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城中小學 范皓月
口語交際是現(xiàn)代社會對公民提出的要求,語文課程“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贝竺娣e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但是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教師一談口語交際就“色變”,學生對口語交際真可謂是“想說愛你并不容易”,如何讓老師和學生都愛上口語交際呢?現(xiàn)將本人學習的一些經(jīng)驗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尊重學生的個性,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是搞好口語訓練的前提,因此教師要盡力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口語交際的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
當孩子正津津有味地講述時,老師打斷他的話進行點評,小朋友們急著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長此下去,還有哪個孩子還愿意再說呢?因此,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學生也學會傾聽,若有不同的意見,耐心地等別人說完再進行爭辯或補充,以保護孩子交際表達的積極性。
一方面是師生間的互動。教師要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學生間的互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引發(fā)靈感,同時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當學生說得精彩時,教師面帶微笑地說:“說得好!繼續(xù)說下去!”;當學生表達不流暢時,教師態(tài)度溫和地說:“不要急,慢慢說!”;當學生說不出來的時候,教師對他充滿信心地說:“沒關系,再想一想,你一定能說好的!”。這看似簡單的微笑,平凡的言語,不正是激發(fā)學生表達興趣、喚起學生交際欲望的良藥嗎?
剛入學的兒童很多孩子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規(guī)范。因此,在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要開始說話的訓練,以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除了拼音教學中組詞、擴詞和造句、說話外,還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某類字的構字規(guī)律,以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需要教師獨具慧眼,善于挖掘課文中的訓練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采用多種的訓練形式,努力使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融為一體。
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總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高語言的材料,從而提高語言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情境教學是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感受時,管理形象思維的大腦的右半球興奮。這樣大腦的兩個半球交替興奮、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人腦的潛在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口語交際。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交際情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積極地觀察、思考、想像,讓他們產(chǎn)生想說、敢說、樂說,不吐不快的沖動,使他們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痹诳谡Z交際的教學中,教師如果設計一些活動,會收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經(jīng)常用的,學生也比較喜歡的幾種形式。
1.玩一玩,玩后說
低年級的孩子最喜歡做游戲了,每次做完游戲后,他們總是意猶未盡,還會回憶他們游戲的過程,興致勃勃地說上一番。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不妨根據(jù)口語交際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讓學生先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再津津有味地說一說。
《給大象貼鼻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如果學生沒玩過,就無話可說,就是說,也說不生動,說不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我讓學生好好地玩了一次,盡量多的讓學生上來貼鼻子。親身經(jīng)歷過了,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同學們都把“貼鼻子”的過程說得清清楚楚,把自己的感受、鼻子貼歪時同學們的表現(xiàn)以及現(xiàn)場的氣氛表達得淋漓盡致。
2.編一編,想像說
低年級學生有著豐富的想像力,雖然有時候在大人看來是胡編亂造,卻充滿了童真、童趣。教師要鼓勵學生這種“胡編亂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從而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
例如,教學《我會拼圖》時,學生用不同形狀的紙片拼出了一幅幅漂亮的圖畫,有動物,有房子,有小朋友等。學生說了拼圖的過程,介紹了自己的作品,應該說這次口語交際活動的目標達到了。不過我在教學中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設計了“看圖編故事”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選擇一幅或幾幅畫的內(nèi)容編一個故事。學生興趣盎然,猶如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編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由于是自己編的,講起來自然是有聲有色,聲情并茂。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借物、圖片、聲像、表演、語言描繪等,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動鮮明的場景,讓孩子們置身其中,樂而動情,進而情動而辭發(fā)。
兒童對故事情有獨鐘,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教師可定期開展“小小故事會”,讓每個學生都能來講自己喜歡的故事,用講故事的形式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在講故事的時候,教師不但要對學生的口頭表達加以指導,還要訓練學生的身體語言,如眼神、手勢等。
教師可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的主題讓學生辯論。在辯論的過程當中,要求學生不僅自己表達,還要聽明白對方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根據(jù)對方的意思進行反駁,要求相對較高。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交際范圍的擴大,口語交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教師就要采取多種孩子們喜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讓我們自己和孩子們都愛上口語交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