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桓
摘 要:古詩詞承載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講解、古詩詞背誦等為主,忽略了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提出一些全新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導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古詩詞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學習古詩詞,不僅是繼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客觀需要,也對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客觀分析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全新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手段,保證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
1.忽略了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古詩詞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著重于對古詩詞朗讀、背誦方面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教師強調讓學生朗讀、背誦、抄寫,這種方法只能讓學生背下古詩詞的內容,卻無法深層次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更不能體會到古詩詞中的審美元素,導致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淡薄。
2.以機械記憶學習模式為主
教師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采取“老師教、學生記”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課堂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而古詩詞中生僻字詞、難以理解的內容較多,如果教師不能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采取多樣化、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就會導致課堂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理想。
3.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講解
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很多教師僅講解作者的背景、所處的年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等,往往教學中不注重對古詩詞內容的深入挖掘,教學重點與新課改的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僅講解理論層面的內容,而不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感悟。
二、突破古詩詞教學困境的有效方法
1.采用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方法
在過去的教學中,一些教師認為小學生的思維模式較為單一,因此古詩詞教學不能過于深奧,教學目標僅停留于學生能夠熟練背誦古詩詞上,但是這一過程卻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全面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認識到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選擇趣味性的教學導入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學習情境中,對古詩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一課時,教師為了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中,可在課前準備關于“廬山瀑布”景色的圖片和視頻,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學生被壯觀的瀑布景觀所吸引,此時教師再引出廬山瀑布所處的地理位置、瀑布的特征、李白作詩的背景等知識點,讓學生對廬山瀑布充滿興趣和學習欲望,帶著興趣學習,學習效率會更高。同時,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外收集與廬山瀑布相關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共享,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感悟古詩中表達的思想情感,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大有益處。
2.加深對古詩詞意境的感悟與理解
我國古詩詞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字優(yōu)美、言簡意賅,通過簡單字詞的組合,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與深刻的內涵。因此古詩詞的學習不應停留在字詞表面,要更深入地體會古詩詞的意境之美,這樣才能體現(xiàn)古詩詞學習的現(xiàn)實價值與意義。在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學生融入古詩詞的意境中。首先,讓學生朗誦古詩詞,通過反復咀嚼字詞意思,逐漸領悟其中蘊含的美感;其次,教師向學生介紹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字逐句進行講解,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用詞特色;再有,進一步挖掘古詩詞的意象,在了解古詩詞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例如,在學習“詠柳”一課時,學生通過“萬條垂下綠絲絳”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春風拂面、柳枝輕搖的美好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的贊美,學生通過朗讀與背誦,也能體會到詩中所表達的美好情感。
3.提高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水平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為了保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應不斷總結經(jīng)驗,尋找小學生便于接受和掌握的教學方法。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表達的意境與情感,并且能夠將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中表達出來,以便于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掌握;另一方面,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古詩詞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應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例如,在學習《清明》一課時,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清明節(jié)的來歷,介紹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情感等,讓學生從整體把握詩歌內容,更利于對古詩詞的深層理解與記憶。
4.組織豐富的課外學習活動
我國的古詩詞內容博大精深,其中蘊藏了豐富的內涵。僅在課堂時間內學習古詩詞,只能掌握皮毛,想要挖掘古詩詞的精髓,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并組織有關古詩詞學習的活動。例如,教師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鼓勵學生課下自己朗讀、背誦和理解;定期在班級或年級內舉辦古詩詞朗誦比賽,評定冠軍并給予適當獎勵,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的熱情,鼓勵學生多背誦古詩詞、多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保障古詩詞學習的效果。
總之,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教師應從自身著手,努力提高教學水平,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受到古詩詞情境的熏陶,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感悟到我國古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張道明.基于古詩詞特點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3(12):29-31.
[2]成海梅.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新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1(91):54-5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