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
哈爾濱人民同泰醫(yī)藥連鎖店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中成藥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合理應用
趙春燕
哈爾濱人民同泰醫(yī)藥連鎖店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中成藥治療病毒性肝炎具有獨特優(yōu)勢,中成藥在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使用極為廣泛。本文對治療慢性肝炎的中成藥的功能主治及適應癥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從辨證用藥、聯(lián)合用藥、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應用、中成藥不良反應及其預防等方面,探討了合理用藥的注意事項,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慢性乙型肝炎;中成藥;合理用藥
慢性乙型肝炎是嚴重危害健康的重大傳染疾病之一,盡管近年來我國乙肝免疫預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乙肝防治勢在必行。按2006年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7.18%推算,我國仍然有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約9300萬人[1]。乙肝病毒(HBV)感染可引起肝臟炎癥和纖維化,嚴重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包括病毒、免疫調節(jié)、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2]。目前抗病毒治療的西藥主要有核苷類似物和干擾素,但療效并不明顯。如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時,在使用干擾素基礎上加中藥有助于提高HBeAg陰轉率和谷丙轉氨酶(ALT)復常率,并可以縮短干擾素治療的療程[3-4]。賀普?。ɡ蛎锥ǎ┞?lián)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陰轉率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拉夫米定[5]。舒肝益脾膠囊與阿德福韋酯聯(lián)用能提高治療漫性乙型肝炎的療效,治療6個月癥狀有明顯改善,舒肝益脾膠囊與阿德福韋酯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6]。
2005年發(f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沿襲了多年的抗炎保肝為主的療法轉變?yōu)橐钥共《緸橹鳎赋觥翱寡妆8沃委熤皇蔷C合治療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治療”,但“在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可適當加選用抗炎和保肝藥物。”從目前的臨床看來,西藥的抗病毒藥物對于相當部分病情活動和病毒復制活躍關系密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明顯的療效。慢性肝炎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病毒引起的持續(xù)免疫損傷,而非病毒的直接損害作用,患者的病情輕重、穩(wěn)定與否由病毒和機體的免疫應答反應狀態(tài)共同決定的。
現(xiàn)將臨床常用中成藥的功效主治和適應癥簡單介紹,以供參考[7]
1.1 膠囊
雞骨草膠囊:疏肝利膽,清熱解毒利濕。適用于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證屬肝膽濕熱證者。
乙肝扶正膠囊:補益肝腎,益氣活血。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出現(xiàn)肝腎不足證候者。
慢肝養(yǎng)陰膠囊:養(yǎng)陰清熱,滋補肝腎。適用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肝炎后綜合征,辯證要點是肝腎陰虛。
1.2 片劑
護肝片:清熱退黃、疏肝解郁,降低轉氨酶。適用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辯證要點是肝氣不舒、濕熱內蘊。
益肝靈片:保護肝臟,改善肝功能。急、慢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損傷,只要有肝臟損害的情況下均可應用。
復肝寧片:疏肝健脾,清熱利濕。適用于肝旺脾虛、熱毒較盛之乙型肝炎。
1.3 顆粒劑
云芝肝泰顆粒:增強免疫功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適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乙型肝炎,辨證要點濕熱久蘊、氣血兩虛。
澳泰樂顆粒: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用于治療甲、乙型肝炎及各種慢性肝炎,辨證要點是肝膽濕熱,肝胃不和。
利肝隆顆粒:疏肝解郁,清熱解毒。適用于急、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1.4 丸劑
肝復康丸:收斂,益氣,解毒,降低轉氨酶。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不良,辨證要點是陰虛內熱。
乙肝靈丸:清熱解毒,疏肝健脾。適用于乙型肝炎,辨證要點是肝郁脾虛、濕熱蘊結。
1.5 口服液
清肝利膽口服液:清利肝膽濕熱。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證屬肝膽濕熱、肝郁氣滯。
強肝糖漿:清熱利濕,健脾益氣,柔肝解郁。適用于濕熱內阻、肝脾不調之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等。
1.6 中藥注射液
強力寧注射液:利膽退黃,改善肝功能,降低轉氨酶。適用于各種慢性肝炎。
苦參堿注射液:清熱利濕、降酶,退黃。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可降低轉氨酶,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尚有抗癌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2.1 辯證使用中成藥
中成藥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飲片為原料,按規(guī)定的處方和標準制成具有一定規(guī)格的劑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劑 [8]。中成藥的處方是根據中醫(yī)理論,針對某種病癥或癥狀制定的,因此使用時要依據中醫(yī)理論辨證選藥,或辨病辨證結合選藥,以達到治療目的。
2.2 中成藥的聯(lián)合使用
原則上應遵循中藥“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的“七情”配伍用藥理論。多種中成藥的聯(lián)合應用,應遵循藥效互補原則及增效減毒原則。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中成藥與西藥聯(lián)合使用時應考慮中西藥藥物的主輔地位確定給藥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中西藥無明確禁忌,可聯(lián)合應用。給藥途徑相同的應分開使用;應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
2.3 中藥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中成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應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病情輕緩急及各種劑型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劑型和給藥途徑。能口服不注射給藥;能肌內注射不選用靜脈注射或滴注給藥。
2.4 中成藥不良反應及其預防
中成藥使用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皮膚黏膜系統(tǒng)癥狀、泌尿系統(tǒng)癥狀、神經系統(tǒng)癥狀、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呼吸系統(tǒng)癥狀、血液系統(tǒng)癥狀等,可能是一種或者幾種。
中成藥不良反應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包括:中藥自身的藥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應;辨證不當;長期或超劑量用藥,特別是含有毒性中藥材的中成藥。因此,要加強用藥觀察及中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完善中藥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出現(xiàn)過敏反應及時處理;做到辨證用藥,采用合理的劑量和療程,尤其對特殊人群,如嬰幼兒、老年人、孕婦及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更應注意用藥方案。
總之,臨床用藥嚴格依據中醫(yī)辨證論治原則,準確辨析患者病癥,考慮個體差異,結合藥物劑型特點,確定用藥方案,合理應用,避免不良反應,更好地發(fā)揮中成藥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作用。
[1]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公布全國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乙肝免疫預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EB/OL].[2008-04-2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htmlfiles/mobgt/s3582/200804/33253.htm.
[2]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12):881-891.
[3]孫培忠,魏偉.干擾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2,9(11):974-975.
[4]向曉玲,蔡杰,楊云.干擾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 [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9,18(36):904-905.
[5]何玲,楊詩杰,吳進軍,等.拉夫米定聯(lián)合中成藥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響 [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7):1634-1638.
[6]《中外健康文摘》,2011.08.
[7]尹國有,劉健.乙型肝炎辨證與成方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395-438.
[8]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7-2(3).
R259
A
1672-5018(2016)07-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