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玲
(重慶市北碚區(qū)王樸中學校)
?
初中語文教學從朗讀開始
童玲
(重慶市北碚區(qū)王樸中學校)
語言不是寂寞的符號,語文教學是一門有聲藝術,可是,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卻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語文課堂上很難聽到瑯瑯書聲,即使有,也是毫無生氣,半死不活,那硬邦邦的聲音里,絲毫找不到半點情感因素。其實,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一種傳統(tǒng)方法,它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我們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質(zhì)兼美,是學生朗讀的好材料。因此,怎樣讓語文教學回歸本位,讓語文課堂充滿瑯瑯書聲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對這一問題的淺顯認識,僅供大家參考: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朗讀興趣比較濃厚,可是到了初中,他們的朗讀興趣反而沒有了,朗讀能力下降了。著名文學家金克木說:“不會讀,書就像干草;會讀,書就像甘草?!痹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主張讀書要“字字響亮,不能誤一字,不能少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倒一字”,這其實就是說通過朗讀品味文章內(nèi)涵與精髓。我們大家知道,朗讀方式多種多樣,比如齊讀、小組讀、男女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我常常變化朗讀花樣,讓學生保持持久的朗讀熱情,例如,在學習《論語十則》時,采用了小組讀的方式,同學們?yōu)榱俗屪约旱男〗M取得好成績,他們積極準備,高度重視;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采用了齊讀的方式,學生聲音洪亮,氣貫長虹;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采用了表演讀的方式,學生熱情高漲,精彩紛呈;在學習《安塞腰鼓》時,采用了男女生讀的方式,學生的聲音有急有緩,層次分明。正是這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熱情和欲望,整個課堂書聲瑯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崩首x猶如一股清泉,只要教師增大它的流量,引導它流向我們設定的教學目標,就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呈現(xiàn)無限精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重視朗讀教學,讓朗讀發(fā)揮它的無窮魅力。我相信,語文教學從朗讀開始,定會讓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走向輝煌。
參考文獻:
[1]紀玲玲.將朗讀進行到底: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3(05).
[2]楊永明.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語感訓練[J].安順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
[3]張洋源.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順學院學報,2012(02).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