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瑋
淺論網絡合音詞
○劉家瑋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用,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方言正在突顯,并引起語言學者的關注與研究。近年來,網絡語言中出現(xiàn)的“表、造、醬紫”等合音詞被廣泛使用,而這類合音詞的出現(xiàn)除了滿足語言表達的經濟性原則之外,還與網絡語言簡練幽默的表達需要、當代網友追新求異和表達方言的心理有關。文章就網絡合音詞的產生機制、分類、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分析研究,以期對網絡合音詞有一個新的認識。
網絡合音詞 成因 分類 特點
互聯(lián)網作為21世紀最強的傳播媒介,以它頑強的生命力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生活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至此,網絡已成為人們交際的重要方式之一,并應運產生了適用于網絡使用的語言,即“網絡語言”。網絡語言是指“網上通用的語言,是一種新的語體,網絡語言起初多指網絡計算機語言,也指網絡上使用的有自己特點的自然語言”[1]。目前學界對網絡語言有廣、狹兩種看法。廣義的網絡語言是指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網絡用戶之間所使用的語言,可分為三類:一是與互聯(lián)網有關的專業(yè)術語,如:“軟件、硬件”等;二是與互聯(lián)網有關的特別用語,如:“黑客、電子商務”等;三是網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詞語和符號,如:“菜鳥、灌水、造、宣”等[2]。狹義的網絡語言僅指第三類,網絡聊天用語。而文章討論的便是狹義的網絡語言,其主要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網絡為傳播媒介,實現(xiàn)網絡交際服務為目的,它的存在為網絡語言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得網絡語言有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而所謂合音是指經常連用的兩個漢字的音節(jié)由于連讀或快讀等原因按照一定規(guī)律合成一個音節(jié)的現(xiàn)象[3]。合音產生的音節(jié)叫合音音節(jié),合音音節(jié)所對應的漢字叫合音字,而通常一個合音字就對應著一個詞即“合音詞”。合音是漢語中普遍存在又較為特殊的一種音變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的“諸、叵”,現(xiàn)代漢語中的“甭、您”,方言中的“啷、恁”都是合音詞。這類合音詞在合音的同時也伴隨著合義,然而,網絡語言中的合音新詞(如:造、宣、醬紫)卻又與傳統(tǒng)的合音詞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網絡語言中出現(xiàn)的合音新詞的成因、分類和特點進行一個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2012年熱播電視劇《愛情是從告白開始的》里,有一段臺詞:“歐皓辰!你知道嗎,我一直都喜歡你!”這便是網絡合音詞產生的語源模型。2014年,在《愛情公寓4》第11集中,主角唐悠悠給眾人播放自己的表演影片剪輯,第一幕偶像言情劇里便出現(xiàn)了如下對話:“歐皓辰,你造嗎,為直都,我宣你,我的腦嗨我的心,我全身上下的每一個器官,都在說著,我宣你?!保ㄒ馑际牵簹W皓辰,你知道嗎,我一直都,我喜歡你,我的腦和我的心,我全身上下的每一個器官,都在說著,我喜歡你)[4]。此句一出,因其強烈的適用性和新穎性,立即被網絡上的年輕網友所使用,并同時出現(xiàn)在人們的日??谡Z交際中。從那以后,諸如此類的表達層出不窮,最典型的如:醬紫(這樣子)、釀紫(那樣子)、你造嗎(你知道嗎)、我宣你(我喜歡你)、有獸(有時候)、神獸(什么時候)、女票(女朋友)、為直(我一直)、間(今天)、古瓊氣(鼓起勇氣)……
對于這類網絡合音詞,學界一致認為它們的產生與傳統(tǒng)合音詞存在許多不一致的地方。當然,它們被稱作為網絡合音新詞,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語音上的合音,即由兩個音節(jié)合為一個音節(jié)。除此之外,網絡合音詞的產生還包含了其他機制和成因:
(一)語言表達的經濟性原則
語言表達的經濟性原則是網絡合音詞產生的內部機制,它的作用奠定了網絡合音詞產生的基礎。經濟原則是指導人類行為的一條普遍性原則,作為人類行為的一種,語言應用領域也同樣受到經濟原則的影響。語言經濟原則又稱省力原則,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以最小的認知代價換取最大的交際收益[5]。語言表達的經濟性要求表達者用較少的語言符號傳遞和表達盡可能多的信息量,且信息量準確有效。網絡合音詞的產生正是受到這一原則的影響。合音詞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連說快讀而自然形成的連音,它將兩個音節(jié)合并為一個音節(jié),但其表達意義并未縮減。因此,合音詞用一個音節(jié)表達了兩個音節(jié)的意義,讓同樣的音節(jié)承載更大的信息量,傳遞更為豐富的內容,提高相應的表達效率,使得語言表達更加“經濟”,更適用于及時性強的網絡語言表達。
(二)網絡語言簡練幽默的表達需要
人們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一般都是在特定場合,就特定話題、特定目的,與特定對象進行交際。由于交際語境的不同,語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便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體。網絡語言的產生和發(fā)展都依托于網絡,而網絡這個特殊的交際環(huán)境卻導致了網絡語言需要特征的不同。我們都知道,在網絡這個特殊性極強的交際環(huán)境中,其交際時間的緊迫、交際場景的分隔性、交際方式的書面化和信息傳遞的及時性等性質都要求我們的網絡語言簡練幽默、生動形象。而網絡合音詞因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即“一個音節(jié)表示兩個音節(jié)”,節(jié)省了網友們的輸入時間,并且這樣的語言符號在網絡這個交際環(huán)境中能夠準確清楚地傳遞網友們的語言表達,這一切也符合了網絡語言簡練幽默的表達需要。用一個音節(jié)表達了需要用兩個音節(jié)才能表達的意義,這種用法的獨特也使得網絡合音詞在網絡交際環(huán)境中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力。
(三)當代網友追新求異的心理
網絡的興起與普及使得每位網民都可以在網絡空間中自由表達,而他們想要使自己的表達能夠在廣袤無垠的網絡世界中得到關注與突顯,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并且在我國當代網友結構中,青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敢于張揚個性、追求新奇、崇尚自我。他們的這一特點也集中體現(xiàn)在其創(chuàng)造的網絡語言中,他們期待通過自創(chuàng)網絡詞語來體現(xiàn)自身價值,引起他人的關注與興趣。正是當代網友追新求異的心理和渴望關注的需求,使得網絡語言呈現(xiàn)出一種求異性。而網絡合音詞正是網絡表達求異性所催生出的結果,這也使得網絡合音詞不同于傳統(tǒng)合音詞,但又具備了網絡語言的典型特點,因而,在網絡環(huán)境中得到流行與關注。
(四)當代網友方言背景的表達
互聯(lián)網就像一個地球村,它將不同種族、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聯(lián)系到一起,它的出現(xiàn)使得整個世界文化呈多元化趨勢發(fā)展。同樣的,在中國,網絡就像一瓶黏合劑,將56個不同民族的人民粘在一起。當人們在網絡環(huán)境中交流與交際時,他們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而然會受到自身方言背景的影響。網絡合音詞的出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網友方言背景的影響。在文中列出的11個網絡合音詞中,部分合音詞便是出于網友的方言背景產生的。例如:“不要”的合音“biǎo”源于陜北方言和四川彭州方言;“知道”的合音“zào”源于中原官話;“今天”的合音“jiān”源于四川彭州方言[6];“這樣”的合音“jiàng ”源于閩南方言。由此,我們可以相信網友使用的部分網絡合音詞是由其自己方言背景原因產生的。至于網友在交際時,會利用自身方言語言去改變和新創(chuàng)網絡詞語,相信這一現(xiàn)象與目前提倡全民說普通話政策有關。因為該政策的約束,人們想要表達方言的欲望就變得越強烈,而網絡空間的自由與開放也滿足了人們方言表達的需求,相信這也是網絡合音詞產生的原因之一。
網絡合音詞雖然數(shù)量不多,可其存在價值不容忽視。文章以文中出現(xiàn)的11個網絡合音詞為藍本,對中學生、大學生、社會工作人員等普通民眾就這類合音詞的使用頻率和其認可度進行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在對待網絡合音詞時往往以其使用頻率的高低來決定其是否屬于合音詞。因此,文章以其使用認可度對該類合音詞進行了一個新的分類。
(一)使用頻率高、認可度高的合音詞
“醬紫、造、表”三個合音詞是人們使用頻率高、認可度也高的合音詞。他們在使用這些合音詞時會有意識的對其進行選擇,百分之九十的人會選擇使用這三個詞,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它們屬于合音詞。
(二)使用頻率高、認可度低的合音詞
“神、獸”是人們使用頻率較高、認可度卻較低的合音詞。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會使用這兩個詞,但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認可它們?yōu)楹弦粼~。
(三)使用頻率低、認可度高的合音詞
“釀紫、宣、票”是人們使用頻率較低,認可度卻很高的合音詞。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會使用這類詞,但是受調查者大多認為它們屬于合音詞范疇,比例占到百分之七十。
(四)使用頻率低、認可度低的合音詞
“間、瓊、為”是普通使用頻率低、認可度也低的一類詞。有部分調查者表示從未使用過這類詞,當然,對其認可度也就相對較低。
通過分析,人們對這類合音詞的使用情況主要與該類詞出現(xiàn)的結構搭配是否常見、常用有關;對這類合音詞的認可度則與其使用率和曝光率有關,部分使用頻率不高的合音詞卻因為常常出現(xiàn)在網絡或其他交際平臺,因而對這類合音詞也表示認可。其實,網絡合音詞的認可度本就伴隨著巨大的主觀因素,人們往往根據(jù)其自身知識背景和使用背景對其表示贊同,所以此種分類僅可作為參考。
規(guī)范的漢字在網友的重新組合和定義后出現(xiàn)了新的含義和使用方法,將部分字詞玩出新方式,網絡合音詞便是其中之一。這些字詞的原義并沒有丟失,而是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表達了新的含義,這種含義可以看做是某些特定人群在某種特定語境中的共同認知。
(一)語音特點
網絡合音詞既稱為合音詞,必定具備傳統(tǒng)合音詞的單音節(jié)語音特點。本文列舉的11個網絡合音詞均由兩個音節(jié)合為一個音節(jié),且合成單音節(jié)后所表達的含義均是合成前兩個音節(jié)的原義。如:“表(biao)”是由“不(bu)、要(yao)”兩個音節(jié)合成為一個音節(jié),且此時“表”就表示“不要”的意思,并無“鐘表、外表、模范”等含義。
(二)詞匯特點
網絡合音詞數(shù)量十分有限,但這類詞在詞匯方面也有自己獨有的特點。首先,網絡合音詞具有簡約性?!霸臁⑿?、表”這類合音詞代表的是兩個字的含義,所以大部分網友在進行鍵盤輸入時更傾向于使用這類字詞。其次,網絡合音詞具有任意性。這種隨意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合音上字和合音下字的組合中,比如文中所舉“為(我一)、瓊(起勇)”2個詞,它們的合音上、下字之間似乎并無什么聯(lián)系,而網友們?yōu)榱四苁蛊溥M行合音而任意對其進行合音。最后,網絡合音詞具有求異性。這種求異性主要體現(xiàn)在網友對網絡合音詞字形的使用,相信大部分人在面對“神、獸、表、瓊、間”這5個字時,肯定不會知道它們的具體所指,并且會對其感到好奇進而去了解、使用它們。
(三)語用特點
網絡合音詞作為在網絡環(huán)境中使用的特有詞匯,其獨特的語用特點和表達效果必定是其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這類合音詞生動形象、詼諧幽默的口語色彩,滿足了網絡語言自由交際的特點。網絡合音詞以其簡潔新奇的特點為口語表達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表達形式更加新穎,更加形象,更能獲得年輕人的喜愛。其次,俏皮可愛是網絡合音詞最鮮明的表達效果。網絡合音詞在某種程度上是模仿港臺腔所形成的新詞,這一發(fā)音特點便賦予其表達形式撒嬌賣萌的感情色彩,使網友們使用該詞時顯得更加可愛俏皮。最后,張揚自我、標榜個性是網絡合音詞獨有的語用特定。網絡詞語本身就是年輕人追求自我、張揚個性的體現(xiàn),而網絡合音詞因其發(fā)音方式和構詞來源的獨特傳遞出年輕人對于方言文化和港臺文化的推崇與喜愛,以及打破傳統(tǒng)、張揚自我的需求。
網絡合音詞作為網絡語言的一種特殊用語,以其獨特的發(fā)音形式、語法特點和表達效果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和使用,并憑借其特有的語用魅力逐漸流行于現(xiàn)實生活。雖然這類詞語數(shù)量不多,但其交際效果不容忽視,因此,這也是網絡語言中值得關注和研究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當然,由于這類詞語屬于社會不斷發(fā)展的產物,所以我們對它的產生和使用應當持辯證的觀點進行分析與認識。
注釋:
[1]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頁。
[2]鄧文彬:《網絡語言的定位與規(guī)范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第273頁。
[3]李春曉:《海峽兩岸閩南方言合音詞研究》,中國方言學報,2013年,第3期,第145頁。
[4]拾曉峰:《漢語合音網絡詞研究》,北方文學,2014年,第10期,第106頁。
[5]羅勝雄:《網絡語言中的語言經濟性原則》,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第135頁。
[6]楊紹林:《四川彭州方言的合音詞》,方言,2007年,第3期,第282-284頁。
(劉家瑋 四川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6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