不同電流的支路中串了5個電流表,在仿真中,電流表的“+”、“-”極即代表了電流的參考方向,我們以電流表的編號表示該支路電流的編號,即分別為i1、i2、i3、i4、i5。然后開始進行仿真,其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
當仿真結果出來后,很多同學都會馬上用直流電路中學習的KCL去驗證電流表的讀數(shù)能否滿足KCL,比如,電流表1的讀數(shù)應當為表2和表5讀數(shù)之和,電流表5的讀數(shù)應當為表3和表4讀數(shù)之和。很明顯,上述的兩組計算都不成立。這時候,很多的學生就是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這個問題上來:難道KCL在交流電路中不成立了嗎?
當然不是!這個時候應當引導學生去復習KCL的內容:在集總電路中,任何時刻,對任一結點,所有流出結點的支路電流的代數(shù)和恒等于零,用數(shù)學表達表示為。[2]此定律中的電流是時間的函數(shù),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中都是如此,只因直流電路中電流不隨時間改變,直流電流又往往用大寫字母I表示,所以在直流電路中我們經(jīng)常把KCL寫為。但是交流電路中KCL卻不能寫作,因為在正弦交流電路中大寫字母I只表示正弦電流的有效值,而非時域形式,所以在正弦交流電路中KCL表達式應當寫為,電流為瞬時值形式的電流。當學生理解好這一點這后,就可以進行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中KCL相量形式的推導了。
再根據(jù)復數(shù)的運算定律,可以化為如下表示式:
等號左邊的中括號內也化為了一個旋轉復數(shù),上式在任何時刻都成立的條件是:,這就是相量形式的KCL的表達式,可以簡寫為。下面可以用本仿真電路的數(shù)據(jù)去驗證相量形式的KCL是否成立。如圖1所示,設電源電壓,電源頻率為50Hz,由電感、電容元件的相量形式的電壓電流關系可得:
電感電流:
電容電流:
再根據(jù)相量形式的KCL得:
電流:
所以通過理論計算,我們可知電流表3、表4、表5的讀數(shù)其實都是電流的有效值,理論值分別為636.629mA,138.23mA,498.389mA,可見與Multisim仿真結果相差不大,誤差范圍在2%以內,可見相量形式的KCL是成立的。
通過這樣一個以Multisim仿真為引入,以科學的證明為依據(jù),以理論計算為驗證的過程,大部分同學都深深地理解、記憶并且會運用了相量形式的KCL,即,這樣也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當然使用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推出相量形式的KVL的表達式,這部分可以留作課下作業(yè)讓學生自行完成仿真、證明、驗證。
濾波器雖然在《電路》或《電路分析》中沒有要求作為重點的內容進行學習,但在后續(xù)的電子電路中經(jīng)常用到濾波的知識,所以在《電路》的學習中要求學生對濾波或選頻電路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明白其中的含義。在教材中,我們以電路的頻率響應為切入點,進行濾波器的學習,但學完后,大部分學生仍感覺濾波器比較抽象,不能理解什么是帶通、高通、低通等。為解決此問題,我們不再進行網(wǎng)絡函數(shù)的求解及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的手工繪制,而是通過Multisim仿真直接展現(xiàn)出不同通帶的濾波器,分別如圖4、圖5、圖6,其過程如下。
在此,我們首先在Multisim中建立一個簡單的RLC串聯(lián)電路如圖4左側電路進行仿真,參數(shù)取電阻為1Ω,電感為10mH,電容為。在Multisim中選Simulate-analyses-AC analysis,彈出圖3所示的對話框,選擇頻率參數(shù)如圖3所示,然后我們以電阻的電壓即節(jié)點電壓V2作為輸出,點擊Simulate,即可得到如圖4右側的仿真結果。這種幅頻響應曲線對應的濾波電路稱為帶通濾波器,它的特點是中間高,兩頭低,中間頻率段被選擇,兩端的頻率被抑制。曲線最高的點對應的頻率,就是本RLC串聯(lián)電路的諧振頻率,通過本仿真,可以讀出其值為1.6026kH,本電路的諧振頻率理論值為:
理論值與仿真值基本一致。
圖3 AC Analysis對話框
圖4 電阻電壓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樣的方法仿真RLC串聯(lián)電路中以電容電壓作為輸出,其電路和結果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電容電壓的幅頻特性曲線為低頻部分曲線高,高頻部分曲線低,具有這種輸出特性的濾波電路稱為低通濾波器,即低頻段被選擇,高頻段被抑制。
圖5 電容電壓的幅頻特性曲線
最后仿真RLC串聯(lián)電路中以電感電壓作為輸出,其電路和結果如圖6所示,電感電壓的幅頻特性曲線為低頻部分曲線低,高頻部分曲線高,具有這種輸出特性的濾波電路稱為高通濾波器,即高頻段被選擇,低頻段被抑制。
圖6 電感電壓的幅頻特性曲線
通過這三幅圖,學生可以清晰明了地理解濾波器的含義,同時也可以看出,同一個電路,以不同地方的電壓值或電流值作為輸出,就可以得到不同類型的濾波電路。
Multisim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電子電路仿真軟件,不僅可以應用在電子電路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同樣可以應用于《電路》或《電路分析》的教學,從上面的兩個應用實例可以看出,Multisim仿真使得電路的學習變得直觀和有趣。通過一年的教學過程也證明了Multisim仿真進入《電路》課堂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加,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如果說《電路》教材中講述的理論知識是一幅人體骨架的話,那么仿真就相當于人體的血肉,把理論知識和仿真融合在一起,使得《電路》課程的學習變得有血有肉,充滿生機,摒棄掉只進行理論教學的枯燥無味。當然,除了Multisim仿真軟件外,我們還可以借助Proteus或Matlab等仿真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如何能做到把這幾種軟件融會貫通地應用于每堂課的《電路》教學中,那么電路理論的學習將會是另外一番風光。
參考文獻
[1]李海娜,陳源,劉祥民.“電路”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1):8-9.
[2]邱關源.電路(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李海娜(1984—),山東菏澤人,碩士,邵陽學院電氣工程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工電子的教學與改革及測控系統(tǒng)的研究。
作者簡介:
基金項目:本文系邵陽學院教改項目“《電路》課程內容練習的研究與設計”(項目編號:2015JG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