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祥
(江蘇省東臺市梁垛鎮(zhèn)小學)
放飛想象的翅膀,讓思維自由飛翔
——淺談“圓的認識”的教學
劉桂祥
(江蘇省東臺市梁垛鎮(zhèn)小學)
學生的想象力越豐富,對知識的理解就越有創(chuàng)見。所以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fā)展想象力的因素,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思維。
想象;回歸;培養(yǎng)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的確如此,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空間和想象能力是幾何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幾何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隱性線索。想象具有伴隨性,滲透在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活動中,你抓不住卻又實實在在存在著,是幾何教學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何讓學生的想象飛起來,讓思維活起來,關鍵是我們要想到,還要能做到。
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為逐漸培養(yǎng)學生感悟事物蘊含的哲理,為進一步遷移,我選擇從感知入手,著重培養(yǎng)兒童的形象思維,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獲取鮮活的表象,感悟體會圓的特征,從而真正認識圓。
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孩子的活教材?!彼鲝垺白尯⒆佣嗟酱笞匀恢腥ブ苯訉W習,獲得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于是,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先用課件播放了一組圖片動畫,使學生了解在自然現(xiàn)象、建筑物、工藝品中都能找到圓的足跡,并在圖片中感受圓是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圖形,讓學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想象也就隨之迸發(fā)。于是,我順其自然地讓學生通過想象再現(xiàn)生活情景,舉出生活中見到過圓形的物體例子,讓學生感受圓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思維。
想,就是動腦筋去想;象,就是形成的圖像、形象或畫面。想象就是靈視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它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律、傳統(tǒng)觀念、道德觀念等的限制。
1.開闊視野
圓是一個曲線圖形,你能嘗試畫一個圓嗎?于是學生迅速展開嘗試,有的用硬幣畫圓,有的用透明膠帶畫圓,有的學生用兩個相同的量角器畫圓,形形色色。只有大膽“放”,才能促其“創(chuàng)”,啟發(fā)學生應用已有的探究經(jīng)驗自主探究,讓學生不斷經(jīng)歷“猜想—驗證”,促使認識由模糊逐漸走向清晰,不斷擴展自己的認知結構,充分開闊視野,使得他們的想象意識得到最大的激發(fā)。
2.因勢利導
在學生借助工具畫出各種大小不一的圓后設問,你能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嗎?于是學生陷入沉思,自然想到用數(shù)學工具——圓規(guī)畫圓,教師迎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水到渠成地向?qū)W生介紹圓規(guī)的使用方法: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定半徑);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定圓心);讓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zhuǎn)一周(旋轉(zhuǎn)一周),讓學生按照步驟嘗試完成用圓規(guī)畫圓。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對新知的感知隨著不斷深入交流而變得完美,同時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再次驗證了學生的“想象”。
3.逐步提升
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自己能從中感悟,探索出圓的特征,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老師讓同學們在地上畫一個比較大的圓,你們又怎么畫呢?”學生嘰嘰喳喳,出謀劃策,有學生提議,在地上釘一根樁,系一根繩子,繞著樁旋轉(zhuǎn)一周,原來他用根樁系一根繩子代替圓規(guī),這說明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想象也得以進一步飛躍。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我特意播放了一段花樣滑冰的運動員的比賽視頻,讓學生的想象與現(xiàn)實接軌,激發(fā)他們想象的意識,體會“只有想得到,才會做得到”,同時使學生具體感知數(shù)學應用的廣泛性,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4.形成概念
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和表述,這樣使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想直觀化、模型化,就會形成基本概念。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具體感。所為具體感就是將模糊的稍縱即逝的表象、幻想,變成清晰的、具體的、永久保存的圖像或文字,就是要把頭腦中的想象具體表現(xiàn)出來。怎么表現(xiàn)?也就是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多種多樣形式各異的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顯然需要學生動手、動腦,結合觀察與思考,讓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刺激他們的各種感官,再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想象、驗證、總結,這樣就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也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圓的運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車軸為什么要安放在圓心?學生對此作出了充分的想象,假如車輪是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是其他多邊形的,甚至橢圓形的,一動起來就一高一低,車子就不能保證平穩(wěn)了。車輪是圓的,可以保證它運動軌道的平穩(wěn),車軸安在圓心上,當車輪在地面滾動的時候,車軸離開地面的距離,就總是等于車輪半徑那么長。因此安裝在車軸上的車廂,車廂里坐的人,都將平穩(wěn)地被車子拉著走。如果把車輪做成圓形,車軸安在圓心上,當車輪在地面滾動的時候,車軸離開地面的距離,就總是等于車輪半徑那么長。因此安裝在車軸上的車廂,車廂里坐的人,都將平穩(wěn)地被車子拉著走。
這樣問題的設計,不僅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鍛煉,而且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鏈接了生活與科學,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創(chuàng)造想象,在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科學文化的巨大作用。
“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總之,我們應當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調(diào)動學生思維活躍的因素,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放飛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的思維自由飛翔。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