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佳
年一過,人們就不得不離開親友,回到工作崗位上,開始新一年的忙碌?,F(xiàn)在,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驅車返程已成了一種潮流。可是,冬日霧霾頻發(fā),不僅危害人體健康,又極易引發(fā)公路交通事故。所以,霧霾里行車,要特別關注安全和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六點:
霧中行,別開遠光燈 霧霾天行車應及時打開霧燈、示廓燈或近光燈,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霧很濃的情況下還要打開雙閃燈。切記不要使用遠光燈,因為遠光燈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線被霧氣漫反射后,會在車前形成白茫茫一片,開車時反而什么都看不見了。可間歇使用雨刷器,把擋風玻璃上因霧氣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凈,以改善視線。
霧中會低估車速,請減速 霧霾天之所以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大霧中快速行駛的司機,常常會認為自己的車速很慢。有研究者曾在一個虛擬的駕駛裝置內對多名司機進行過測驗,讓司機分別在澄明的空氣下和霧氣中“行駛”,然后要他們估計在這兩種“天氣”下的車速大小,結果95%的司機都將霧氣中的車速進行了偏小的估計。所以,霧霾天行車要嚴格限速行駛。霧霾越大,可視距離越短,車速就必須越慢。
遇事故,遠離車輛和車道 霧霾天行車萬一發(fā)生交通事故,應在車后方設立警示標志,并把車輛的危險報警雙閃燈打開,提示后方車輛。做好警示后,車上人員應立即撤到安全的地方,同時報警,千萬不要留在車內或在車道上行走,以避免發(fā)生二次事故。如果發(fā)現(xiàn)前方車輛??吭谟疫叄f別盲目超車,因為很可能它是在等待對面的來車通過。霧霾天行車超越路邊停放的車輛時,要在確認其沒有起步意圖且對面又無來車后,再適時按喇叭,從左側低速繞過。
減速要慢,要提前 霧霾天行車不能壓線行駛,在彎道和坡路行駛時,應提前減速,避免中途變速、停車或熄火。霧霾天無法分辨車距,如果緊急踩剎車,會讓后面車輛無法判斷距離而導致追尾。如需減速應緩慢放松油門,連續(xù)輕踩制動,防止碰撞、剮蹭和追尾事故的發(fā)生。
堵路上,別開窗 車在高速公路上被堵,駕駛員和乘客自然非常著急和焦慮,有些駕駛員和乘客就選擇打開車窗,欣賞窗外的風景來打發(fā)時光。確實,大霧彌漫,風景朦朧,看似詩情畫意,但殊不知,霧是懸浮于近地面的水汽凝結物,而水汽凝結物中常常溶解了一些有害物質,如各種酸、堿、胺、苯、酚、病原微生物等。此外,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車比較密集,車輛排放的尾氣和空氣中的懸浮物在低氣壓、風速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比較容易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結合形成局部煙塵,使空氣污染加重。此時開車窗,被污染的空氣灌入車內,容易誘發(fā)車內人員患呼吸道疾病。所以,遇到大霧天氣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時,應關閉車窗,車內開啟內循環(huán)模式,從而避免和減輕空氣的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和舊病復發(fā)率。
遇團霧,盡量躲 在冷天,很多開長途車的駕駛員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會兒路上有霧,一會兒霧又消散了,再過一會兒又會遭遇大霧。這就是通常說的“團霧”(一般不是“霾”)。研究表明,團霧具有突發(fā)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團霧內能見度很低,常常只有幾十米甚至十幾米。另外,團霧分布不均勻,濃度不一,面積大小也不一致,長度從1公里到5公里不等。團霧的預測和監(jiān)測難度都很大,高速公路上的電子警示牌常常不能及時提醒,加之團霧在客觀上的“忽有忽無”,也讓駕駛員們的主觀情緒起伏不定,容易因麻痹大意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安全部門稱團霧是高速公路上的“流動殺手”。其實,對付團霧的辦法也還是有的。一般來說,當高速公路上突然遭遇能見度極低的團霧時,應盡可能就近尋找服務區(qū)停車休息,待團霧消盡再行駛。如果距離服務區(qū)較遠,則要嚴格遵循前面提及的霧霾中行車的駕駛規(guī)則。團霧的水汽含量特別高,可以適當提高雨刷器的使用頻率,及時刮去擋風玻璃上的小水珠,以免影響駕駛員的視線。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