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英
[摘 要]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混凝土結構課程來說,文章基于課堂教學和微課教學的特點,提出將微課模式融入到現有的課堂教學中。分析了微課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并討論了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中微課設計內容。通過微課對混凝土結構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不足的補充融合,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微課;教學改革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53
1 引 言
近年來,微課、翻轉課堂、慕課成為教育領域的時髦話題,其本質都是混合式學習的具體表現形式。其中,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混凝土結構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學習內容涉及面廣,課程綜合了建筑構造、力學和建筑材料等多門課程的知識。不僅內容多,而且跨度大,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F有的混凝土結構教學一般采用課堂板書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由于該課程涉及知識點多,綜合性強,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往往對課程中的重、難點把握不準。同時混凝土結構課程又是和實踐結合緊密的學科,老師在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往往不能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因此,基于混凝土結構課程的上述特點,可在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 混凝土結構教學中微課的作用
混凝土結構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基礎課程,學生對課程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工程問題的處理有重要影響。該課程知識量較大,學生在掌握混凝土基本原理和理論的同時,還要掌握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以及相應的結構構造要求。
現有的混凝土結構教學一般采用課堂板書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但是多媒體教學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炷两Y構由于知識點多,難點多,專業(yè)性和綜合性較強,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不容易找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炷两Y構課程中結構及構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壞形態(tài)的學習和工程緊密相關,結構構造的要求僅僅通過課堂理論講解,學生往往對結構性能及構造問題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理解不深刻。同時,由于課程教學課時的限制,又不允許學生離開課堂到工程現場學習。因此可借助微課平臺建設一些主題明確,能詳細展示該課程重點和難點及工程實例的多媒體片段及視頻,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并加深對混凝土結構基本概念的理解。微課在課程學習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2. 1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制作生動的微課教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視頻調動學生興趣,延長學生注意力?;炷两Y構課程由于涉及知識點較多,課時時間緊,一節(jié)課往往包含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和應用,較長時間的理論推導和學習,使得部分學生學習注意力下降。這時,通過插入微課視頻教學,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2 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
對課程的重點難點制作微課教學視頻,可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對典型題目的統(tǒng)一答疑,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復習和鞏固。通過簡短的視頻配以相應的重難點和作業(yè)講解,使學生在課余復習該部分知識點時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微課的發(fā)布,學生可以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同時也是學生課外延伸和學習的最好載體,從而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
2. 3 加強工程實際應用能力培養(yǎng)
結合工程實例或試驗過程制作微課教案,有利于學生增強對理論知識在工程中應用的感性認識。混凝土結構課程包括很多專業(yè)性、實踐性很強的內容,僅僅通過課堂的理論講解,學生很難完全理解。而通過微課教案中的工程實例視頻資料,并結合語音講解,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理論知識在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 4 有助于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
教研組統(tǒng)一制作經典的微課教案,集各老師教學所長,可方便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交流。通過微課這種形式實現資源的積累、分享和交流,從而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及教學水平。教師和學生在真實、具體、典型案例的教與學過程中實現教學觀念和教學技能的提升,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3 混凝土結構課程微課設計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針對混凝土結構課程,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時,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3. 1 根據課程特點選題
微課作為媒體視頻,內容的設計要適合多媒體特性。因此首先要分析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內容,包括授課對象特征分析、知識點和可用資源分析,從而在此基礎上確定微課主題。對于混凝土結構課程來說,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可作為選題標準。同時,由于該課程和實踐結合緊密,因此在選題上,如果教學內容和工程關系緊密或者和試驗教學相關,而這些內容僅靠課堂理論講解又不能使學生有直觀認識,那么這些教學內容也可以作為微課選題范圍。例如,對“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性能”一節(jié),為更清楚闡述受力性能的理論分析,可將教學中涉及的試驗內容與實際試驗過程視頻相結合,作為微課內容。而對于結構構件受力性能和破壞問題,則可結合相關的實際工程問題,作為微課的一個主題。
3. 2 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特點確定微課選題后,就要根據教案進行微課教學設計。一般一節(jié)微課涉及一個知識點,因此首先針對該知識點積累素材課件,收集典型的工程圖片、視頻動畫等輔助資料,補充到教案中。教學設計過程中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能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具有針對性的解惑、啟惑作用。課程設計內容結合動態(tài)視頻,生動形象,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 3 微課實施和評價
微課設計好后,根據課程教學大綱要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融入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比如案例教學法、演示法、啟發(fā)教學方法講解工程實踐問題和課程的重難點;采用自主學習方法讓學生對典型例題和習題講解反復的聽講和練習來提高能力。
在完成混凝土結構課堂教學后,學生通過微課視頻鞏固課堂上的重難點和知識點,通過典型例題和習題講解完成答疑解惑。學習結束后,學生通過微課資源的“練習測試”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教師則根據學生的測試結果反饋教學效果,以便進一步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補充完善。
4 結 論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教學方式的出現將不斷促進教學改革。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混凝土結構課程,文章通過分析課堂教學和微課教學的特點,提出將微課模式融入到現有的課堂教學中,希望通過微課對傳統(tǒng)教學不足的補充教學,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并加強其在工程應用中的直觀認識,從而更好地學會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最終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桂耀榮. 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化學教與學,2013(5):41-42.
[2]焦建利. 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3-14.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唐玉文. 《混凝土結構原理》課程教學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