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盤松(漯河實驗高級中學 河南漯河 462000)
?
用小組自主互助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
劉盤松
(漯河實驗高級中學 河南漯河 462000)
摘 要: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后,大都會面臨兩種情況:一是知識量的陡然加重。二是學生突然從初中老師的“嚴盯死守”下“解放”出來感到無所適從,很難適應高中學習生活,這也給高中老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挑戰(zhàn)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擺在高中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借鑒衡水中學“一個教學函數式”的解讀、洋思中學“三清”的做法、杜郎口中學“10+35”的模式等等諸多名校的經驗和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我校課堂教學以“小組自主互助教學”為抓手,取得明顯成效。這種教學法緊扣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展示提升——反饋落實——評價反思等步驟,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鍵詞:自主 互助 小組教學
一堂課中要保證幾個甚至十幾個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不算太難的事,但要在課堂上使每個學生都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卻并非易事。因為無論是示范性高中或是一般性高中,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困生存在。傳統(tǒng)教學的固疾是:約四分之三的學生能與教師的課堂講授同步學習,其他的學生處于消極應付狀態(tài),課堂效率低下,課內損失課外補,課業(yè)負擔和因考試造成的心理負擔日漸加重,直至惡性循環(huán),乃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小組自主互助教學法能明顯改善和提高老師的“教”和學生的 “學”。
所謂自主,就是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的選擇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然,內容不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讀書、有思考、有練習、有生成,也有必要的切磋交流。
所謂互助就是基于學習小組的建立和小組內外的互動、合作、交流,讓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評價學生、學生檢查學生。
根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按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的目標,小組構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認識統(tǒng)一。統(tǒng)一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認識,大家都要積極認同并推進這種改革。統(tǒng)一學生的認識,同學們要明白小組互助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共同進步,更是思想品質、學習習慣及共事能力的影響提高。
2.小組人數適當。為了便于教師指導、調控、交流與互動,在兼顧學科,保證參與的基礎上,需把班級的學生按6人一組分成若干組。
3.綜合水平相當。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個小組占大致相同的比例,既便于發(fā)揮優(yōu)秀生的幫帶作用,又有利于各小組間互動活動的開展和競爭的有序進行。
4.組員自愿組合。在任課老師、班委、組長共同參與下,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確定每個小組的成員。每個小組采取談判桌型、會議桌型等辦法相對集中。教師對各小組的工作進行定期指導、檢查、督促。
5.小組分工明確。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根據“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展示”的要求,確定小組成員上課時的任務。同時要確定小組及每個成員的奮斗目標。班主任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確保每個學生的目標都切合自身實際,措施切實可行,定期組織檢查評比目標的完成情況,并根據完成情況及時調整目標和措施。
布盧姆認為:1.教學策略必須與處理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某種方式相結合,即把教學與學習者的需要與特征聯(lián)系起來。2.使教學從每個學生的起點開始和隨時解決屬于學生自己的問題是保證教學適應既定學習者的程度的重要內容,也是使教學與學習者的需要與特征聯(lián)系起來的有效方式。
依據以上原則,小組自主互助教學模式主要從自我預習、課堂交流、課后檢查三個環(huán)節(jié)上去落實。以高中歷史必修三第16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為例來說明。
首先利用學案把時間翻轉過來:變原來的自習做作業(yè)變成現(xiàn)在的自習即預習。預習以《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導學案為抓手。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自主學習、綜合拓展、同步演練、評價反思等內容。要求學生新課開始之前必須預習完成能夠完成的任務。
其次課堂上以導學案為線索把時間交給學生。師生按照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展示提升——反饋落實——評價反思等步驟進行教學。當然,整個過程的時間長短與內容的深淺需要老師去調控?!度裰髁x的形成和發(fā)展》會集中到“新三民主義‘新’在何處?”和“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這兩個問題上,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理解程度、交流廣度和知識生成情況,力爭做到課內解決全部問題。
再次課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當然,有的時候課內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即使解決全部問題還需要一個鞏固過程。比如作業(yè)批改,老師要全批全改任務太重,又是不必要的重復,因為改一部分就能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們的學習小組的優(yōu)勢就發(fā)揮出來了,每天只收每組3人的作業(yè),每組的課代表負責收發(fā)、反饋、互助理解當堂的內容。若不需要收繳的作業(yè),則有小組成員互相檢查。這樣,老師節(jié)節(jié)有事干,準確地掌握了學情;學生人人有任務,絲毫不敢懈怠。
常言道:教無定法,只要得法。小組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就是圍繞提高課堂效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通過講解、答疑、交流等方式,營造一種互幫互助,互相學習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為更多同學提供學習和鍛煉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姜暉. “自主互助”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J]. 吉林教育:綜合, 2014(34):17-17.
[2]季園園. 開展互助學習 提高教學實效[J]. 山西教育:教學,2014(7).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高中歷史教師備課能力與課堂有效教學關系的研究》(課題批準號2015-JKGHZD-0048)”研究提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