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飛
(亳州學院 教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
親子教育基本要素剖析
袁飛飛
(亳州學院 教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親子教育有幾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式,親子教育通過具備從業(yè)資格的親子教師引導嬰幼兒與家長開展互動游戲,幫助家長學會嬰幼兒教育的方法,全方位開發(fā)嬰幼兒語言、社會、運動等方面潛能,最終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實現親與子的“雙贏”局面,三方在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關鍵詞:親子教育;基本要素;剖析
親子教育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概念表述。在大陸,最早介紹親子教育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好孩子親子學苑教材》。該書在序言中對親子教育做出了如下描述:“親子教育是一種國際最新發(fā)展趨勢;親子教育是一種新興事業(yè);親子教育是一個過程;親子教育需要課程和教材;親子教育要有一支負責指導的工作者隊伍。”[1]這個描述雖然未對親子教育的具體概念做出界定,但卻對親子教育的情況進行了概要性介紹。21世紀以后,關于親子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逐漸增多?!坝H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內涵的深化和發(fā)展,它包含有親職教育和親情教育兩個主要部分:一為‘怎樣做父母’的盡職教育,二為父母‘如何與子女建立正向的親子關系’的高情感教育?!盵2]這個說法對親子教育的本質做了更清楚的闡釋,強調親子教育的對象是父母,目的是幫助父母清楚自己的角色職責以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系。后來,新華網在2004年7月刊文界定了親子教育的概念:“它是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系基礎,以嬰幼兒與家長互動游戲為核心內容,全方位開發(fā)孩子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chuàng)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幫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渡?!盵3]這個定義突出了親子教育的三大特點: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系基礎、以嬰幼兒與家長互動游戲為核心內容、以家長和幼兒為教育對象;另外,它還進一步完善了親子教育的目的。至此,親子教育具備的要素已經初步顯現,我們可以這樣總結:親子教育是一種新興事業(yè)、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系基礎,通過嬰幼兒與家長的互動游戲,幫助家長學會如何對嬰幼兒開展教育、全方位開發(fā)嬰幼兒潛能,最終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實現家長與嬰幼兒的“雙贏”局面。對于這個總結,我們可以從后續(xù)研究者的言論中得以驗證,如:“親子教育,是根據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由孩子及其父母或其他看護者共同參與的一項具有指導性、互動性的活動。”[4]再如,“親子教育是負有教養(yǎng)責任的成人與孩子一起,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共同活動,進而提升成人的教養(yǎng)素質、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和諧發(fā)展的多邊活動?!盵5]
目前,作為正規(guī)教育的親子教育一般在具有辦園資格證的親子園或幼兒園附設的親子班開展,教師根據0~6歲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多樣的活動并帶領家長和嬰幼兒一同參與,它既不同于以幼兒為教育對象的幼兒園教育,也不同于以家長為教育實施者的家庭教育,但在實際運用中親子教育卻常被混同于上述概念?!敖逃且粋€復雜的社會現象……但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盵6]親子教育也和其他類型的教育活動一樣具有這些基本要素,但其中卻有諸多差別。因此,筆者擬從親子教育的基本要素入手對其進行剖析,明確其應用范圍。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的實施者,在正規(guī)教育中通常被稱作教師。親子教師除了應該具備《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要求教師具備的基本的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以及專業(yè)能力等素養(yǎng)外,還需要具備設計與開展親子教育活動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首先,專業(yè)理念。對于親子教師而言,熱愛幼教事業(yè)、熱愛兒童是其首先應該具備的專業(yè)理念。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應該注意批判吸收外來經驗、建構本土化的教學內容;在引導家長時,應該秉持“授之以漁”的思想,把科學育兒的方法傳授給家長并幫助家長領會運用;在引導嬰幼兒時,要注意發(fā)揮嬰幼兒的能動性、防止單一關注嬰幼兒某一方面的發(fā)展。其次,專業(yè)知識。作為一名親子教師,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專業(yè)知識有: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方式、0~6歲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0~6歲嬰幼兒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礎上設計親子活動方案的技巧和方法等。由于0~6歲嬰幼兒需要成人給予較多的照顧與呵護,親子教師還需要具備相關的從業(yè)資格證書如育嬰師資格證、保育員資格證等,以備在嬰幼兒衛(wèi)生保健和飲食營養(yǎng)方面給予家長合理及時的指導。再次,專業(yè)能力。親子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既包括創(chuàng)設親子教室環(huán)境、開展親子活動的技能,也包括觀察家長和幼兒、與家長和幼兒進行有效溝通等技能。教師需要向家長示范如何與嬰幼兒互動,引導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進而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實現科學育兒。有時,家長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影響,會要求親子教師提前教授超過嬰幼兒身心承受程度的知識,但“教師不能一味地以滿足家長需求為目的,而應引導家長學會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與需求,選擇適合的教養(yǎng)行為和方式,做出適宜的教養(yǎng)決定”[7]。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受體,也是教育活動中的另外一大主體。具體到親子教育而言,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家長和幼兒,也就是說,與一般以單一群體為教育對象的教育活動不同,親子教育的受教育者包含家長和嬰幼兒兩個群體。首先,家長?!坝H”一般指嬰幼兒的父母,但由于隔代教育現象在我國普遍存在,因此,嬰幼兒的祖(外祖)父母也被括入其中。家長在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下,逐漸學會與嬰幼兒相處的方法,能理解他們的言行、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并學會把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科學的教育方法滲透到日常生活。因此,親子教育中的家長承擔著兩重任務,一個是向教師學習和嬰幼兒互動的方式,一個是和教師一起指導嬰幼兒參與活動。其次,嬰幼兒。“子”一般指處在多種諸如語言、行為發(fā)展關鍵期中有著內在生長沖動的0~6歲的嬰幼兒,尤指0~3歲的嬰幼兒。相比3~6歲的幼兒而言,0~3歲的嬰幼兒更加脆弱,需要成人更多保護,對成人也更加依戀,但他們也同樣需要成人的尊重。不過,由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限制,0~3歲的嬰幼兒常常無法對自己的意愿做出清楚的表達,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一種搗蛋的行為實際上可能是嬰幼兒發(fā)泄內在生長沖動的一種方式,而這種內因很可能會被成人忽視掉。比如,一個處在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期的嬰幼兒可能會通過反復擰轉家里的圓形門把手來發(fā)泄他的成長沖動。在親子教育中,嬰幼兒和家長一起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他們在教師與家長的雙重引導和幫助下把內在的生長沖動外顯化、不斷獲得發(fā)展。
3教育中介系統
“教育中介系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聯系與互動的紐帶,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盵6]其一,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要教授、學習者要學習的對象。教師圍繞培養(yǎng)0~6歲嬰幼兒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chuàng)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為核心設計相應的運動類、語言類、認知類、社會類、藝術類活動,引導家長和嬰幼兒進行互動式游戲,并穿插適當的生活活動,如進餐、喝水、大小便等,幫助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與嬰幼兒互動的方式方法,進而和教師一起從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幫助嬰幼兒實現全面和諧發(fā)展。目前,許多親子園(班)的教育內容還會吸收蒙氏教育、奧爾夫教育、感覺統合教育等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其二,教育活動方式。王道俊、郭文安先生認為,教育活動方式大體關涉四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對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簡要總結,即教育活動的目的、教育活動的方法與方式、教育活動的評價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和關系。親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游戲化的教育方式,讓親與子彼此發(fā)現。也就是說,親子教育的目的是三重的:既提升家長的育兒水平,又發(fā)掘嬰幼兒的全面潛能,進而幫助親與子形成融洽的親子關系。作為在親子園(班)等正規(guī)機構開展的親子教育,其開展的時間不像幼兒園教育那樣從周一到周五般固定,多數親子園(班)開課的時間均是自行制定,一般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時長45分鐘至3小時不等,供家長根據需要靈活選擇。課程設置上有分類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之分,環(huán)節(jié)安排注重動靜交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3歲前的嬰幼兒發(fā)展比較迅速,因此,圍繞這一階段的嬰幼兒開展的課程大多是以月齡為時間分段點。在教學的組織方式上,教師多采用集體活動形式,通過示范教學,帶動家長和嬰幼兒一起參與到游戲式的活動中去。為了幫助家長能夠切實掌握教育嬰幼兒的方式方法并延伸到生活中加以應用,教師還會在活動中告訴家長活動的名稱、目的和家庭操作辦法。其三,教育評價。在對教育活動進行評價時,要從教者和學者兩個角度進行。對教育者“教”的評價體現在對其在教育活動中德、能、勤、績的水平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一名親子教師是否合格,除了要看他是否有熱愛兒童的情感之外,還要看他有沒有設計與實施親子活動的知識和能力,并能在教育中不斷改進,把教育水平不斷推向新的高度。對受教育者“學”的評價是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體現的發(fā)展水平和行為表現進行價值判斷。具體到家長而言,就是看他有沒有學會親子教師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和方式,能不能習得科學育兒的方式;具體到幼兒而言,就是看他能不能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獲得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總之,“親子教育是母親、孩子、早教師之間的交互的、對話的、生活化的、感性的教育方式?!盵8]教師作為家長和嬰幼兒的雙重教師,一方面,帶領家長和嬰幼兒共同參與的游戲活動是依照嬰幼兒的身心特點設計的,體現了尊重兒童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在游戲中通過示范的形式讓家長自然習得科學的育兒方式,而不是簡單地填鴨式灌輸,三方在有趣又不失挑戰(zhàn)的游戲中互通有無。
4結語
親子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教育理念中蘊含著“反對舊教育精神所提倡的‘師道尊嚴’和‘學而優(yōu)則仕’,提倡新教育精神中所強調的‘能者為師’、‘互相尊重’和‘堅持真理’的精神”[9],強調家長在教育嬰幼兒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視嬰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所以引起了大眾對它的推崇。但也應該看到,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親子教育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不足,比如,目前還沒有較為規(guī)范的監(jiān)管體系,師資比較匱乏,親子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置大多也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完善的標準,在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過度開發(fā)嬰幼兒潛能、不能充分照顧到個別嬰幼兒發(fā)展需求、對家長的指導粗略倉促等問題。只有多方人士進行長時期的共同努力,上述問題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好孩子親子學苑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育.試論親子教育的內涵與功能[J].教育科學,2002(6):47-50.
[3] 確保良好人生開端 專家:推行親子教育勢在必行[EB/OL].(2004-07-05)[2015-03-02].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07/05/content_1572740.htm.
[4] 張靜.親子教育的特點與原則[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2):92-93.
[5] 李敏.關于幼兒園親子教育師資問題的思考[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2(3):64-67.
[6]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 李莉.零點起步親子園活動方案(第2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8] ACDEI國際教育.親子教育方式[EB/OL].(2012-11-03.)[2015-03-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b65131010137rd.html.
[9] 熊鳴婷,盧清.親子教育精神之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5(7):27-28.
(責任校對王小飛)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11
收稿日期:20151010
基金項目:安徽省特色專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皖教高[2011]5號,75);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計劃重大教學改革項目(2014zdjy147)
作者簡介:袁飛飛(1984-),女,安徽亳州人,講師,碩士生,主要從事學前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6)04-0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