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學 張瓊
關于建立小學語文“例文”教材的幾點思考
□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學 張瓊
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教材的設置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剖析,對于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解讀,由此引出小學語文教材中進行“例文”探索和設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例文”進行了相應的特色分析,并對設置原則和途徑開展了思考。
小學語文 例文 教材
我國的語文教材多以“選文”為主,在某些意義上賦予了它極高的地位與較大的比例,而“選文”隨著歷代教材的整改與修訂中被改稱為“例文”。它在教材中體現(xiàn)為語言指導與文化沉淀,在課堂中體現(xiàn)為教學的材料與指南,其如此重要的定位也奠定了它主流的地位。
語文教材是教師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具有統(tǒng)一性、普遍性、適度性等特點的材料。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材的設置的現(xiàn)狀及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全面把握小學語文設置的方向和規(guī)律具有重要作用。
1.當前小學語文教材設置的現(xiàn)狀。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原教材受21世紀初語文教學潮流影響,人文性非常突出,工具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屏蔽,因此在新教材修訂的過程中,修訂者對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具性的回歸,人文性的保留,用更具代表性的新文章代替之前的“掉隊”文,等等。而其中最為人稱贊的還是此次修改讓寫作部分獨立出來,以“矯枉”的方式使其歸于正中,使語文的“訓練性”重新得到重視。寫作能力的重新被“提起”,使得教材對選文的要求性更大,因此具有時代性與典范性的例文必將成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引擎”。
2.當前小學語文教材設置存在的問題。多年來語文教材結構體系的演變軌跡大致是:訓誨型→訓練型→對話型。語文教材雖然在不斷地編排和修訂,但是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編寫內容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課文注釋方面的問題,教材練習方面的問題,語法方面的問題與文字規(guī)范化的問題。就內部而言,其內容的設置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上下銜接不得當、不適合學生口味等。這種設置上的弊端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思維角度,所以更應該引起關注并加以改革。
例文在語文教材中始終占據(jù)主流地位,其良好的示范性與可解讀性是教師與學生間溝通的橋梁:教師通過“例文”將語文的魅力展示給學生,而學生憑借“例文”的高質與深涵來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是孩子們開始蛻變的第一層,他們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認知,而語文是指引他們前行的第一盞燈,設置好例文對于教材意義重大。
1.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鮮明特色。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文是一個例子,憑著它可以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的本領。”例文的存在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舉一反三的“例子”,讓他們從中學到寫作的技巧與方法。
“例文”設置最鮮明的特色在于它持續(xù)的引導性,它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的閱讀傾向更積極更具時代性。而從另一角度來講,單篇例文的限制性不能展示出語文知識的豐滿,因此需要構建多篇不同形式的“例文”體系達到學習的目的。
2.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可行性分析。在當前的語文的教學中,重點是對于語法、語音和詞句結構的理解和學習,這就要求進行專門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語文教學體系進行支撐,這為例文的設置提供了相當?shù)摹昂弦?guī)性”:要求在進行相應的語文教材的設置上更多地借鑒已經(jīng)成功的語文的篇章結構的經(jīng)驗,對于當前和今后的語文教學是一種重要的啟示。例文的設置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教師的授課負擔,如平常的課堂講解中教師們經(jīng)常苦于沒有合適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傳遞某種寫作技巧,例文的設置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講解的典型,從而很好地把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分享給學生。因此例文的設置在教師這里肯定能獲得大量的贊成票:孩子們在小學這個階段,還算是認真聽話的,他們喜歡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對于課本中要求學習的東西他們也毫不吝嗇自己的力氣;這時內容新穎且具吸引力的例文的出現(xiàn)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3.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必要性分析。自新中國教材研究發(fā)展的50年來,許多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了探索與實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其中也有很多薄弱的地方需要我們去改進。例文的設置除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外,也能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典范,是一舉兩得之計。以例文作為習作范例進行選擇性的習作教學更使學生在作文時應用自如。因此,例文的設置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在語文的學習中,“例文”對于直接有效地幫助孩子們學習寫作的方法行之有效,操作性強。因此建立小學語文的“例文”教材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十分可行的途徑。教材編寫者理應堅持科學合理的設置原則,把握創(chuàng)新的手段進行途徑的探索,推動例文的設置的科學合理。
1.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原則。例文的選擇要具有示范性。語文的博大精深必然導致文章形式的多種多樣,但是無論何種文章,其格式都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選擇有示范性的例文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各種體裁的標準行文格式。(1)例文的文章結構要具有借鑒性。常見的文章結構形式無非總——分——總,總——分,分——總三種形式。恰當?shù)睦闹笇Э梢宰寣W生有文可依,讓教師有材可授。(2)例文的選擇要具有接受性?!袄摹钡倪x入范圍很廣,文學、詩歌、古文都是必要性選擇,但是不可選過偏或晦澀難懂的文章,其枯燥與乏味不僅不會挑起學生的“征服”心理反而會磨滅掉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內容。“選文”是例文設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例子”可以使學生學習起來有積極性,教師也教得更有勁。(1)多些文學審美,少點政治教化。語文歷來被賦予太多使命,它除了德智啟迪和培養(yǎng)青少年愛憎分明的感情外,很多時候被強行戴上“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課”的帽子。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語文教育者吶喊:“不要把什么東西都交給語文承擔!”我們要做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興趣,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相對詩意的文學氛圍。(2)與時俱進,體現(xiàn)時代感。語文是一門“活藝術”,之所以說它是一門活藝術,原因在于它可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產(chǎn)生出更多具有時代性的新文章。因此緊跟社會潮流的“例文”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類型,它可以引導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我生活背景,把自己的經(jīng)歷與體會繪聲繪色地創(chuàng)造出來。
3.小學語文教材“例文”設置的途徑。小學這個階段,學生們雖然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停留在學與仿的階段,他們在作文寫作的時候通常會選擇自己讀過的好文章作為“模板”。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幫助他們選擇好的模板來學習,而此時最好的途徑就是教材中的“例文”。通過抽絲剝繭的內容篩選,留下來的文章可以稱得上是例文中的“精英”了。這些“精英”具有很好的學習與借鑒的價值,可以幫助孩子們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描繪出教材的實際面貌,讓語文教材發(fā)揮出更大的功用。
語文教材是小學生們引用的源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教材編寫者應通過建立小學語文“例文”教材的方式指導學生學會遷移與發(fā)散思維,使這活水源頭指引學生成就佳作,在語文的學習中如魚得水,如鳥投林。
[1]魏蓉.整合課本資源,探索小學作文人文寫作[J].考試周刊,2015(30).
[2]趙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緊扣高中語文課本,挖掘議論文寫作素材[J].科學大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