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而既熟悉專業(yè)知識,又對計算機技術有著很好掌握的一些綜合型人才更是越來越缺少。當下很多的大學生在畢業(yè)后,其工作不再只是面對計算機,很多的工作平臺都是要結合網絡和媒體等多個方面,同時在處理信息上也愈來愈趨向于綜合多媒體信息。在當代的大學生知識結構以及技術技能上,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也愈加顯得重要起來。然而在當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上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很多學生在畢業(yè)以后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本文通過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分析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如何改革才能更加適應當下的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應用能力;核心價值觀;計算機基礎課程
在當下,我國很多學生在對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上,往往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還是簡單的理論基礎教學,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沒有做到很好的重視,從而使很多的學生空有計算機理論知識,在畢業(yè)工作中,計算機應用能力上卻出現(xiàn)了很大的缺失,給這些畢業(yè)生在工作上造成了很大影響。
一、現(xiàn)代社會對計算機能力的要求
當下計算機技術不僅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工作方式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時也對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精神理念以及價值觀等都造成了很大影響。當下大學生在知識結構上、技能提高上以及智力開發(fā)上都與計算機技術的推廣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此外計算機技術也能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改善,對大學生在思維能力、綜合素質以及研究水平等各方面提高上也有著重要作用。在當下決定大學生能力素質以及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標志就是運用計算機對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組成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
計算機基礎教育中都應該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對學生全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兩個為出發(fā)點對計算機教育中課程內容以及其他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革。在當下的社會中,對大學生計算機能力的主要要求有:創(chuàng)造信息的能力、發(fā)揮信息作用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等一些列的計算機能力[1]。在工作任務上這些計算機能力要求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完成,同時也能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正確的樹立,還能夠在信息垃圾上做到自覺清除,對一些有害的信息做到很好的避免,對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擾和侵蝕也能做到很好的抵制,幫助學生在人際關系以及合作意識上進行有效的建立。
二、當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現(xiàn)狀
(一)理論課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存在著嚴重的比例失調
在當下我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學校在教學上都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著重講解,對于實踐環(huán)節(jié)卻很是忽略,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在計算機教學上還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教學內容上[2]。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內容演變成對課本知識的驗證上,計算機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動手操作演變成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輔助工具,從而使很多學生在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計算機自學能力上都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此外還有一些學校老師在教學內容上都是照本宣讀,甚至對計算機教學的實際性進行了嚴重的忽視。對于一些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也致使進行口語講解,這種教學方法讓很多的學生都感受到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從而排斥計算機的學習,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形成了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被動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生在計算機水平上都存在差異明顯
眾所周知,當下我國社會問題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地域差異以及貧富差異,而這些我國存在的現(xiàn)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身的計算機水平。[3]每個學校在剛剛開學的第一個學期或者第二個學期都非常有可能直接開設計算機課程,而由于地域和貧富差異,其中很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非常的低,因此老師應該格外的關注和重視這些情況。如果忽略了這種現(xiàn)象,就很有可能讓一些水平較低的學生產生自卑和畏懼的心理,從而使這些學生在對計算機課程上失去了興趣,嚴重影響了這些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水平高的學生在對于一些基礎計算機教學中則會出現(xiàn)厭倦的情緒,這樣也會造成這些學生的興趣降低,對于預期的學習目標上就更加難以完成。
(三)計算機課程教學手段的落后
在當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傳統(tǒng)的黑板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下的教學方式,很多的學校都開始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一些學生都開始開展網絡化形式的教學模式。但是在這些當下比較普及的各種教學模式中,我們依舊能夠發(fā)現(xiàn)對媒體取代了黑板,但是在教學模式上以老師為中心的模式還是普遍的存在著[4]。此外,當下我國很多學校都非常的缺乏相應的網絡設備以及網絡教學資源。因此,我國的計算機教學由于這些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對教學的想過造成了嚴重干擾,從而也就無法使計算機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完成,也無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三、以應用能力為核心價值的計算機教學改革
(一)以在教學內容上以社會需求為改革的方向
當下計算機的應用也來越廣泛,只有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做到很好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下競爭強烈的社會[5]。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教材的編寫前應該充分的根據(jù)當下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案例說明來進行基礎課程的編寫,只有這樣才能使實際情況很好的被學生所認識到,也在趣味性上有所增長。其次還應該結合課程的特點和內容將一些陳舊的教學內容進行撇棄,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計算機應用知識。
(二)改進計算機教學的方法
在計算機課程的改革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其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它是教學和上課中的核心所在。計算機技術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質,因此落后的教學方法是肯定不能存在的。其次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可以將投影儀、課件等手段運用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同時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彼此之間都應該多進行一些交流和討論,在計算機應用技術進行邊做邊看邊討論,從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6]。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靈活的運用案例,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案例,這種案例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得到加強。最后還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進行學生資料的調查和記錄,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從而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按照記錄的資料進行針對性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學習到計算機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四、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當下我國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以及不斷提高的計算機水平,不管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要保持和社會進步以及科技發(fā)展相同的步伐,在計算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也同樣如此,只有這樣才能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這也是當下我國教育工作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因此,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有效的提高當下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而為社會提高更多的既熟悉專業(yè)知識又具有很好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久仲,汪清明,賀秋芳,李洛.以應用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4:28-31.
[2]李勇帆,廖瑞華.基于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課程為例[J].計算機教育,2009,12:68-70+75.
[3]陸銘.加強實踐教學、強化應用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8,23:25-27.
[4]馬新民,孫佳佳.深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士官高職學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S2:19-21.
[5]王瑛淑雅.計算機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高職院校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J].計算機教育,2010,01:128-131.
[6]李忠信.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自學能力——以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 38-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