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露 賈山山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6)
新媒體時代下語文課堂教學的一課一得
張 露 賈山山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6)
電子書、數字雜志、手機、觸摸媒體等新媒體的相繼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方式。學生的學習和閱讀不再局限于書本,教師的教學也不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一根粉筆。新媒體時代下的語文課堂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師和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的一課一得的教學目標也更有利于實現。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性的、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闭Z文課堂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更應該注重方法指導,是教方法,而不是走案子。語文課可以有預設,但更多的是應該讓語文課成為一門高效率,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自主學習模式。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將45分鐘的語文課應用到實處。新媒體傳播信息的及時、快捷,能夠為教師提供新鮮的教學資源,方便教師接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教育的與時俱進。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上都有所得,即便每個學生的基點不盡相同,時間容量有限,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下語文課的效率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微信作為一個新興的交流平臺,如果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提高語文學習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讓學生的每節(jié)課至少有一點收獲,突破一個知識點,解決一個疑點,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這都是課堂的要旨。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是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的檢驗,更是對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
1.微信聊天,溝通學生的學習思路
語文課堂學習有限,即便老師有再豐富的知識,一節(jié)課也只能講這么多,而學生如果能更好的利用課下時間與老師、同學多交流自己的語文學習思路一定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了解學生,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讓語文課堂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搖籃。
2.訂閱公眾號,推送語文學習方法
語文老師可以在公眾號上推薦一些語文學習的學習方法,提醒學生在本堂課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以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自己查資料,延伸課文,獲得更多的知識。語文的每一堂課表面上看是獨立的,但是如果深究就會發(fā)現它們是緊密相連的。只有學生真正的融會貫通才能將語文的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痹鰪妼W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設置教師組的博客主頁
(1)根據學習進程,寫優(yōu)秀范文
老師要會寫“下水文”,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是老師不會寫作文?!闭Z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的多媒體這個媒介盡量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讓一課能做到一得,由之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
(2)在博客上及時批改和跟帖
老師對學生的作業(yè)等學習情況要有反饋,及時批改。
2.設置學生組的博客主頁
建立學生組的博客群,形成互評研討的學習氛圍。
正如葉圣陶老師所說,學生去看書讀書,老師在學生不能領會處指點一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同樣在網絡平臺上也應該給予學生一席之地。很多時候文章還沒有真正理解的時候就有了文本的超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好像都忙的不亦樂乎,但是從真正的效果來看微乎其微。學生與學生是一個平等的關系,他們之間更容易溝通。
1.制作網絡課件,將主動權還給學生
老師可以適當利用課件,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學生能自己讀懂的就不要畫蛇添足。剪裁好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課件,使知識更加與時俱進,讓語文課堂達到真實、扎實、豐富的境界,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大寫的人。
2.開展電子閱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現在的電子產品已經很多,只有好好利用,在課堂上才能發(fā)揮到最大的功效。如果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就會缺乏深度。課堂容量有限,時間有限,所以要提高效率,但也不能全然的將其寄托在電子產品上,教師要發(fā)揮導向作用,給學生做一個正確的引導,教育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絕不是一朝一夕、一節(jié)課就能全部實現的。完善電子閱讀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生成,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行為習慣。學生對電子產品一定充滿興趣、好奇,這樣如果老師不作好導向作用,課堂很容易形成形式上的熱鬧,內容上的空洞無果。這也就違背了“一課一得”的教學本愿。
家庭和學校從來就不是一個矛盾體,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通過家長了解學生的基礎和學生的學習實際,以及在家里的表現。根據這些情況的反饋,再妥善安排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水滴石穿,循序漸進。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語文已然沉浸在我們的骨髓里,刻印在我們的命輪里,是中國人的基因里的第24對染色體。我們日常的學習早已與語文的學習息息相關,小學語文雖然已經改革多年,毋庸置疑,語文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新鮮的教學理念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課堂上,充斥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將語文課堂教的實在,教的高效才能像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說的那樣“我主張教學目標應該簡約集中,一課一得,人人有得?!辈粩喾此甲约涸谡n堂上的不足和閃光點,妥善處理新媒體給語文教學帶來的消極影響,這樣對今后的教學將有很大幫助。
一課一得中的“一”并不是一個實數,更應該符合語文上的少而精的理念。語文老師的話更應該言簡意賅,在教學目標上簡潔明了,教學方法上也要簡單,讓語文課堂不再像現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其產生的不好影響有效轉化,這樣的語文課與“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才會真正得以落實。語文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并不異于一片蒼茫的麥田,如果方向錯了,就可能一直迷茫在那片一望無際的麥子中,望也望不到盡頭,甚至于最后一轉角,便是一處懸崖。雖不至于有生命危險,卻至少是為人師表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我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一直默默地守望這群孩子,守望語文教學的“麥田”,讓他們在麥田里快樂的奔跑,并最終收獲屬于自己的麥田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