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zhèn)中心學校 馮春曉
低段閱讀教學中詞語教學探微
□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zhèn)中心學校 馮春曉
低年段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只有抓好抓實詞語教學,讓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理解、吸收、積累、拓展,才能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獲得長遠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能力。
低段閱讀 詞語教學 靈動有效
詞語,建構文章的語言單位,學生建構語文學習大廈的“砌墻磚”。低段閱讀教學中,詞語教學是基石,是閱讀教學的支點,是寫話的基礎,是決定學生今后能夠更早更快地進入閱讀、進行表達、與人交際的根本。離開詞語探究文本,閱讀教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何依托文本,帶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理解內化,吸收積累,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靈動發(fā)展呢?
一二年級語文教材字詞學習是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落實字詞教學?低段學生年紀小,閱歷有限,記憶以形象識記為主,缺乏理性思考,因此記得快也忘得快。如果在學習上通過“反復”識記,會幫助他們記得牢,促進積累。在教學中,我經常會在上課伊始采取聽寫、集中認讀等方式溫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詞;課中隨文練習,例如換詞比較、說近義詞,找反義詞,歸納同類詞等;課后讓學生抄寫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比如,布置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抄寫課文中的成語或四字短語,摘抄人物動作的詞語等。每個學期我會舉行一兩次“詞語沙龍大比拼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有趣地溫習鞏固詞語學習。比如,教學了幾個單元之后,把學過的詞語進行分類,設計“看意思填成語”、“詞語走迷宮”、“成語接龍”、“分類詞語我能行”、“摘蘋果組詞”等比賽活動,組織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回顧復習學過的字詞。通過不斷“反復呈現(xiàn)、強化識記”,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詞語的學習,讓詞語教學豐厚起來,為學生進行閱讀、表達、交流奠定堅實的基礎,促使詞語學習要有“質”的變化先有“量”的積淀——足夠的詞語“量”儲存才能引發(fā)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并運用語言的可能。
在詞語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其形,展示其色,釋放其味,傾聽其聲,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理解品味,吸納積累,實踐應用,使詞語教學更加鮮活且精彩。我校李玉婷老師教學《父親和鳥》一課,理解句子“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薄啊F蒙蒙‘什么意思?”學生可能見過“霧”,但未必能知曉“霧蒙蒙”的意思,一時不知怎么說,老師出示兩幅大霧繚繞的森林晨景,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輕呼:“啊,好美!”老師再次問:“誰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森林霧景?”“我喜歡森林里白茫茫的晨霧。”“森林里的霧猶如白紗籠罩著綠樹?!薄澳秋h動的晨霧就像是飄飛的輕紗。”“我知道有霧的早晨開車要注意安全?!保ㄓ袑W生笑了起來)老師微微一笑:“同學們說得真好!有霧的晨景很美,但有霧的時候開車的確要注意安全?!钡玫娇隙?,孩子們的興致被激發(fā)起來,趁機引導學生探究: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誰知道父親在望什么?為什么要“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盯著大霧籠罩的樹林,學生輕聲交流起來。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父親是在找鳥。”似乎被點醒,又有學生說:“因為樹林里有霧,所以父親才會‘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父親要仔細、認真地看,才能找到鳥。”另一學生似有所頓悟:“大霧籠罩的樹林晨景很美,可是父親卻一心在尋找鳥,說明父親心里就裝著鳥。”從對一個詞語的視覺直觀理解到思維的開啟,這詞語教學不但有畫面的直觀美感,還有思維智慧之花的綻放。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詞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痹~語教學中,我們要在課堂中導入社會生活,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開啟詞語的感性世界,激活已有的表象,創(chuàng)造新的形象,拓展詞語的外延,讓學生用心靈去觸摸詞語的溫度,讓詞語和學生的精神世界相碰撞,使詞語在學生的頭腦、心靈中成為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從而在學生心靈中獲得持久的生命活力。我校李玉婷老師教學《父親和鳥》指導學生理解“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边@一句時,抓住“焐”這個詞,先讓學生觀察“焐”字的偏旁結構,啟發(fā)“火”字旁會讓我們想到什么?學生紛紛發(fā)言:“很熱”、“很溫暖”、“暖融融的”、“很舒服”。此時,“焐”字在學生的心里是有溫度的。趁火打鐵,老師點撥:那么小鳥們是怎樣“焐”的?學生們又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興致盎然地描述起來:“它們挨挨擠擠地聚在一起焐?!薄八鼈內宄扇簲D在一塊焐?!薄八鼈兪菗Пг谝黄痨傻?。”語言表達在想象力中綻放精彩。老師借力推力:在你們感到冷的時候,誰會“焐”著你們?是怎樣“焐”的呢?“是奶奶焐著我?!薄笆菋寢岇芍摇!庇幸粋€孩子這樣說:“媽媽展開翅膀焐著我?!崩蠋燇@喜地走過去,一邊展開臂膀擁抱著學生,一邊說:“媽媽是這樣展開翅膀‘焐’著你吧!今天真冷,請同學們也相互‘焐’一‘焐’吧。”在歡笑聲中,學生理解“焐”的意思,感悟“焐”的溫度,體會“焐”蘊含的真情,還訓練了表達,啟發(fā)了想象。一“焐”,“焐”活了課堂,“焐”開了學生的思維,“焐”出學生學習的熱情。
《小學語文課標》明確地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詞語教學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如何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僅讓學生知道課文用了哪些詞語,還能明白為什么要這樣運用,又是怎樣進行表達的,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積累、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比如,我教學觀摩課《窗前的氣球》,學習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其中“傳染病”是專業(yè)術語,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傳染病”的字典解釋意思,也可以列舉生活中學生經歷過的一些傳染病的病癥向學生解釋說明,但那都是老師的“灌輸”教學行為,學生未必都理解透徹或印象深刻。我對學生說:“傳染病是什么病呢?老師想請同學們仔細朗讀課文,認真思考,看誰能最快地找到‘什么是傳染病’的解釋?!焙⒆邮菭帍姾脛俚模皖^潛心讀書,才讀完第一自然段就發(fā)現(xiàn)了相關語句:“他得的是傳染病,醫(yī)院規(guī)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學生紛紛舉起小手來你一言我一語:“從‘誰也不準來看他’我知道要是來看科里亞,也可能得傳染病?!薄皬摹膊荒艿讲》客饷嫒ァ抑揽评飦喴请S便外出會把病源也帶出去傳染給更多的人?!薄皞魅静∈窃鯓觽魅窘o別人的呢?”老師追問,“我知道是通過觸摸?!薄巴ㄟ^唾沫?!薄巴ㄟ^空氣?!薄瓕W生們在興致勃勃的搶說中增長了生活知識。老師適時給予肯定并總結:“今天,同學們聯(lián)系上下文弄懂了‘傳染病’的意思,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你們真了不起!”
語文新課標這樣描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彼诤狭藢W生的聽、說、讀、寫、思等眾多能力,是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在閱讀教學中,課文有些詞句言而未盡,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抓住這個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補白”,“想象”、“續(xù)寫”、“仿寫”,促使詞語教學凸顯張力,散發(fā)濃郁的語文味。
比如,我教學《窗前的氣球》,當學生讀到:“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p>
老師:“嘰嘰喳喳”是一個擬聲詞,一般用來形容小鳥等動物的叫聲,句子是描寫“同學們指手畫腳”,為什么用“嘰嘰喳喳地”來形容?
生:從“好像”一詞中我知道,這是科里亞想到的,不是真的聽到了同學們說什么。
生:我也從“好像”一詞中體會到科里亞一個人住院非常寂寞,心里非常渴望見到同學們,希望有小伙伴去看看他,跟他說說話。
老師:你們真會讀書,請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語,讀懂句子的意思。可是,來探望科里亞的同學的確圍著氣球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同時出示插圖),他們在“嘰嘰喳喳”什么呀?
生:科里亞,你要好好養(yǎng)病,我們會經常來探望你的。
生:科里亞,別擔心,你一定會很快就出院的。
生:科里亞,你落下的功課,等你出院了我?guī)湍阊a。
生:科里亞,你一個人住院一定感到無聊吧,需要我們給你送去你最喜歡的“動漫”書嗎?
……
老師:你們可真是科里亞的好朋友!可是你們光說,科里亞也聽不到呀,趕快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都寫下來吧。
(學生動筆寫)
老師:科里亞得的是傳染病,誰也不能見他,我們怎樣做才能把寫的心里話交給科里亞呢?
生:放到信封里寄出去。
生:寫在紙條上,粘貼在氣球上升上去會更快。
生:用手機給科里亞發(fā)送信息或發(fā)送微信,那才更快呢。
生:我想大家一起設計制作一張“卡片”,全班同學都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寫在這張“卡片”上,然后寄給科里亞,代表全班同學的心意,這才有意義呢?
生:還是讓班長把大家寫給科里亞的紙條收集起來,直接送到醫(yī)院,讓醫(yī)生幫我們轉交吧。
……
教有法但無定法。低年段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只有抓好抓實詞語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強化語感,才能訓練思維,豐富閱讀文化內涵,陶冶情操。要追求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精彩,先得讓詞語教學變得精彩起來。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讓詞語教學變得靈動、富有生命力,使師生在教與學中收獲智慧、情感,讓生命在課堂中徜徉!
[1]葉月蘭.詞語的內化策略[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2).
[2]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1).
[3]江和平.詞語教學的“簡”與“豐”——詞語教學案例評析[J].教學月刊,2006(11).