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學校(215021)
陸水明●
?
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的思考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學校(215021)
陸水明●
微課是近幾年才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手段,它是基于信息技術,從傳統(tǒng)教學課件、設計以及課例等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新興的教學模式.近些年來,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語言精簡干練、針對性強以及趣味性高的特點,一經推廣應用就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支持和喜愛,將微課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融合,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作為一種大膽的教學模式改革,微課在與物理教學的結合中,能夠為學生排疑解難,激發(fā)他們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增加他們的信心與勇氣,幫助學生突破物理重難點,極大的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本文將專就微課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進行一定的思考.
微課;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越性;思考
微課,它是近些年來才在我國教育界興起的一種教學理念,目前逐漸被引入我國中小學的教育中.如果要給微課下一個具體的定義,筆者認為這可以這么理解,它是按照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實踐的要求,向學生播放5-10分鐘的教學短視頻,這個教學短視頻記錄的是老師圍繞某個具體的、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作出的教學講述.可以看出,微課只是教師針對教學中某個或某幾個知識點專門錄制的簡短視頻,并通過該視頻,實現(xiàn)師生課內外無障礙交流.通常,微課實施,需要借助于當今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網絡平臺,從這個角度來講,微課又有信息化教學的特點.
進行微課教學,可以看出它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它利用的是互聯(lián)網這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老師和學生可以實現(xiàn)無障礙溝通.老師們要善于利用好這個優(yōu)勢,為學生構建一個課外實驗教學平臺,讓學生在課下之余就能很方便進行實驗學習,領會物理實驗的奧妙之處,就拿聲現(xiàn)象這部分內容來說吧,筆者就利用了這個課外實驗教學平臺,向學生呈現(xiàn)一段微課視頻.具體案例如下:
在聲現(xiàn)象這部分內容中,有“隔聲”以及“振動產生聲音”等部分內容,首先,筆者事先利用課余時間在學生班級QQ群中上傳了幾組視頻,分別是“將鐘表置于盒內盒外,并親自用耳朵聆聽,感覺聲音大小有變化”、將振動的手機置于桌面上,結果有聲音產生,上傳完畢之后,筆者要求群里的每一位同學都要觀看.其次,我讓學生充分利用好手頭的資源或設備,進行親身實踐,并鼓勵學生也能上傳自己錄制的視頻并與群內同學交流.很多同學都根據所上傳的視頻進行實際驗證,不少同學也確實上傳了,感覺十分難得.最后,筆者在QQ群中引領大家對這些實驗中所蘊含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研究,很多同學由于有親身經歷,并結合大家的熱情交流,都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少同學提出的意見很有見解性,群內氣氛一度很高.
可以看到QQ是初中生很熟悉的聊天通訊工具,老師們要發(fā)現(xiàn)QQ所具備的優(yōu)點,在教學中善于利用,進行微課平臺的搭建,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筆者上傳的視頻與實際生活結合很緊密,難度也不是很大,學生們驗證起來也有很強的可行性.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還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實驗現(xiàn)象背后蘊含的物理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有助于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之間進行交流.
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學時,都會感覺到物理教材中的有的理論或者概念不是很好理解,對他們進行后面的物理學習產生了很大障礙.對于這種比較深奧的物理學理論,如果老師們采取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味的向學生進行解釋,學生只會更難理解,甚至會失去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如果老師們準備通過實驗向學生進行講解,效果肯定會好些,但是考慮到,驗證過程比較繁瑣,投入的人力物力又都比較大,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因而可行性不大,也不切實際.因此,筆者通過在物理教學課堂上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對于那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理論概念,都通過向學生播放時間較短的微課視頻來幫助其理解,實踐證明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就拿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因素這個知識點來說吧,雖然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根據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大小來判斷浮力大小,但是考慮到初中生抽象思維還不是很成熟,在理解這個知識點時勢必存在一定困惑,老師們如果僅僅從書本理論出發(fā),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勢必會感覺很抽象,無法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于微課視頻具體的實驗現(xiàn)象來加深理解.于是筆者運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在向學生播放微視頻之前,筆者讓全班同學不僅要關注整個實驗過程,還要關注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然后,筆者開始將物體逐漸浸入燒杯中的水中,直到物體完全被浸沒,學生通過視頻中很容易看到整個過程中,燒杯中水的體積不斷在增大,同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斷變小.接下來,筆者繼續(xù)將物體浸入燒杯中,這個過程燒杯中水的體積不再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不再發(fā)生變化.通過這個視頻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物體受到的浮力只與浸入液體體積有關系,與深度無關.考慮到一次播放學生很難看清楚,筆者決定再向學生播放一次,并強調讓學生特別注意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在物體完全浸入液體之前,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斷變小,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越來越大,而后來物體完全進入液體之后,即使物體浸入深度在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化,接下來筆者就開始向學生進行具體講解.
由于這個微課視頻是筆者親自錄制的,因此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講解時,不僅能夠使得實驗更加真實可靠,而且課堂氣氛也一度很活躍,學生紛紛表現(xiàn)出很強的積極性,通過學生親眼所見,能夠讓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頓時變得形象簡單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作為當下新興的課程資源,微課匯集了簡單化、多樣化、實用化以及智能化等特性,為老師進行物理教學、學生進行物理學習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臺,受到廣大師生的熱切歡迎.應該說,這種新型的課程資源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既有利于輔助學生學習,又能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方法參與到微課的應用與實踐中去,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物理自主學習的效率.
[1]金龍.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法[J].高考,2015(07).
[2]王俠.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5(9):71-72.
[3]楊永和,陳紅利.“微課”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w物理通報,2015(10):94-95.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