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麗(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系,安徽 蕪湖 241002)
?
創(chuàng)新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與實踐
侯秀麗
(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系,安徽 蕪湖 241002)
摘 要:針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職院校在校生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現狀,首先通過對比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提出創(chuàng)新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議,如依托班級黨、團組織建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樣化社會實踐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深入學生中進行全方位教育等。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能力;實踐
近年來,我國高職學校數量激增,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在校生人數已經超過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數,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連續(xù)幾年我國高職畢業(yè)生人數都遠多于本科生、研究生畢業(yè)人數。這一方面說明在我國現行教育政策大力支持下,高職教育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可,另一方面龐大的高職在校生的教育與管理也給各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
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性,兩者都是在遵循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思想特點來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勞動者。同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特性,這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招生途徑多樣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分段式、教學內容實用性以及教育過程開放性所決定的。為了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很多高職院校都進行了相關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工作形式。如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加強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培訓,提升輔導員專業(yè)素質,依托學生社團、協會組織大量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舞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等,盡管如此,教育效果仍不盡如人意。[1]
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人員,是高職院校對學生實施管理的直接主體,同時也是和學生聯系最為緊密、接觸面最為廣泛的一個群體,其素質水平、工作能力與方式方法直接決定著對高職學生的教育成效。要做好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充分了解教育對象——九零后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一)高職學生個性張揚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
盡管近年來高校招生模式不斷改革,但通過高考招生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方式。通過高考入校的普招生,從年齡段上看,目前都是九零后,很多已是九五后。九零后個性張揚,做事有主見。進入高職入讀的學生有部分是高考發(fā)揮失常,更多的是高中階段學業(yè)不好,如嚴重偏科。很多新生通常是迫于現實,高考分數無法入讀本科而進入高職院校的,和考上本科院校的昔日同學相比,他們自我感覺低人一等,大多數同學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有一種明顯的失落感,尤其是一些工科專業(yè)的同學,感覺更明顯。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隨著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深入,情況慢慢有所好轉。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因為高中基礎薄弱、學習專業(yè)課吃力,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成績較差,學習缺乏動力,消極厭學導致學業(yè)上的自卑。比如筆者所帶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yè)有少部分同學,高中學習文科,物理數學基礎很差,大一的電路基礎課程學的也不理想,直接導致了后續(xù)專業(yè)課的艱難,盡管他們想學,但由于底子太薄了,聽不懂、學不透。
對于三年級的高職學生,完成了大部分學業(yè),即將面臨就業(yè)與頂崗實習。在同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求職生在擇業(yè)競爭過程中,對于用人單位設立的一些門檻,因為沒有學位證,有時候連投遞簡歷的資格都沒有,更不要說獲得面試機會及被錄取了。高職畢業(yè)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屢屢被拒極易產生悲觀情緒。
(二)高職學生自尊心很強但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內心常充滿矛盾
由于高職新生基本都是十八九歲,心理發(fā)展很不平衡,普遍自尊心很強。特別是大一新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到學校獨立住宿生活,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適應。一方面是孤獨感與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高職學生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過渡時期,總體上還不夠成熟,自尊心強,有許多想法不愿輕易向新同學吐露, 特別是大一新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封閉性和孤獨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非常沉默,寧愿上網與陌生網友聊天、甚至打游戲,都不愿意和輔導員、舍友等多做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情緒與理智之間經常出現矛盾。學生對各種新事物和新產品充滿好奇心,他們總是強烈要求第一時間得到滿足,容易感情用事。比如曾經有新聞報道過,某位大學生不惜賣腎去購買蘋果手機,令人哭笑不得。相關問卷調查表明,半數以上學生情緒經常起伏波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校園環(huán)境的熟悉,應該說高職學生心理發(fā)展慢慢趨于成熟, 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又往往自信心不足,處理事情不得當。[2]
(三)高職學生對在校三年學習以及未來出路比較迷茫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不管哪一個年級的高職學生,都曾經迷茫過。就以筆者之前帶過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學生為例,大一剛入學時,普遍不知道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區(qū)別,不清楚高職三年該如何度過。沒有明確的目標,感覺無所適從。對自己未來的出路有哪些根本不了解。盡管入學時接受了系部專業(yè)介紹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以及學管部門的入學教育,但學生仍有很多疑惑。作為輔導員,筆者也盡力去幫助他們盡快樹立目標,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學依舊迷茫,不少同學深深相信高中老師說的話,比如上大學就不用刻苦學習了、可以盡情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了等。
到大二時,學生普遍適應了高職學習生活,不再漫無目的了。有的同學像高中一樣認真努力學習,獲得各種獎學金。有的同學積極參加社團、學生會等,組織策劃各種活動、鍛煉綜合能力。在這一年,新問題也不斷涌現,如投入學習與參加活動時間分配不合理。有些同學干部工作做得很好,深受老師同學好評,但是考試不及格,成績掛科;還有的同學只顧學習、對班級事情不熱心,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性格內向、不愿意與大家過多交流。這時候,學生最大迷茫就是不知道是該努力把學習搞好,還是應該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鍛煉組織、表達能力。如何找到一個折中點,達到平衡是很難把握的。筆者所帶的班級就有個別同學因為在院、系學生會、學院治保隊等部門任職,經常值班,沒有合理的分配好時間,影響了正常學習,最后導致掛科,英語A級考試無法通過等。
對于大三的高職學生來說,很多無法正確衡量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父母期望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選擇。很多同學都不知道自己該怎么選擇,渾渾僵僵的。他們最大的迷茫就是未來的出路在哪里?到底是找工作就業(yè)好?還是參加專升本繼續(xù)深造好?或者是去參軍、創(chuàng)業(yè)或者考取大學生村官更好,等等。
(四)高職學生生源多元化,層次參差不齊
隨著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自主招生,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加入到自主招生的行列中。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生源來源變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以往通過高考普招方式錄取的以外,還有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又分為中職學生以及普高的單獨招生,針對中職的自主招生類似于以往的五年制高職(即中職3年加高職2年,簡稱3+2班)。
生源參差不齊與知識水平差異,給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筆者今年春季接手了一個新的中高職銜接班,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學習模式仍然處于中學階段,老師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般很少主動思考,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各門任課老師反饋回來的信息都是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但是學生整體比較乖,本性善良,可以認真遵守學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一)提升高職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
根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對輔導員的定義可知,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干部,具有雙重身份。與專職教師主要從事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不同,輔導員從事的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如果說專業(yè)課教師主要任務是“授業(yè)”,那么輔導員則擔負著“傳道”與“解惑”的職責。輔導員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聯系學校與學生的紐帶。高職輔導員應該善于借簽同行(如本科院校優(yōu)秀輔導員)的成功經驗并結合工作實際與教育對象的特點,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改進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高職學生教育工作。
輔導員不但要具備寬廣的專業(yè)知識,如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管理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合格的身體素質、過硬的思想境界,具備較強的思想工作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3]輔導員日常工作繁雜、千頭萬緒,要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注重對學生安全思想教育,對待危機事件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對于學生在不同階段所關心的問題,輔導員要心里有數,不斷增強崗位責任意識,提升育人與管理水平。只有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二)依托班級黨、團組織建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結合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日常工作中,輔導員除了利用傳統(tǒng)政治學習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外,還要積極主動與思政課教師溝通,借助于學院思政一體化教育平臺,與思政課教師結對子,多互相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特殊學生,給與關愛。輔導員還可以通過不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利用晚自習等時間來開展小組討論、學習交流會等,靈活開展思政教育。
每名高職學生都不是孤立的個體,在學校處在不同班集體與宿舍中。輔導員要充分發(fā)揮黨、團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大力開展團員教育與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教育。同時要加大宿舍文化建設,提高宿舍同學團結意識及宿舍衛(wèi)生文明。依托班團支部、團小組,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進行學生黨建、團建工作中,輔導員要以身作則,評選入黨積極分子、推薦優(yōu)秀團員聽黨課、發(fā)展預備黨員等都要嚴格按照流程辦事,做到公平民主。努力搞好班級黨團建設,爭創(chuàng)優(yōu)秀團支部,帶動學生思想進步。筆者帶過一個已經畢業(yè)的班級,全班48名同學中有46人先后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有二十余名同學參加黨課學習且通過培訓考試,還有 2名同學表現優(yōu)異獲得 “黨校培訓優(yōu)秀學員”榮譽稱號,最后有8名同學陸續(xù)被發(fā)展預備黨員,畢業(yè)時已經轉正5名,這個比例在全校來說都是居于前列的。這和班級優(yōu)良的黨團文化建設密不可分。
(三)在多樣化社會實踐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學生學制時間短、課程安排緊湊,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理論教學被壓縮,偏重實踐教學。社會實踐主要著眼于高職學生獨立人格形成及各種能力培養(yǎng),是高職教育的突出特點,也是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的一種教育形式。社會實踐活動多種多樣,可以將思政教育貫穿其中。
1.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與傳幫帶
例如依托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學會,經常組織同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電子基本技能訓練,比如焊接電路、萬用表裝配等。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老生帶新生、學長帶學弟,合作對比、爭優(yōu)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理論的熱情,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無形地貫穿于專業(yè)教育中,學生更容易接受。
2.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鍛煉學生職業(yè)技能
充分發(fā)揮不同專業(yè)的特點,創(chuàng)新地開展社會實踐,鍛煉學生技能,讓高職學生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多渠道地增強其求職信心。例如結合電信專業(yè)特點,依托系部學生會、團總支以及班級團支部帶領學生走進社區(qū),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免費為社區(qū)維修家用電器,講解安全用電常識,既解決了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與膽識,使得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這種社會實踐,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技能,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學生利用專業(yè)技能幫助他人把故障電器修好,看到對方滿意的笑容,聽到對方的感謝與由衷贊賞時,他們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此外,還通過走訪企業(yè),設計、回收調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結果,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地企業(yè)分布情況,更好地了解所學專業(yè)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人才需求情況,從而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珍惜寶貴的在校學習機會,提前為就業(yè)做準備。例如組織學生參觀蕪湖奇瑞汽車公司,樹立尊重知識與創(chuàng)新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與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提前了解企業(yè)所需人才應具備的專業(yè)素質,有針對性地訓練,注重對他們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四)深入學生中進行全方位教育
輔導員要多方位、無死角關心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情況。輔導員要經常深入教室課堂、學生宿舍,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善于發(fā)現其感情變化、喜怒哀樂等各種波動因素,把握其思想、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排憂解難。大一新生剛入校,軍訓期間,輔導員要抽空多去學生軍訓場地走動、觀察,盡快認識班級的每位同學,主動和學生交流,為他們鼓勵加油,幫助他們盡快熟悉校園環(huán)境、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宿舍是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輔導員要定期深入學生宿舍,檢查衛(wèi)生,了解宿舍情況。筆者曾經遇到的一個學生,個人能力很強,頭腦聰明,學習不錯,很有想法,可是該生與舍友及班級其他同學相處卻不是很和諧。通過深入宿舍了解實情,與其多次溝通,耐心勸導,讓他慢慢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逐步幫助他走出了困境。一段時間后他和宿舍同學關系也得到了緩和,最后該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本科院校繼續(xù)深造,直到現在他還和筆者保持著聯系,一直心存感恩之情。其實學生需求并不多,他們都希望老師能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想一想,不要高高在上,總是使用官方說法。
對于大三學生,在完成了校園內的課程學習后,大多開始了校外頂崗實習與企業(yè)實踐,輔導員要定期到實習地點去看望他們,與他們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努力協助解決其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即使去不了學生實習場所,也要通過電話、網絡、微信等保持溝通,讓學生感覺輔導員是時刻關心他們的。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學生的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人”,他們才會坦露心扉、無話不談。輔導員與學生談心時要講究語言藝術性,要選擇最接近學生思想情感的語句,以引起學生思想與情感的共鳴,做到以言傳情。耐心地與學生交流溝通,及時發(fā)現問題,多加引導,傳道解惑,讓其學會為人處世的經驗,使其逐漸變得成熟。[4]
總之,輔導員要善于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時間,深入一線,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踐行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校園穩(wěn)定以及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勞動者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陸飛.探索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9):1-2.
[2]楊云峰.論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麗水學院學報,2010(2):78-82.
[3]閆桂蓮,等.淺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華章,2012(10):145.
[4]侯憲春.淺談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08(9):57.
(責任編輯 楊衛(wèi)宏)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60308.1252.001.html
Innov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lass Advis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lections and Practices
HOU Xiu-li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o account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all the college students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In light of this situation,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lass advisers in the colleges, such as carrying out the relevant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party as well as class league organization in diversified social practices and also giving all-around education to students through in-depth communication with them.
Key Words:class advis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bility; 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55(2016)01-0074-04
收稿日期:2015-12-13
作者簡介:侯秀麗(1982- ),女,吉林扶余人,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講師,碩士,兼職輔導員。
DOI:10.13685/j.cnki.abc.000173 網絡出版時間:2016-03-08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