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梅
(新疆和田市墨玉縣奎牙鎮(zhèn)阿其格吾依村小學 新疆和田 848100)
淺談小學漢語成績兩極分化的原因和對策
陳雙梅
(新疆和田市墨玉縣奎牙鎮(zhèn)阿其格吾依村小學 新疆和田 8481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等都有了顯著的變化。師生互動、平等參與、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已滲透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但隨之也出現(xiàn)了一種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學生的漢語成績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漢語成績 兩極分化 原因 對策
小學漢語教育是學生學習漢語的重要階段,但是卻普遍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不佳、學習成績低下以及學習缺乏主動性等等問題,使得學生的漢語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很嚴重,并且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阻礙了學生漢語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為了應付應試教育,大部分的教師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灌輸漢語的知識,機械性的講課方式,是很多學生對漢語沒有興趣。小學漢語成績的兩級分化,直接影響著學生整個成長階段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消除小學漢語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尤為重要。
造成小學漢語成績兩極分化,主要是因為教師定位,家庭重視程度和學生的學習意識出現(xiàn)了偏差,導致了漢語成績兩極分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建設者和開發(fā)者,但一些教師在漢語教學上僅限于教材,實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單一,沒有接受新的事物,教學缺乏趣味性,課堂教學活動乏味、單調(diào),沒有充分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拓展?jié)h語教學的新領(lǐng)域,對于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沒有很好的應用。過分專注于知識的傳授,對指導和研究較少,很容易讓學生倍感負擔,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
漢語是最貼近社會家庭的一門學科,也是受到社會廣泛重視的必修課程,更是應試教育重點的考試科目,因此有部分家長十分的重視。特別是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家長會利用各種手段逼迫學生學習漢語,參加各種漢語輔導課程,對于漢語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比較強,加上適量的漢語輔導課程,對于漢語成績好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加上適量的漢語輔導課程,漢語成績就會越來越好。相反,對于漢語成績差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接受能力比較差,再逼他們參加大量的漢語輔導課程,剝奪了他們大量的時間,課外閱讀時間少,使學生倍感壓力,從而逐漸失去了學習漢語的熱情,漢語成績也越來越差。
學生是漢語學習的主體,學生也是造成漢語成績兩極分化的關(guān)鍵因素。首先,很多學生覺得漢語是可學可不學的科目,只要能認識字即可,而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數(shù)理化學科上,對于漢語學科不夠重視。小學是學生理性思維逐步完善的時期,這個時候若是對漢語學科沒有足夠的重視,就會完全喪失對漢語學習的興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就會停在小學階段。這樣一來,只要在漢語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逃避,最終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下滑。另一些學生就相反,開始認識到漢語的重要性,感受到漢語帶來的歡樂,學習成績就逐步進步。其次在學習方法上一些學生忽略了學習的漸進性。而只重視結(jié)果,漢語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點一點扎扎實實的積累學習,而若像理科一樣學習,就無法掌握學習漢語的規(guī)律性,對漢語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東西。并且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要補上漢語成績是很困難的事情。
面對小學漢語成績兩級分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讓人們認識到漢語教學的重要性,怎樣才能消除這種現(xiàn)象成為目前漢語教學十分重要的問題之一,作為一位漢語老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相應的對策。
漢語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熟悉,在接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語言,在適當?shù)臅r候運用學生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將代溝的現(xiàn)象降到最低,使老師多點親切感少點距離感。作為老師必須多點關(guān)愛學生,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家庭多受到家人的關(guān)心和疼愛,在學校也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教師應做到培優(yōu)輔差,對待學生也必須要有寬容的態(tài)度,對學生犯錯的問題要一視同仁。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關(guān)鍵,對學生的關(guān)心和愛護能夠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尤為重要。
在教學中,一個好的老師都是努力不讓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因此每個教師在保持好學生成績的同時也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使學困生也不斷趕上隊伍,一方面教師要讓優(yōu)等生成為學困生的榜樣,不斷進步;另一方面要對學困生不斷補差,使學困生也不斷趕上隊伍。一方面教師要讓優(yōu)等生成為學困生的榜樣,不斷進步;另一方面教師要面對學困生不斷補差,使學困生不斷的恢復信心,另外多給他們一些表揚和關(guān)愛,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信心不斷增強,興趣增加,才能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在小學漢語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學習成績不好,上課不主動發(fā)言,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學生,一些老師會采用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回答,并且加以表揚和肯定來幫助他們恢復自信心,然后將難度逐步加深,最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因此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首先喚起他們對漢語學習的興趣,逐步加強他們學習漢語的自信心。剛開始給他們布置一些簡單的任務,例如做一些文學資料的摘抄,語句的訓練等等,并加以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認識到漢語的學習并不是很困難的,從而逐步樹立他們學習漢語的信心。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募由铍y度,可以自己寫一些小短文或者做一些閱讀理解,使他們了解到自己的缺陷的方向,以便改正。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要避免他們產(chǎn)生驕傲的情緒,可以布置難度相對大的任務,讓他們認識到知識是無止境的,需要他們不斷的努力和探索,從而不斷的完善自身,維持優(yōu)秀的成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