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要: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下,針對小學生閱讀能力低下,閱讀面狹窄等現(xiàn)狀,思考其成因,并尋找對策,從而從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角度,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思考與實踐經(jīng)驗,談談幾點設想與嘗試,提出一些建議與做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093-02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于145萬字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而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呂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呂老的這一觀點,充分說明了課外閱讀在形成學生語文能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50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于課內(nèi)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nèi)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nèi)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1.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和氛圍
學校讀書環(huán)境是一種語言,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的能夠激發(fā)師生的讀書欲望。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開展了"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進一步規(guī)范了圖書角的建設,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xiàn)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經(jīng)典詩文,乃至優(yōu)秀學生的讀書自創(chuàng)"小名言"。如:"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一面墻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我們學校早已把課外閱讀列入課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它已成為綜合活動的主要課程。
2.培養(yǎng)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2.1“以講誘導法”。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用自身的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產(chǎn)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向往。每周三的閱讀課,我們根據(jù)不同的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激發(fā)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2.2“賞識激趣法”。“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我們還開展"讀書小明星"、"課外知識小博士"、"書香小姐"等榮譽的評比活動。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閱讀愿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在語文課外閱讀指導中,要讓學生學會選擇
這里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讀物。目前,市場上各種小學生讀物琳瑯滿目,但不是都適合小學生去閱讀,教師需要指導孩子去選擇那些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來閱讀,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教師要向?qū)W生提供或推薦優(yōu)秀的少兒讀物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老師,教會孩子選擇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盡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內(nèi)容、觀點未必都適合自己,因此,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有選擇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進自己的健康發(fā)展。
4.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不動筆墨不讀書”。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yōu)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蚪處熞m當?shù)靥峁W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場地。
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熱愛閱讀,并進而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無獨有偶,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由此可見,課外閱讀是多么的重要。閱讀是一個人個體生命的擴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由此,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更應該關注學生內(nèi)部動力的生成,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M]. 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6.
[2]葉圣陶, 劉國正. 葉圣陶教育文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張春興. 教育心理學[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張愛卿.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M].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