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慧芳(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第二中學)
?
討論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鄯?br/>(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第二中學)
摘要:分析了討論教學法在星子二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現(xiàn)狀,闡述了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討論法的設計步驟。
關鍵詞:信息技術;討論教學法;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fā)展性的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討論教學法已融合到課堂教學之中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使用討論教學法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是口頭討論,電子討論進行的并不多。課堂上學生都在同一地點上課,電子形式討論較少使用。課外,學生不在同一地點,使用BBS、聊天室進行討論的學生有所增加。對初中生而言,電子形式的討論運用得并不多,而且是在課外運用聊天室進行討論,課堂上運用電子形式討論的學生相對較少。電子討論在面對面的課堂教學中并未發(fā)揮其優(yōu)勢,而在網(wǎng)絡教學中電子討論發(fā)揮了其巨大優(yōu)勢,不同地點的教學甚至不同時間的教學,聊天室或E-mail能更好地體現(xiàn)其優(yōu)勢。
一般設計過程如下:
分析教學內(nèi)容,確定教學目標;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
在課堂中實施討論教學法。提出討論的問題,讓學生有主題可討論,老師一般會自己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閱讀資料,領會問題,再相互討論,或讓學生提出問題,全班一起討論。列出討論的提綱,為了防止學生走出討論范圍,或沒有找出重點,老師會預先準備一個提綱,使學生能有序、有重點地進行討論。宣布討論的規(guī)則,向學生介紹討論的題目、目的及時間等具體問題,根據(jù)討論的形式做好準備。展開討論,組織學生發(fā)言,并對討論的內(nèi)容和結果進行總結。老師進行總結:概述討論情況;點評學生在討論中的情況;分析討論結果。對于不統(tǒng)一的問題,老師會闡述自己的觀點,但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對討論中的錯誤觀點,指出問題所在,分析錯誤的根源,澄清模糊的認識;對于不夠全面的觀點,加以補充,使它更完善。
總之,討論教學法作為課堂教學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在信息技術課中還是以口頭式的討論為主,而BBS、聊天室、E-mail等電子形式的討論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形式討論必將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基于Internet的網(wǎng)絡教學和信息化教學中,也會給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帶來煥然一新的變化。
參考文獻:
徐曉東.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