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文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富有興趣的學習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打造語文的快樂課堂。
關鍵詞: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問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103
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由“苦學”到“樂學”,由“要我學”到“我要學”,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這是對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參與、機械接收的灌輸式教學的根本性挑戰(zhàn)。只有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激情與動力,學生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主觀意愿,想學、樂學,才能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語文作為新課改的先頭標,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把學習當作樂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引入影視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影視資源是新課改下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將影視資源運用于語文教學中,突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局限性,從文學與藝術的角度來展現(xiàn)語文教學信息,這樣更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來學習與思考,這更加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自然能夠激起學生參與語文探究的激情與動力,引導學生展開快樂學習。
如在學習《木蘭詩》時,為了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更深刻地理解,教師在教學伊始就可以為學生來播放豫劇《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選段,通過畫面的烘托與音樂的渲染,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之中,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通過學生對影視的直觀欣賞,自然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花木蘭為什么要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奇女子?”這樣自然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對文章展開主動而認真的閱讀,以不斷來解決心中的困惑。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觀看相關的影視劇,從而讓學生頭腦中花木蘭的形象更為清晰鮮明、生動豐滿,這樣自然也就可以深刻地體會文中所滲透的情感。
二、運用電子白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電子白板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兼有傳統(tǒng)黑板教學與課件教學的雙重優(yōu)勢,更能彰顯語文學科的活力與魅力,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輕松活躍,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電子白板,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借助白板這一平臺來展開快樂學習、互動探究。
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一課時,為了突出語文教學的魅力,童話故事的生動性,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直觀而生動的圖片演示以及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解,來將靜止而枯燥的文字材料轉換成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入情入境,這樣的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傳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我從網(wǎng)上收集相關的圖片,在課上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相關的圖片,并用優(yōu)美而動聽的語言來展現(xiàn)不同的人物,學生被深深地吸引,都想急于知道劇中人物之間發(fā)生了什么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閱讀活動。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感受是學習的樂趣,學習的自在,是與教師一起、與學生一起來展開積極的閱讀與互動,整個教學中洋溢著歡快的氣息,學生處于自由而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中,這樣才能展開快樂的學習、獨立的思考與積極的思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快樂學習
學生喜愛模仿,對表演更是情有獨鐘。開展角色表演活動既可以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更加符合語文的學習特征,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感受文字的魅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表演的機會,讓學生在逼真的表演中來加深體會與理解,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學習。
(一)再現(xiàn)文本場景
現(xiàn)行教材中許多文章對話性較強,教師就可以選取這部分對話性強的內容來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的朗讀不再是機械地念文字,而是進入特色的角色與場景,這樣學生更能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更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本,這樣更加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理解水平的提高。如《皇帝的新裝》,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來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展開互動,這樣更加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各種人物性格,實現(xiàn)對文本的全方位解讀。
(二)創(chuàng)編情景劇本
語文留白是一種藝術,無限遐想的細節(jié)、意猶未盡的結尾等等這些都可以引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針對這些留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擴充與延伸,讓學生來創(chuàng)作劇本,并進行自由表演。這樣的活動給予了學生更為寬廣的空間,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讓學生可以依據(jù)對文本的理解來展開合理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立體解讀。如《皇帝的新裝》一課,就可以讓學生基于文本來對結尾進行續(xù)寫,并進行生動的表演。這是對原文理解與認知上的提升,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四、開展問題教學,讓學生在憤悱中主動求知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打開學生思維之門、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疑問可以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tài),自主探究就會成為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運用提問藝術,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在憤悱狀態(tài)下展開主動探究。
如在學習《七根火柴》一課時,我首先向學生展示火柴,學生對于火柴這一事物并沒有多大的興趣,認為只不過是一種很普遍的點火用品,而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打火機所取代,炊具等也不再需要直接點火,有直接的開關控制。今天我就是拿這火柴做文章,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途中,你能想象一根普遍的火柴所能發(fā)揮的作用嗎?你知道一根普遍的火柴能夠挽救多少革命戰(zhàn)士的生命?一名無名戰(zhàn)士在生命極度衰弱之時,雖然在他的身上有七根火柴,但是他卻沒有舍得點燃一根,這是為什么?一連串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與思考,激起了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學生自然就會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展開閱讀。
參考文獻:
[1] 朱靜娟.淺談電子白板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2] 夏烈.將影視資源引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4).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