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云(江蘇省泗陽縣王集中學)
如何展示初中語文閱讀的精彩
潘麗云
(江蘇省泗陽縣王集中學)
杜甫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馑际遣┯[群書可以為寫出精美的佳作積累豐富的素材,也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汲取營養(yǎng),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學涵養(yǎng),培養(yǎng)人獨到的欣賞價值,發(fā)展人的思維和智慧,對人際交往口才的技能技巧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語文閱讀;方法技巧;興趣習慣
古人讀書貴在“自得”,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意思就是要求人們對名書、好書要多讀熟讀,然后就能自曉書中事理和寓意;其次讀書要講究興趣,要有方向性、目的性,也就是說讀書要津津有味,讀有所得;再次讀書要講究方式,講究閱讀方法的藝術性、趣味性、技巧性,正如思想家朱熹所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說讀書要專心致志不能有口無心,要有目的地、快樂地讀,不能浮光掠影“食不知味”地讀,要邊讀邊悟,邊讀邊議,邊讀邊記,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欣賞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最終使自己成為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人。下面我來談談如何啟發(fā)誘導學生閱讀,供同仁分享。
閱讀要帶有濃厚的情感性、感染性,教師教語文要講究“藝術之道”,閱讀也是一種精神和智慧的生活,正如薩特說的“閱讀就是自由的夢”。如果人們開心地、自由地閱讀,那就是在享受精神生活,所以激發(fā)讀書的興趣很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單調(diào)枯燥的讀書方法,營造寬松、民主,富有多姿多彩的閱讀情境,讓學生親身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感和美麗。例如,每周閱讀課在教師的點撥下,有組織地暢談、交流一周來的閱讀心得和感想,介紹彼此閱讀的書籍和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讓大家分享;或者通過閱讀,組織班級演講比賽,設置一、二、三等獎,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或者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辯論,看誰的觀點正確,論據(jù)充分,論證有力,這些情境都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興趣,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隨著各種各樣的書本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學生難以辨別書的適合與否,又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萌動期,一些學生一味地癡迷于網(wǎng)絡文學,有的沉迷于武打的、言情的小說……這些書本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反而導致學生的思想、學習開了倒車,使學生在不健康的書中迷失了自我,陷入撲朔迷離的茫然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及時洞察,及時制止、教育,并推薦一些積極向上的、有文學內(nèi)涵的好書,例如,喜歡小說的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就可以推薦他們到圖書館借四大名著來閱讀,喜歡散文的學生可以看普希金的散文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魯迅的雜文集;喜歡詩歌的可以閱讀唐宋的名家之作,如唐朝王維的山水詩、岑參的邊塞詩等,既可以讀蘇軾的“大江東去”,也可以讀柳永的《雨霖鈴》以及李清照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學生在這些書的海洋里可以撈取到珍珠寶貝,汲取營養(yǎng)。
1.“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币虼嗽陂喿x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筆到,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在閱讀的同時,畫出并摘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并要求能背下來。對于疑難問題,可以先做好記錄,給予相應的指導。在加強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必須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特別是獨立性統(tǒng)一起來,要讓學生自覺、獨立地進行閱讀,并能觸類旁通。我們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死讀書、讀死書的人,要把新世紀的學生培養(yǎng)成能說、善寫、會思考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2.根據(jù)書本內(nèi)容的重要性,故事的生動性、趣味性,讀書可以選擇比較性閱讀、求解性閱讀、質(zhì)疑性閱讀。比較性閱讀是理解發(fā)散思維的基礎,可以起到啟發(fā)思維、開闊視野的效果。例如《魯班學藝》與《景陽岡》都是寫人的技藝高超這一主題的,但題材不同。求解性閱讀可以使學生有感悟,激發(fā)好奇心,例如《田忌賽馬》使學生了解出馬順序不同是造成勝敗不同的原因;質(zhì)疑性閱讀則是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學習《將相和》時,上課前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藺相如敢和秦王唇槍舌劍,為什么不敢和廉頗正面交鋒?讓學生帶著這個疑問仔細地把課文讀完,這樣教學效果極佳。
3.讀書還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考試要求進行閱讀的分類。閱讀分為精讀、泛讀。精讀,就是要全神貫注一字一句地讀,甚至要多讀、重讀才行,要準備好閱讀工具———字典和詞典,要查找文章中的生字發(fā)音,一些詞語的意思,句子的語法,段落的結(jié)構,整篇文章的框架,運用的修辭手法,文章的寫作特點和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背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要從這幾大塊入手進行精讀。泛讀就是對一些不太重要的段落、文章進行走馬觀花式的閱讀,即只要了解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田春梅.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民風,2012 (12).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