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八桂瑤族鄉(xiāng)弄瓦中心校 李安全
教師的職責是既教書又育人,只教書而忽視育人的教師不能算合格的教師。當前要特別重視師德建設,高尚的師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青少年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終生的。下面談談本人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具體做法。
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并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范的作用。班主任在學習生活中都要文明有禮,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在交談中懂得禮貌,以禮待人,班主任要經常使用充滿摯愛、信任和期盼的語言,多一些鼓勵表揚,少一些責備、訓斥和打罵,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應先做到,要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讓學生從小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只有從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長大后才能不辜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自己的勉勵和期望,堅持周一升國旗儀式,讓學生從莊嚴的國歌聲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的鼓舞下增添為祖國、為人民作貢獻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多講一些英雄事跡讓學生從小自覺地崇敬英雄,自覺地向英雄人物靠攏,時刻不忘長大后立志報效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
從小培養(yǎng)愛的情感,可使同學之間、家庭之間、師生之間充滿愛的氛圍,增強親情、友情,增強凝聚力和團結精神。平時可以從一件小事做起:讓學生做件讓父母高興的事、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幫助差生補課、讓學生親手為老師端上一杯熱茶。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同學之間的真誠,而師生之間的融洽和諧,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習慣則能埋沒人才、毀人一生。為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正確行為習慣教育,平時要求學生自覺從《小學生手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具體做法為:一要禮貌待人;二要團結同學;三要尊敬師長;四要助人為樂。一爭做好人好事;二爭說真話;三爭做三好全優(yōu)。及時開展“四要三爭”的行為教育活動,在學生中間引進競爭激勵機制,相互監(jiān)督,互評互學,短期內使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美好的道德風尚蔚然成風,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為習慣,有益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平時讓學生閱讀張衡、毛澤東、周恩來、魯迅、愛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書籍畫冊,從名人的成長經歷中汲取力量、感受心靈,從而使自己幼小的心靈受到震撼,得到勉勵和啟示。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可讓學生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應如何去做。只有從小注重了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樹立遠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作為一位低年級的班主任,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寬容,不僅要體現(xiàn)在所謂的好的學生身上,也要體現(xiàn)在所謂的壞的學生身上。其實,每一個學生在我的眼里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出色之處的。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于表揚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之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在平常的工作中,要與學生像朋友般相處,遇到事情都與他們商量,與他們講道理,請他們幫忙做事情,也會對他們說謝謝,當老師做錯了事情也會向他們道歉。在長久的這種交往中,孩子們就會喜歡老師,愿意和其他人友好相處,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氛圍。
我始終認為,環(huán)境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要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xiàn)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yǎng),管理能力得到增強。這樣,才能真正的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使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孩子的特點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他們的學習最初多半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班主任要積極與家長溝通、了解,為了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也要要求家長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堅決不做。
做一個合格的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要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潔言潔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教授學生知識,更在于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與及做人的基本道德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